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哪能做激光治疗近视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3:16:49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医者无畏 向光而行

来源:【襄阳日报】

襄阳哪能做激光治疗近视

从左到右依次为:程秀著计虹王曙亮邱志方龚麟秦光勇

通讯员范晓瑞全媒体记者赵玲

从儿童时期“开眼看世界”开始,我们就少不得与眼科医生打交道:从幼年时的预防近视、排查斜弱视,到中老年时的老花眼、白内障……

我们用眼睛看世界,他们用仁心仁术为我们守护“视界”。眼科医师,作为保护眼健康和光明未来的白衣使者,他们怀揣着悬壶济世的仁心,承担着守护光明的重任。

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襄阳爱尔眼科医院,通过六位眼科医生的追光故事,来感受光明天使的仁心仁术。

王曙亮:追光前行帮无数近视患者圆梦

都说覆水难收,但王曙亮的工作,就是给别人一次回到过去的机会。王曙亮是襄阳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屈光科主任,在近视手术这个领域已经工作了十余年。他很温柔,让患者如沐春风;他很稳健,检查和分析病情逻辑缜密。

每年暑期,是近视手术高峰期,不少学子为摘掉眼镜慕名找到王曙亮。“这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在王曙亮眼里,近视不同于其他眼病,近视手术需要在功能正常的眼睛上完成,对医生的要求更高,医生要做到高度严谨,高度负责。

“近视手术进入无刀时代,为患者提供全程定制的个性化手术解决方案,手术医生基于患者详细严谨的术前眼部检查参数,以及个人用眼习惯、职业需求等,为每一位患者定制最适合的手术矫正方案。因此,我们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精品来打造,保障良好的术后视觉效果和安全性。”2012年,他主导引进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开启鄂西北地区矫正近视无刀时代;2014年,引进ICL晶体植入技术;2015年,又不断探索,引进全飞秒近视激光手术;2017年,开展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近视手术的“克星”圆锥角膜;2020年,引进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同角膜地形图一起组成“CP组合”,确保角膜屈光手术安全顺利;2022年,引进视觉功能分析仪,满足多种手术方式的术前视觉效果,规划提升术后视觉质量……他已完成近视手术5万余例。

王曙亮说:“患者信任你,把自己的眼睛托付给你,你就要一定认真地去做好每个细节,安全完成手术,这就是我的使命。”出于对职业的热爱,靠着勇往直前的斗志,从医十几年来,从屈光手术业务的钻研,到眼底疾病的手术等诊疗业务的钻研,王曙亮在全眼科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在追光的道路上,兢兢业业。

邱志方:“雕琢”光明驱散病人眼中“雾霾”

作为医院青光眼和白内障专业掌门人,邱志方的日常工作中,和这两种眼病打交道,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

作为白内障专业领域专家,邱志方见证了白内障专业技术的发展,从大切口到超乳手术,到2018年引进“无刀”飞秒激光治疗白内障新技术;从硬性晶体、非球面晶体、双焦晶体,到如今的三焦晶体,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为白内障患者带来更多选择,现在白内障手术不仅能满足看得见的需求,更可同时满足看近、看中、看远的高视觉质量要求,一并解决白内障、散光、近视、老花的多重问题。

在诊室里,邱志方用一双慧眼精准辨别各类眼病;在手术室内,他用一双巧手精心“雕琢”光明。严谨专注,用专业攻克疑难,用仁心驱散病人眼中“雾霾”。近三万多例患者因他而重见光明。他的办公室里挂满患者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83岁的杨大爷(化姓)双眼患有白内障,几乎失明,仅靠一丝微弱的光来感知世界。由于年龄的问题和疑虑术后的视觉质量,杨大爷一直不愿做手术,多方打听找到邱志方,希望邱志方能综合评估一下。邱志方耐心地为杨大爷进行了病情讲解,杨大爷考虑再三,决定做手术,次日邱志方为他实施了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至0.5。

“当揭开白纱布时,我终于又看清了这个世界,感谢你让我重见光明。”这是杨大爷手术后,为邱志方送来锦旗时,说的感谢的话。

奋战在眼科临床一线,邱志方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艺术品,每一次手术都力求完美。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不同诉求的患者,经过他的“妙手”,驱散了眼中的“雾霾”,重现清晰“视”界。

