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激光治疗近视的医院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3:12:10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太学眼科重磅摘镜福利:近视激光类手术最低9800元!30个术前检查名额免费送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刘千

杭州激光治疗近视的医院

每年从放寒假开始到春节,会迎来一波摘镜高峰。其中,大学生是摘镜的主力军,好的视力能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也能参军入伍,圆自己军营梦想。此外,上班族也会选择在春节前摘镜,提升颜值,感受清晰“视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41岁的眼科医生体验摘镜手术:

无论看远看近都非常清晰、舒适

去年,41岁的眼科医生王婉婷在杭州太学眼科接受了近视激光手术,永远告别了眼镜。

为她主刀的是太学眼科院长董媛。作为屈光手术资深专家,董媛的患者遍布全国,自2020年开展“致敬白衣战士”活动以来,董院长已为3000多位医护人员做了摘镜手术,受到了同行的广泛好评。

“我摘镜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工作生活能更便利,疫情这几年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下,戴着框架眼镜开展诊疗,手术工作时麻烦重重,这几年,老花眼又找上门,摘镜迫切感又进一步。另外,我爱好健身和拳击,在做搏击时,躲闪不及,对手一个勾拳,我的眼镜就飞了……”王婉婷医生细数了摘镜的种种理由。

不仅要解决近视、散光,还要解决早期老花眼的问题。在了解王婉婷的摘镜需求后,院长董媛为她定制了AI个性化微飞秒手术。

术后,王婉婷的双眼视力达到了1.2,近视、老花、散光都消失了。白天,她穿梭在诊室和手术室,工作聚精会神,得心应手;脱下白大褂,在拳击场上挥洒热情,她更是眼神坚毅,出拳利落。

“作为眼科医生,我对这项手术已非常了解,没有术前焦虑恐惧,董院长只花了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手术,一点也不痛,我们非常轻松地配合下来了。”

王婉婷夸赞董媛的技术好,“现在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都非常清晰、舒适,夜间的视觉品质也很好!”

高度散光合并严重弱视

西藏小伙千里追光终于圆梦

除了像王婉婷这样有解决近视和老视双重需求的患者,也有更加复杂的眼病患者,都在董媛院长的精湛技术保驾护航下,借助个性化微飞秒手术,重获清晰视力。

由于先天性眼疾治疗不及时,西藏小伙格桑云旦模模糊糊生活了20多年。去年,他跨越4000多公里独自来到杭州打工求医。

格桑云旦的眼睛畏惧强光,因此只能选择晚上的工作,白天在家休息,尽管眼镜能带给他片刻的清晰,但是戴上眼镜又觉得头晕目眩,他内心很煎熬:为什么我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看世界?

生活上的苦格桑云旦都努力克服了,但是,跑了杭州几家医院,遭遇“散光度数太高,做不了手术”的数次碰壁后,他感到很无助,我的眼睛真的没救了吗?

心灰意冷的他决定离开杭州回家,在返乡前一天,他碰巧了解到董媛院长的技术水平,于是,他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杭州太学眼科看诊。

“他的双眼是先天性的散光引起了严重的弱视,裸眼时,连视力表上最大图标都看不清。”经过详尽的术前检查后,董院长发现,格桑云旦的角膜比较薄,散光度数高,还伴有明显的高阶像差,手术难度非常高。她马上邀请了国内个性化飞秒带头人、北京大学医学部激光研究所所长陈跃国教授会诊,最终为格桑云旦量眼定制了精雕个性化微飞秒手术方案。

手术很成功,格桑云旦恢复了好视力,带着对杭州医护的感恩踏上了返乡之路。现在,已经能在阳光下清晰、自由地工作生活了。“如果没有来杭州,没有你们,我很可能一辈子活在模糊的世界里。”他感激地对董媛院长说。

量眼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

更好的视觉质量是患者共同的追求

董媛院长

不仅要看得清,更要看得好。随着眼科技术的发展进步,更好的视觉质量已经成为近视患者共同的追求。

董媛说:“一般我们说视力就是看不看得见,而视觉质量是比视力更高层次的概念,它包含视力、清晰度、舒适度、稳定性等指标。”

董媛认为,优质的术后视觉质量与量眼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严格的手术质量控制密不可分。

在杭州太学眼科,近视手术前的检查工作十分严谨,层层把关,每位患者都需要进行视力测试、眼压、角膜地形图等27项检查,整套检查完成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确认符合近视激光手术指征后,再由主刀医生定制屈光手术方案。

董媛常常对患者说,术前准备做得好,术中配合好,术后就能达到满意的视觉质量。

“近视激光手术的过程很短,但是对医生和患者的要求很高,医生每一步操作都要精准,患者要按照医生指令,才能精准完成激光扫描切削。”

对于有些患者担心的,手术时万一眼球不自觉颤动,激光打得不准怎么办?董院长解释,这个其实完全可以放心,AI精雕个性化微飞秒手术所采用的高精度虹膜定位,能够以快于眼球运动10倍的速度精准定位,有效解决患者眼球不自主震颤移动的问题,确保激光照射在正确位置。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新疆超高度近视母女在杭州双双“摘镜”,摆脱厚镜片变成一对“姐妹花”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冰清通讯员董楠楠

“太感谢你们了!我觉得自己外貌和心态上都年轻了许多,看我们像不像一对姐妹花?”张阿姨把女儿拉到身旁,开玩笑地对医护人员说道。

这对来自新疆的母女是多年的高度近视患者,最近刚在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做完手术,成功摘镜。

妈妈重新焕发青春,女儿颜值也提升了,可不就是一对漂亮的“姐妹花”。张阿姨说,更重要的是生活便利了不少,“以后打麻将就方便了!”

