中信银行上半年净利283亿同比增10%,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342亿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19-08-28 17:30:38 责编:767股票 人气:
8月28日,中信银行(601998)半年度业绩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昨夜,中信银行(601998)发布了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601998)集团实现归属股东的净利润283.07亿元,同比增长10.05%;实现营业收入931.5亿元,同比增长14.93%。其中,利息净收入57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非利息净收入359.88亿元,同比增长15.18%。
资产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银行(601998)总资产为6.4万亿,比上年年末增5.47%。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84万亿元,比上年增6.3%。公司贷款、贴现贷款、个人贷款金额分别为1.94万亿元、2483.12亿元和1.65万亿元,分别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50.57%、6.47%和42.95%。


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银行(601998)集团净利差为1.87%,较上年同期的1.8%有所上升;净息差为1.96%,较上年同期的1.89%亦上升。
生息资产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收益率为4.86%,较上年同期的4.8%呈现上升;付息负债中,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为2.06%,成本较上年同期的1.77%上升0.29个百分点。
对于吸收存款平均成本上升,中信银行(601998)半年报称,主要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同业竞争加剧,市场化存款占比上升,以及平均余额增加3068.20亿元所致。
对于LPR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实施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中信银行(601998)行长方合英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LPR的实施对市场影响不小。但如果贷款端单边变动角度,对审计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按照中信银行(601998)贷款定价缺口来看,如果MLF下调20BP,加上第一次LPR定价的解释中调整5BP,一共调整25个BP,那么今年可能影响利差盈利收入约1.7个亿左右,明年或影响18.6亿的收入,LPR对银行的影响可控可接受。


分部收入构成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银行的分部营业收入为470.96亿元,同比增长7.9%收入占比50.6%,较上年同期的53.8%有所下降;零售银行分部营业收入为337.51亿元,同比增长19.99%,收入占比36.2%,较上年的34.7%有所提升;金融市场分部营业收入为102.66亿元,同比增长28.15%,占比由20.1%升至25.7%。
公司银行业务仍然是中信银行(601998)的主要收入
对公贷款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银行(601998)对公贷款余额为1.99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3.78%。
零售银行方面,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601998)个人存贷款业务呈现出较快增速。
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银行(601998)个人存款余额为7131.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86%,为规模首次突破7000 亿元;个人贷款 不含信用卡 余额1.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80%。
住房抵押贷款占中信银行(601998)个人贷款及垫款总额的44.33%。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银行(601998)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7162.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0.5亿元,增长13.83%,增速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零售银行虽然上半年收入呈现出了近20%的高增速,但税前利润出现了同比下降。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601998)零售银行税前利润为101.5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6.41亿元同比下降12.77%。
信用减值损失推高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支出,对利润形成挤压。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601998)信用减值损失为104.11亿元,无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资产减值损失104.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0.7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增105.06%。



从整个集团的层面看,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601998)集团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341.9亿元,同比增80.29亿元,增长30.69%。
其中,增长金额较大的是发放贷款及垫款及金融投资减值损失:计提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335.99亿元,同比增加99.79亿元,增长42.25%;金融投资减值损失10.22亿元,增加7.11亿元,增长228.62%。
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银行(601998)集团不良贷款率1.72%,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8.77%,较上年末下降3.6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65.17%,较上年末提升7.1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 2.85%,较上年末提升0.05个百分点。 文/佟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