龚麟:怀揣同理心让孩子拥有光明未来

在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从事小儿眼科工作几十年的医生,每每看到诊室里的小朋友早早戴上厚厚的眼镜,甚至有患者因为不能及时发现斜弱视,而抱憾终身的时候,龚麟就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在门诊上看着那么多家长缺乏近视防控的相关知识,他总是热心对他们进行眼健康的科普宣传,不管是线上的科普直播活动,还是线下的义诊活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近视、弱视容易被家长混淆,龚麟介绍,近视通过配镜矫正后可达到正常视力,近视、散光、远视是一种症状;弱视是一种疾病,配镜矫正后,视力依然看不清,90%的弱视患儿通过训练,视力可以达到理想状态。龚麟提醒,幼儿在3岁半至4岁时,应做一次眼部专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孩子们的眼健康。“一切为了孩子们的眼健康”,这句话始终镌刻在龚麟的人生信条上,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他用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来实践着他的承诺,坚守着心中那片理想信念的绿洲,永葆着医者的本色。

计虹:拨云见日驱散眼底的“黑暗”

眼底病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使眼底病的治疗相对比较困难,而且致盲率很高。每一个眼底病的治疗过程,对医生而言都是一次挑战。

70岁的刘大妈10年前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前不久突感视力下降,视物不清,来医院就诊,结合计虹的临床经验和辅助检查结果,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确诊后的刘大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糖尿病竟然会影响到自己的眼睛,经过计虹的详细讲解,刘大妈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多的认知。

“见过太多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人,特别理解他们对那一抹光的追寻。”计虹说,眼底病发病隐匿,早期无症状,病人也容易忽视,到了晚期,视力很难恢复,这就要求医生必须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在日常诊疗中,她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耐心与病人沟通,也将更多眼底疾病治疗知识带给病人,帮更多的眼疾患者驱散“黑暗”,重拾信心。

秦光勇:以心为灯,让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

技术精湛、谦逊低调,是秦光勇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角膜病作为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眼健康。作为一名角膜病医生,每次看见自己的病人因为等不到角膜源而身陷“黑暗”的世界,他的内心无比痛苦。自红十字会襄阳爱尔眼科角膜捐献登记采集站成立以来,他就通过各种公益宣传带动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角膜捐献的队伍中,让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目前已帮助30余名爱心市民成功实施了角膜捐赠。“每接受一次捐献角膜,我们团队的每个人就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想这种洗礼也应该放大到社会,引起共鸣。”平时理性从容的秦光勇,面对角膜捐献,却变得特别感性。

“当医生这么多年,我很了解病人,在生病之后,他们都是很茫然和无助的。这个时候,一句暖心的问话,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灿烂的笑容,都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也建立起对医生的信任,对治疗和康复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秦光勇的细心医治下,很多出院的患者与他成为了朋友,他们赠送的不止是锦旗、感谢信,更有“良金美玉、仁心仁术”的由衷称赞。为眼疾患者送去光明,他用毕生的精力,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

程秀著:“镜”艺求精让患者与流泪的人生说再见

喜极而泣、悲痛流涕乃人之常情,但有部分人总是莫名其妙地流泪,不仅如此,有些还会眼角红肿、发痒,甚至流脓……这些都是磨人的泪道病。

从事眼科行业以来,程秀著始终把责任感放第一位。在他看来,术前的检查,细致的病情分析,以及合理的手术设计缺一不可。他细致耐心、尽心尽责,帮助患者解决长期流泪的的问题,还他们一个美好的生活。作为医院泪道学科的带头人,他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每一个病人,把一切做到完美。科室在襄阳地区开展鼻内镜下泪道微创手术,成功为患者实施泪道手术1万多例次,每一台完美手术的背后,是他坚持学习的结果。

得益于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口碑,越来越多的疑难泪道病患者找到程秀著,其中不乏一些“烫手山芋”,如多年查不出溢泪原因的、手术多次复发的、先天性无泪道的、年龄极小或者极大的患者等。程秀著坦言,每每遇到这样的患者,明知治疗难度很大,但看着他们渴望和期待摆脱疾病的眼神,他都不忍拒绝,会想尽办法精心设计治疗方案。

“作为一名医者,我们首先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人,其次才是病人,通过我们的所学,为患者减轻病痛,带来光明,这是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激励我们学习,钻研医术的动力。每完成一次疑难手术,治愈一位病人,都是对我的莫大肯定和鼓励。”程秀著说。

《襄阳晚报》(2022年8月19日15版)

(编辑:汪晓璐审核:金成岑)