左眼从小失明,右眼高度近视

“睁眼瞎”几十年竟然成功摘镜

57岁的张阿姨自幼左眼被剪刀戳伤后就失明了,只能靠右眼生活,然而右眼有一千八百度近视,看东西也很费劲。

暑期,张阿姨从新疆来到杭州给大女儿带娃,周末陪外孙女到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检查时,顺带也让女儿给自己挂了个陈鼎副院长的专家号。

检查显示,张阿姨不仅是典型的超高度近视,还合并了白内障,所以近年来视觉质量下降迅速,看东西越来越模糊。

“我一把年纪了,其实已经习惯了看不清,就这样过吧,应该也没啥办法吧?”诊室里,她试探性地问道,看似满不在乎,其实心里还是留着一丝治疗的意愿和渴望。

陈院长告诉她,她的右眼是独眼,角膜不大好,但并非没有治疗的机会。他建议采取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病理性近视眼底合并一定程度的视网膜萎缩变薄,建议选用单焦点人工晶体,预留低度数近视,这样术后看近可以不用戴镜,看远配一副低度数的眼镜即可。

张阿姨没想到,自己睁眼瞎了几十年,居然还可以不戴眼镜生活,一口就同意了治疗方案。

“飞秒激光的房间温度很低,可是医务人员很暖,短短的几分钟就转到下一个房间做白内障,洗眼睛,蒙布巾,一片亮光,机器哒哒哒,陈院长告诉我人工晶状体要植入了,眼睛有点胀胀的,然后就结束了。”

张阿姨回忆说,手术没有她想象中的黑暗,她仿佛从混混沌沌的世界里走出来,走向了光明与清晰的世界。术后复查,结果一切正常,她的右眼视力恢复到1.0。

小女儿也从新疆飞来杭州手术

摆脱了多年来酒瓶底厚的镜片

手术成功后,张阿姨立马给同样是高度近视的小女儿琳琳打了个电话,让她赶紧从新疆飞来杭州,看看能否手术。

术前检查显示,琳琳双眼近视高达2700度。根据她的眼部条件,陈院长安排了依镜PRL晶体植入手术,即双眼植入可矫正1000度~3000度近视的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

他介绍说,“不同于近视激光需要切削角膜,PRL晶体植入术,相当于把迷你的高度数隐形眼镜,通过精巧的技术植入眼内,从而达到矫正超高度近视的目的,而且一劳永逸省却了隐形眼镜维护的烦恼。”

虽然这是一项成熟的手术,医护人员也在术前详细告知了注意事项,但琳琳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甚至在术前准备时,还有点打退堂鼓。而一旁有经验的张阿姨一脸淡定,鼓励女儿轻松上阵。

被推到手术台之后,陈院长的手术手法和速度让琳琳惊叹,“感觉刚点完麻药,没什么感觉,几分钟手术就完成了。”

术后,她的双眼实力恢复到了1.0,终于摆脱了困扰多年的“酒瓶底”眼镜,出门玩时也不需要戴不舒服的隐形眼镜了。

陈院长说,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就属于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同样有机会通过手术来矫正视力,不要轻易放弃追求光明。同时高度近视手术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眼部状况,视觉需求等进行个性化设计治疗:对年轻群体,可以通过眼内晶体屈光手术(如ICL、PRL等人工晶体植入术)或者角膜屈光手术的方法来矫正视力,摆脱眼镜;中老年群体如果合并老花可通过老视矫正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技术,一站式解决老花、白内障和高度近视的问题。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25+台住院手术、110+台门诊手术,浙大眼科医院昨创史上单日手术纪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曹露婷杨子宸通讯员孙敏慧

昨日,浙大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献礼浙大125周年校庆,浙大医学院110周年院庆,实施125+台住院手术,110+台门诊手术,再次刷新单日手术量纪录。

早上8点不到,28间手术室全部开放,浙大眼科医院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领衔方肖云、申屠形超、叶娟、王凯军、韩伟5位副主任,陈佩卿、翁燕、马健、邱培瑾、金红颖等14位眼科专家全情投入手术工作中。手术种类涵盖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眼整形、青光眼、眼表及角膜、近视屈光手术等九大科室,光明行动再次启航。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今年全面搬迁后,即将迎来首个爱眼日,新院区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环境,都跃上新台阶。

钱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四楼的手术区,尽管医院迎来了近期最繁忙的一天,但手术区各岗位医护配合默契,一切秩序井然。“在这里手术,方便又安心……”患白内障70岁的郑大伯昨日接受了人生第一次手术。

