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是谁发明的(手机是谁发明的)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7:25:24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照相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眼镜是谁发明的(手机是谁发明的)

现代相机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但在相机最早的形式中,导致其发明的概念是以最基本的方式形成的,简单地说就是光、反射和阴影的相互作用。由于人类最早的历史没有记录,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其中一些技术首次被发现的确切日期,也不会知道在遥远的过去,谁应该为那些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的无文件记录的观察得到赞扬。

要回答“照相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就是相机已经从最原始的光实验进化为今天的科技数字奇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相机的历史,从几千年前早期的暗箱到现代的高科技设备。

第一个照相机是什么?最早的照相机是几千年前人类发现的暗箱。它只是这样一种现象:在黑暗的空间中,一边有一个小洞,外部世界就会投射到洞对面的空间中。

有文件显示,早在公元前500年,2500多年前,就有一些早期的光和光学实验。中国哲学家墨子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种暗箱。正如早期科学中常见的那样,同样的技术被其他人重新发现,或者这项奇妙发明的消息传播得很远。

最早出版的描绘相机暗箱的插图,由GFii在1545年出版的《射电天文与几何》一书中发现。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问题》第15册中描述了类似的方法,这种技术在一百多年后被用来安全地观察日食。暗箱的原理既简单又了不起。针孔可以让室外物体反射的阳光照射到非常黑暗的房间里,在墙上或其他表面上投射出倒置的图像。

詹姆斯·艾斯高(JAh)于1755年绘制的相机暗箱原理图。

这种效应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早在人类观察和利用这种技术的时候就已经被发现了。只要皮肤、膜或布上有一个小孔,光线就能穿透到黑暗的空间,就足以产生这种效果。同样的原则今天仍然在使用,在艺术家手中是有价值的。

从针孔到合适的相机现代相机有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镜头。隐形眼镜的使用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镜头的最初用途可能不是用来增强早期相机的效果,因为它们也可以用来放大小细节或点火。针孔投影和透镜这两个概念最终被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改进的图像投影。

这幅13世纪的插图由中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杰·培根绘制,画的是装满水的球形玻璃容器折射出的光。

针孔的大小和圆度会影响投影的清晰度和亮度,而使用透镜则可以对光线进行塑形和控制。

第一次有文献记载在暗箱中包含镜头可以追溯到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杰罗拉莫·卡达诺描述了使用玻璃圆盘将街道图像投射到一张非常白的纸上,保真度更高。

埃杜阿尔·马内在塞纳河上的一艘船上的克劳德·莫奈的肖像画。

早期相机是如何捕捉图像的?现代相机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捕捉图像以便日后观看。暗箱展示了暗室外发生的事件的实时图像。艺术家可以在参考投影图像的同时素描或绘制图像,但这种技术并不需要,因为大多数艺术家可以直接从场景工作,而不需要将其投影到表面上。

一名男子借助暗箱将现实世界的场景投射到他的纸上作画的插图。

到了18世纪早期,光敏材料开始被用于可以记录黑白图像的实验中。约翰·海因里希·舒尔茨发现硝酸银化合物在阳光下变暗,这是导致胶片摄影的关键一步。

托马斯·韦奇伍德(ThWw)在18世纪90年代描述了在纸上涂上硝酸银来记录“银画”(ivPi),这些照片必须保存在黑暗中,以防止它们完全变黑。每看一次,图像就会进一步暴露,因为图像不是固定的。

又过了几十年,才出现了一种保护图像不被进一步曝光的方法。

第一台摄影相机人们普遍认为,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照相机是在1816年由法国发明家约瑟夫·NiéhNié发明的,他写信给他的嫂子,描述了他如何成功地用一台简陋的照相机拍摄小照片。

1826年,Nié的第一个日晷机能够在石头上记录平版版画。1827年在锡盘上的日晷图仍然保存下来,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真实世界照片。据估计,这一过程需要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曝光,因此其结果不如后来的技术清晰。

第一张照片。约瑟夫于1827年制作的锡盘上的日光照相术NiéhNié。

第一个公开使用的照相机路易斯·达盖尔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发明了第一种公开的、商业上可行的照相方法——达盖尔银版照相法。这种照相机在1835年就被印刷出来了,但直到1839年才被正式宣布。达盖尔用碘化银片捕捉图像,然后用水银烟雾显影。