本文来自【襄阳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南航招飞负责人做客市民有约:不建议做近视激光手术,一本线左右录取希望更大

极目新闻记者石倩

通讯员张小村

实习生白文福

摄影记者邹斌

报考飞行学员,视力条件有什么标准?高考需要达到多少分?对体重和身高有什么要求?11月15日上午,南航湖北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招飞和招聘主管曾从涛来到本报,接听“市民有约”热线。一上午电话不断,他就市民关于招飞的视力要求、报考流程、高考分数线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复。

11月16日起进行初检

“孩子想报考飞行员,请问在哪里报名?怎样报名?”市民李先生来电咨询招飞具体的流程。

曾从涛介绍,考生在各学校招生办处领取报名表后参加初检;初检合格后的学员参加身体复查、心理测试等;通过后再进行背景调查;背景调查通过的学员参加2022年高考,根据高考成绩从高分往低分依次录取。曾从涛表示,南航会将报考信息通知到各地招生办,招生办会通知到各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进行报名,并到指定地点参加初检。

记者了解到,初检于11月16日在咸宁市教育考试院启动,11月17日、18日、19日分别在荆州市荆州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襄阳市第四中学举行初检。武汉市考生的初检时间为11月22日至11月26日,在解放军空降兵457医院体检中心举行。

不建议考生做近视手术

市民刘先生询问,孩子有散光的话,可以报考飞行学员吗?白先生询问,做过近视激光手术的学生,可以报考飞行学员吗?

做过近视激光手术的学生能否报考是个热门问题。据记者统计,在1个半小时的接热线时间中,有四五位读者询问了相关要求。曾从涛介绍,近年来,民航局实施新版的《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规范》,对飞行学员的视力和身体标准的适度放宽。新版《规范》将裸眼远视力不得低于C字表0.3放宽至0.1。同时规定,近视不超过450度,远视不超过300度,散光不超过200度,两眼度数相差不超过250度。“虽然视力要求放开,但是不建议考生做近视激光手术。”曾从涛表示,按规定,18岁以上的成年人方可进行近视激光手术。很多考生年纪不满18岁,不是近视手术适应人群。

此外,即使考生做了近视激光手术,招飞时也需要提供手术病历和手术前验光结果。如果手术前超过了450度,即使手术后达到了1.5的视力,也不予录取。

身高体重不宜过高或过低

“我身高1.90米,体重120斤。”考生小徐来电询问,他的身体情况不知道是否满足报考条件?

另一位家长周女士致电咨询,“我家孩子身高1.78米,体重将近180斤,可以报考吗?可否录取后再进行减重计划?”

“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不太合适。1.78米的身高,建议体重是130至140斤左右。”曾从涛介绍,飞行学员的身高最好在1.68至190米之间,体质指数(BMI)在18.5到24之间。

市民文女士来电咨询,“孩子尿酸有点高,会影响录取吗?”曾从涛表示,身体指标是否通过,需由体检时专业医生来判断。建议考生初检前,不要过度熬夜,不要过多饮用碳酸饮料,不要过多食用海鲜,以免造成尿酸、血压等指标异常。

“飞行学员体检是不是要求一点伤疤都不能有?”市民周女士询问,孩子小时候额头摔破了,缝了几针留下了疤痕,此外胳膊上有个胎记,这样可以报考吗?

曾从涛表示,小的疤痕和胎记不影响报考。如果考生有手术史,建议来初检现场,由医生判定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一本线左右录取希望更大

市民吴先生来电询问,“2022年度,南航计划招飞人数是多少?如果被录取为飞行学员,学费和飞行训练费由谁承担?需要备考哪些科目?”

曾从涛介绍,2022年度,南航拟在湖北省内招收35名定向委培飞行学员。这些飞行学员将被送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两所院校学习。送培名额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5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名。报考科目要求为:根据新高考模式3+1+2,语数外为必考项,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必选一门化学方可报考。

此次南航在湖北省内飞行学员招收对象为:湖北省内年龄在16-20周岁(出生日期2002年9月1日——2006年8月31日)的男性普通高中毕业生(含往届生),外语语种限英语。一旦录取,飞行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学杂费自理,飞行训练费用则由南航承担。

“报考飞行学员,对高考分数有怎样的要求?”市民刘女士来电咨询,如果孩子通过了体检,高考分数要达到多少分录取的希望比较大?