高科技护航+贴心服务

软硬件齐备,提升服务品质

“在今天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医院调动各科室的主刀医生力量,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姚克教授介绍,为让病人减少等待时间,享受到贴心满意的服务,病房、手术室的护士早早就开始对接和转运病人,所有主刀医生7点半也全部到位开展术前准备。据悉,昨天第一台手术在7点45分就正式开始。

自搬到新院区以来,随着硬件设施大幅升级,各部门人员反复磨合,浙大眼科医院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广大患者的好评,顺利度过多个手术高峰期。“手术室引入了新型玻璃体切割机、超声乳化仪、飞秒激光手术系统等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眼科解决平台,配备在不同手术室,服务各类眼病患者。与此同时,借助对新平台熟练应用,各科的手术能力、效率也得到快速提升,这些都是当前可以承担如此体量手术的重要基础。”姚克教授说。

姚克教授在手术

1岁~90岁,手术覆盖全年龄段

同一天,超235位患者获益

钱报记者了解到,昨天数量最多的是各类白内障手术,有11位专家参与实施;最小的手术患者还不到1岁,因重度上睑下垂接受眼整形手术;而最高龄的老人今年已经90岁,要通过眼睑矫正解决视物困难的问题……同一天,超235位全年龄段的眼病患者满怀对视觉的美好期待,在浙大眼科医院接受治疗。不久,他们或重见光明,或重获清晰的视界,或能看得更加舒适自然……

陈佩卿副主任护送病人出手术室

在等待区,72岁张大爷完成了准备工作,安静地等待手术。他来自湖州长兴,早在六七年前眼睛就看不清了,一直想找靠谱的医院看一看。打听到老朋友以前在杭州的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做过白内障手术,现在视力非常好,张大爷心动了。16日,他独自坐着火车到了城站,当天就完成了全部检查并预约好了手术时间。“交通很方便,我虽然年纪大,一个人也能来看病了。”张大爷对此很满意。

桐庐的方阿姨这次是来做右眼视网膜手术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医院第一时间为她安排上了手术。尽管入院的病人很多,但按照护士通知的时间办理手续,她仅仅等待了半个多小时。“很贴心,看得出医院真的急病人所急!”“有这么出名的专家给我做手术,我放心,一定能再看到!”方阿姨笑着,短短几句寄托着对视力恢复的满满期待。

住院手术区,白内障专科俞一波主任医师排了全天的手术。“现在手术室全部开放,一位医生可以兼顾两台手术,一边在做准备工夫的时候,另一边开展手术,病人等待时间短了,效率也高了。”她还提到,新院区配备的高精尖仪器也让医生们拥有了更好的“治疗武器”,更安全地护航手术全程。

在门诊手术区,记者见到了其中一位门诊手术当班医生高琪,她的医疗组安排了46台门诊手术,包括翼状胬肉切除术、内翻倒睫术、眼睑肿块切除术和玻璃体腔注射。这些都是眼科门诊常规手术。“门诊手术流转很快,但都是以安全和质量为第一原则。”她提醒,眼睛的手术虽小,有时候小小一台外眼手术就可以解除病人眼睛长年不适的困扰。

智慧医疗确保信息畅通

迎送病人,护士小步跑

主刀医生对手术安全负责,部门协作则决定手术流转效率,为此住院部和手术部做了大量工作。病房护士长董佩芳说,与手术室对接好病人名单,确保无错漏是每天顺利完成全部手术的前提。遇到病人延迟入院,全身情况控制不好等突发情况,病房要及时调整名单和次序并反馈到手术室,同时逐个通知患者,尽可能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当然,这样的入院量是我们的工作常态,通过智慧医疗系统连接起手术室和病房,各项传递工作也更便捷和高效。”

不少人认为病房护士只负责简单的护理工作,其实她们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董佩芳坦言,做眼科护士久了,特别能对眼病患者的经历感同身受。浙大眼科医院的病房非常注重人文关怀,“耐心倾听病人心声,恰当给予疏导与安慰”也是工作中的重点。此外,面对术后患者的各类咨询,进行专业解答也是每位病房护士的必备功课,这能让病人在忐忑不安时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专业,放心治疗。

住院手术及门诊手术位于不同的手术区,分别配备相应的患者等待室。一早许素惠护士长带领三十多位手术室护士有条不紊地在各自手术区的手术室协助手术医生完成术前的信息核对、测量血压、手术操作台和设备等准备工作。随着手术的进展,护士们会根据分工有序引导、接送手术病人。“一般我们去迎病人的时候都小步跑的,加快速度嘛,接上他们后就要小心搀扶着,确保转运安全。”一位手术室护士这么说。

一场场成功的手术,离不开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护,护士们默契的配合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就医的满意度。

截止到昨晚10点,所有住院及门诊手术全部完满完成。“浙大眼科医院有能力有信心承担如此大体量的手术任务,希望通过我们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给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眼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使他们得到更快速安全的诊疗和更温暖贴心的服务。“姚克教授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