1839年由LMiSFè制造的银版相机。

银版照相法的制作早于官方公布,其中一个例子是1837年的一幅石膏模型静物画。最早的这种类型的照片需要长达15分钟的曝光,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改进将这一时间缩短至20秒,与早期的方法相比,节省了大量时间,质量也更高。

1844年,法国画家和摄影师让·巴蒂斯特·萨巴蒂尔·布洛特拍摄了一幅路易·达盖尔的银版肖像。

银版照相法需要金属板,而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的卡罗版照相法于1841年在纸上产生了半透明底片。这种工艺可以用一张底片印出多张正片。

1839年拍摄的题为“朱庇特·托南的静物”的银版照片。

第一批彩色照片是如何拍摄的?暗箱将彩色图像投射到黑暗的房间中,但保存这些场景以供日后观看的技术直到第一批黑白银版照相技术被创造出来后才开始探索。19世纪40年代,人们努力寻找一种能捕捉光的颜色和强度的光敏材料。

1855年,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发明了一种三色法来捕捉一种颜色,而不是一步就能收集到图片。通过使用红、绿、蓝滤镜,提出了三种单色分离可以组合成单色图像。1861年,托马斯·萨顿用麦克斯韦的方法拍摄了第一张格子蝴蝶结的彩色照片。

第一张永久彩色照片,由萨顿于1861年拍摄

虽然已经成功地捕捉到了一些颜色,但最终的图像非常偏向于蓝色,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实际物体。1868年,LiDH改进了印刷工艺,在1877年圣卡普雷斯大教堂的彩色印刷中,提供了更好的红色和绿色。

法国阿根的日光色画,显示圣卡普雷斯大教堂,1877年

虽然三色摄影技术有了改进,但与当时的黑白摄影相比,用滤镜连续拍摄三张照片仍然缓慢而笨拙。由阿道夫·米特(AfMih)设计、伯姆波尔(Bh)于1903年制造的多背相机简化并加快了所需的步骤。这张1911年阿利姆·汗的彩色照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彩色人像摄影是如何实现的。

普罗库丁·戈尔斯基1911年拍摄的阿利姆·汗的照片及其三个彩色底片

另一项突破出现在1907年,由奥古斯特和路易斯·Liè发明的自动着色工艺开始商业化。现在单次曝光就能拍摄彩色照片。自动镀铬板上涂有红橙色、绿色和蓝紫色淀粉粒的马赛克,这些淀粉粒充当滤色器。一张1914年埃菲尔铁塔的照片是用自动着色工艺拍摄的。

1914年,巴黎埃菲尔铁塔使用自动着色技术拍摄

到1930年,ik系统的工作已经开始,该系统可以堆叠三个底片以拍摄全彩。柯达最受欢迎的柯达罗马工艺是ik的精巧版。创建于1935年的柯达彩色胶卷是由三层乳剂层在一个基底上组成的,产生了出色的色彩再现。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1944年的肖像是用柯达罗马拍摄的。

第一台数码相机胶片相机仍在制造中,但数码相机现在是摄影的主要形式。第一个电子图像传感器基于电荷耦合器件(CCD)技术,由威拉德·S·博伊尔和乔治·E·史密斯于1969年在贝尔实验室发明。早期CCD传感器的分辨率非常低,只有科学家和爱好者感兴趣。当然,捕获高分辨率图像在当时也是有问题的,因为磁记录介质也处于初期阶段。

1974年,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在贝尔实验室拍摄了第一台CCD相机。图片来自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码相机是1975年在纽约罗切斯特的伊士曼柯达公司由工程师史蒂文·萨森发明的。他的发明是第一个独立的数码相机,8磅(3.6公斤)重的设备,分辨率为0.01万像素(10000像素),使用CCD传感器到紧密型盒式磁带,只需23秒就能捕捉到黑白照片。

数码相机发明家史蒂夫·萨森1975年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

这项技术的科学和军事应用导致了图像传感器的进一步改进。1981年,索尼推出了Mvi,这是一款模拟视频摄像机,可以在软盘上记录静止帧。尼康和佳能还发明了模拟电子相机,用于需要快速远距离传输图像的快节奏新闻摄影。尼康在1988年发布的QV1000C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使用了我们熟悉的单反机身。

尼康的QV1000于1988年推出,是该公司的第一款“电子相机”