曾从涛介绍,按照民航局划定的招飞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当年的招飞计划,从符合条件的学生中,根据高考志愿按高考总分和英语单科分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择优录取,进入南航送培的飞行院校学习。飞行学员学制4年,在校完成学业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和相关证照后,将分配到南航各分子公司从事飞行工作。

曾从涛补充表示,通过初检和复试之后,高考分数达到一本线左右,录取的把握更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孙红梅:大国工匠

【奋斗青春无悔抉择14】

光明日报记者邓晖光明网记者李伯玺光明日报通讯员邢宇明

22年前的一个夏夜,由陕西西安开来的火车停靠在湖北襄阳站。出站的人流中,有一位身材高挑的姑娘。她面容清秀、短发利落,金丝眼镜下,一双眼睛纯净明亮,写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姑娘叫孙红梅,刚刚从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她要去报到的地方,是鄂西北大山深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

来不及拂去旅途的疲惫,孙红梅拽着行李跳上一辆军车。颠簸了3个小时,来到厂区,四周漆黑一片、寂寥无声。

第二天清晨,孙红梅才发现,这里的山,比老家大得多、高得多!

“半年内,必须拿到焊工资格证!”

1975年,孙红梅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一个小山村。

从小,她常听家人讲起一段悲痛的往事——1939年,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沂源,村里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母亲的奶奶不幸被炸死。

“落后就要挨打!”保家卫国的信念从小根植在了心里。高中快毕业时,她毫不犹豫参加了入伍体检。遗憾的是,因为近视,未能过关。

“当不成军人,就去部队工厂作贡献!”1999年大学毕业季,不少同学争着去大城市,孙红梅却只投出一份简历。

五七一三工厂,有着新中国最早建设的军用飞机发动机修理线。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通向远方。山石上,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支援三线建设”。

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孙红梅琢磨着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没想到,兜头而来一盆冷水。

进了车间,首先要当学徒,每天对着黑乎乎、油腻腻的零件修修补补。“技术员不能眼高手低,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师父给她下了硬任务,“半年内,必须拿到焊工资格证!”

斯文的女大学生拿起焊枪,一时间手忙脚乱,烧红的焊丝还戳到了衣服上,烧出一个大洞。硬着头皮把焊枪往前杵,火花四下飞溅。放下面罩一看,一条焊缝歪歪扭扭,像条丑陋的“毛毛虫”。

孙红梅垂头丧气。俏皮的小工友编起歌谣:“技术员,继续玩!”

“我是学材料专业的,结果当了焊工。这样下去,人生能有啥价值?”夜深人静,孙红梅盯着自己养的小仓鼠,一脸苦闷——那个可怜的家伙被关在笼子里,在跑轮上不停地跑。可不管怎么跑,总是一次次掉到原地。这很像自己现在的状态,走不出内心的困境。

迷惘间,一件事让她感受到了技术创新的力量——

厂里引进了先进的外国焊机,但上面全是英文字母,操作复杂,连技术大拿都“手心出汗”、不得要领。此时,孙红梅的师父姜巍,一位老资历技校生,带着大家迎难而上,试验出脉冲氩弧焊工艺,救活了大批停修的火焰筒,为工厂节约资金几百万元。

“只要全身心投入,焊工照样大有作为!”孙红梅豁然开朗。

调整状态,苦练本领。一握焊枪就是几十分钟,臂膀酸痛使不上力,手上一次次烫出水泡;眼睛常被电弧光打伤,一闭眼就火辣辣刺痛、泪流不止……

天道酬勤。半年后,一条鱼鳞般的焊缝从她的焊枪下流淌而出。

盯着漂亮的焊缝看了又看,孙红梅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焊”在这群山之中。

“从不做90分,争的都是100分、更高分”

夏末,记者走进五七一三工厂特种修理制造车间。

机器轰鸣,孙红梅正指导一位年轻人操作激光熔覆设备——在手掌大小的显示屏上轻点几下,参数设置完毕;伴随着机器手臂的移动,金属零件上的一道裂痕迅速“缝合”,光滑平整。

“干我们这行,容不得半点差错。航空发动机出了毛病,就可能机毁人亡。”孙红梅声音不大,但字字坚毅,“干,就干到极致。”

2013年,一批某型军用飞机发动机机匣损坏,国内没有成功修复先例。眼瞅着30架飞机就要“趴窝”,孙红梅主动请缨。

打开机匣一检查,内部构造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又一层,故障点多发生在腔内视线盲区。

如何从外部准确找到故障位置,如何精准定位“解剖”,如何焊接漏点,又如何保证焊接变形不超过技术要求?