同年,富士胶片推出了FUJIXDS-1P,这是第一款完全数码相机,它能捕捉数码图像,并将其保存到2兆字节的存储卡中,而不是保存到模拟介质中。数码摄影的分辨率以千像素为单位,对严肃的摄影师来说没有什么威胁,也没什么兴趣,但却抓住了消费者的想象力。

富士胶片的富士DS-1P是第一款“真正”的数码相机

从1988年起,这项技术不断改进,可以说,数码摄影拍摄出的照片比胶片相机更明亮、更清晰,色彩保真度也更高。数码照片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即即时可用,可以在线分享或立即发送到打印机,大大加快了工作流程。通过交换记忆卡,无限的存储空间成为可能,照片可以自由拍摄,而无需额外的费用或担心胶卷用光。

相机技术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什么?360度的照片和视频通常用于VR,但当戴上耳机或眼镜时,不能充分利用立体声功能。随着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发展,毫无疑问,三维照片将再次流行起来。

早期版本的立体摄像机被认为是噱头,因为观看设备并不普及。真正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应该包括3D拍摄的360度图像。深度数据可以从立体照片中提取,也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扫描进行增强。这会让你在照片中移动,就像你真的在那里一样。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几年来一直在增强智能手机摄影,这项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单反相机。在最高级的形式中,图像生成器可以在提供几个单词时创建整个场景。

也许在未来,智能相机可以被告知在拍摄照片之前替换照片的背景,为场景添加虚拟照明,或者放大并最大化细节,而不是在编辑之后进行这些更改。

结论相机历史上有过几次突破性的时刻,每一步都让我们更接近于以极高的精度复制眼睛所看到的,甚至超越人类的敏锐度水平来捕捉看不见的东西。与其问相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不如承认它的再发明永远不会停止。

多款智能眼镜涌入市场,智能眼镜是什么?会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智能眼镜总出现在各种电影中,某位特工佩戴使用,功能多种多样,十分炫酷,而其实早在12年,谷歌就推出了谷歌眼镜GPjG,可以完成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功能,包括当时展示其实时投影导航功能,让不少朋友感到有趣实用,但在15年谷歌停止了关于智能眼镜的“探索者”项目,具体停止原因主要有因其研发制造成本太高,缺少应用适配,以及分散注意力,舆论称其侵犯个人隐私等等原因。

而近期,国内多家厂商推出智能眼镜产品,又将智能眼镜推向大众的关注点内,那么不少朋友会疑惑,智能眼镜究竟是什么?用其实现什么功能?以及智能眼镜是否会成为主流设备?

关于是什么,搜索引擎给出答案“智能眼镜,也称智能眼镜,是指“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智能眼镜可以由用户安装软件、游戏等软件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关于这份解释,我认为是大家对智能眼镜的一种期待,目前市面上大致有三种不同形式的智能眼镜(这里不提及VR眼睛设备),其中基础的眼镜功能为在眼镜架上加装蓝牙模块、电池、耳机,以此来实现通话与音乐功能。第二种是例如华为智能眼镜,除基础功能外,眼镜还能与手机系统交互,实现发送语音消息、通知播报功能、健康关怀功能等。第三种除实现基础功能,还可将眼镜作为屏幕使用,例如雷鸟的产品,支持全平台投屏,可投出140寸显示范围。

归根结底,智能眼镜或许真能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但目前的产品和最初谷歌面临的困境一致,功能不够完全,软件适配少等问题依然是厂商需要面对的困境。

关于智能眼镜你有什么期待或是看法呢?不妨在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披荆斩棘的哥哥们都在佩戴的智能眼镜,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话说现在穿戴设备越来越的多样化了,日常大家最常见的穿戴产品,就是手表、手环这种产品了。前几天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中,吴卓羲佩戴的可以听歌墨镜着实火了一把,也让人们了解到了智能音频眼镜。

其实智能音频眼镜很早就出现了,对于近视用户来说,这种眼镜确实能带来非常多的便利,今天大锅就给开箱一款,GD格多维出品智能音频眼镜,感谢给数字尾巴提供的众测机会。让我们来看看到底好不好用。

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的包装还是很精致的,皮革纹路的纸盒非常有质感,正面的格维多的要是使用烫金的方式,那就更显气质了。开盖使用的也是磁吸的方式,不同于普通的套盒方式。