难题个个刁钻,环环相扣。

“原本必须开膛。但受零件结构限制,只能微创。”孙红梅解释,“口子不能开大,开大了,变形就会大,很可能零件报废;开小了,焊枪又伸不进去。两头为难啊!”

那段时间,孙红梅走路睡觉,满脑子都是机匣构造,体重不知不觉掉了10斤。

一天早上,几乎一夜无眠的她简单梳洗。看着镜子,她突然灵光一现——

做一把长柄小镜子找故障,再做一把小焊枪,把钨极弯一下,不就可以焊到腔内故障吗?

突破口终于打开!

孙红梅设计出一个精巧的“手术方案”:先在机匣外壳上切割出一个小“窗口”,利用镜面反射查找故障点,用自制的焊接定位夹具定位,再采用仰焊将漏气部位修复,最后将“窗口”补片焊牢。

最终的操作平面只有180平方毫米,相当于半个手掌;整个过程中,她严格控制参数,修复后的变形量仅有0.003毫米——一根头发丝的1/25!

这仅仅是孙红梅修理保障的600余台军用航空发动机之一。

“她从不做90分,争的都是100分、更高分。”这是同事们对孙红梅的评价。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破解近百项修理难题,形成12项核心修理技术,创造经济效益近2亿元。自己也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工厂一级技术专家、空军装备修理系统焊接专业首席专家。

这些年,新进厂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看着他们,孙红梅就像看到刚进厂时懵懵懂懂的自己。她想:高素质航修人才如此紧缺,应该把多年积累的经验贡献出来,手把手带着年轻人往前走。

2013年,以孙红梅名字命名的“红梅工作室”挂牌成立,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年轻技术骨干纷纷加入。言传身教中,她已带出10名徒弟,其中4名成为技术专家。

“有些技术参数,我们觉得在规定范围内就行。她总是说不能有任何一个‘差不多’。”工作室成员马海强编写的第一本工艺规程,被孙红梅反复修改了七八遍。“干到极致,才能万无一失”的道理,已深深刻进这个90后小伙儿心里。

“老末老末,最后竟给叫成了劳模!”

“全村头一个大学生,没走出大山,还钻进了更深的山里!”刚参加工作时,不少人说她“亏了”,但孙红梅不以为然。

悠悠岁月,如水流逝。20多年来,这个执拗的姑娘心无旁骛干着一件事——紧握焊枪,为战鹰修“心脏”。

2020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

“哪想到,老末老末,竟给叫成了劳模!”70多岁的母亲“埋怨”中带着自豪。

孙红梅的爱人是她的高中同学。成家后,父母也从老家来到厂里,帮她照顾孩子、料理家事。每次下班,父母把饭菜做好后,就望着窗外的人群。总是人都走完了,还不见她回来。父母就嗔怪着叫她“老末”。

有了家庭的支持,孙红梅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

一只黑色手提包拎了好多年,手柄“磨秃噜皮”,毫不在意。

不远处的湿地公园,建成几年了,从未去过。

多家企业开出几倍年薪“挖”她,不为所动。

多次有人鼓励她去竞聘干部,一再拒绝。

…………

“我就是个搞技术的,管理不是长处。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初心。”孙红梅说,她最喜欢的,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或厂房里,没有外界干扰,慢慢地思考、研究、验证。有时候弄到深夜,她就一路奔跑着回家,渐渐地,竟然练出长跑的本领。

“信仰坚定,心地干净。”工厂党委书记谭晓东感慨,这么多年,荣誉拿了一大把,但孙红梅从没向厂里提过什么要求,“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在她身上,‘工匠精神’有着最好的诠释。”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襄阳市内好几条主干道两旁挂上了宣传孙红梅事迹的道旗,她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无意中,她发现儿子学校寝室的微信群也改名了,改成了“大国工匠孙红梅后援会”。

“高中生不粉明星、不粉偶像,粉一个工匠。说明啥?我干得值!”孙红梅笑得眉眼弯弯。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这是咏梅的诗句,也是孙红梅的微信签名。

每到早春,厂区办公楼旁,总有几株红梅昂首怒放。爱美的孙红梅,也会停下匆匆的脚步,让那芬芳浸润心田……

《光明日报》(2021年09月26日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