盒子内部包装也蛮精致的,一个皮革的眼镜收纳袋,一个配件盒。相比于眼镜盒,这种皮质的收纳袋更显得有格调。配件盒就内包括一条充电线、说明书和一块眼镜布。

这款光学眼镜的型号是GD078,采用了一体成型的镜框设计,这种镜框的鼻梁支撑的部分和眼镜框一体的,支撑的部分稍微有点短,眼镜的风格偏向于休闲。眼镜整体的做工还是可以的,而且一体成型的镜框,很少会有瑕疵出现。

眼镜的镜腿上可以看到GD的标识,内侧还能看到代表中国制造的MiChi和智能眼镜SEw的标识。

在眼镜腿的下面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了。最明显的就可以看到2个眼镜腿都有2个金属触点。这两个触点就是用来充电的

近看之下,可以看到金属触点的旁边还有其他的几个孔位,在金属触点旁的两个小孔,一个是通话用的麦克风,一个是泄压孔,前端的是一个状态指示灯,尾部的一个长条形的就是扩音喇叭。

在眼镜腿的另一侧,也有是一个长条形的部分,这也是一个扩音喇叭,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采用了双喇叭的设计,可以增加的声音播放效果。

其实内侧的那个泄压孔的位置,我一开始本以为是感应器,因为这类智能眼镜产品都是会有检测有没有佩戴,然后启动进行使用的。但实际上这款眼镜的感应检测器,在眼镜腿的凹陷处。这个位置设计的也还是蛮合适的,不过自己因为长时间戴眼镜耳朵会有点累,有时会把眼镜腿放到耳朵两侧,让眼镜夹着耳朵,放松一下耳朵内侧,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识别的情况。

再来对比一下普通的光学眼镜,对比之下,看不出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一个普通光学眼镜一样。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单独对比眼镜腿时,可以看出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的眼镜腿更粗一些,而普通光学眼镜的眼镜腿更轻薄一些。GD智能音频眼镜重量为46克,在眼镜里算是比较重的了,对比普通的光学眼镜,差不多重量多了将近一倍。

功能基本上都介绍的差不多了,现在来戴上眼镜实际的感受一下。首先当你将眼镜戴上的那一刻,就听到眼镜腿的喇叭传来的启动声音,没错,当你戴上眼镜时,就会自动启动,无需任何开机的操作,而且眼镜本身也没有任何的开关按键。这点还是蛮神奇的。之后在手机上打开蓝牙设置,就能看到眼镜设备,直接连接即可开始使用了。

在佩戴的舒适度方面,个人感觉跟普通的眼镜没什么区别,虽然这款眼镜的重量为46克,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沉重,只不过是因为眼镜腿比较粗,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笨重的感觉。不过这个粗腿的镜腿,自己一开始佩戴时还是有点稍稍的不适应,毕竟自己的眼镜多是细镜腿的样式比较多。

这种材质的镜框多少会有点一点滑,我自己属于爱出油的皮肤,所以佩戴一段时间后,眼镜有时会出现滑动的迹象,如果有跟我一样的朋友,建议选择分体式硅胶鼻托款,分体式鼻托佩戴上会更稳固。

再来说说使用的体验,这款眼镜的因为没有任何的实体按钮,都是通过触摸镜腿来操作的,而触摸不只是触摸点击,还可以进行滑动操作。两个镜腿都是可以进行触摸操作的,不过实现的功能是不同的,就像耳机的左右耳机一样。触摸的区域在眼镜腿的前端部分,相比于耳机的小面积,这个眼镜腿操作就轻松很多了。

左眼镜腿上,双击是唤醒语音助手、滑动操作是调整音乐播放时的音量。右眼镜腿双击是接通或挂断电话,滑动则是拒接来电。右眼镜腿双击是播放和暂停、滑动则是上一曲或下一曲的操作。为什么没有使用单击镜腿的操作呢,因为单击操作会非常容易出现误触情况,比如眼镜歪了扶一下眼镜,或者不小心碰到了眼镜腿,单击的触摸操作都是非常容易误触的,所以,双击和滑动的方式可以避免这种误触的操作,提升使用感觉。

在音质方面,我个人觉得完全是可以接受的,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采用了双喇叭的配置,底部配备的是一个一个低音喇叭,播放音乐时低频会更饱满,在听音乐时可以更有质感。在接打电话时,也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的声音,没有任何杂音出现,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也不错,说话的声音也很清晰。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有漏音的现象,如果声音开的太大,旁边的人也都会听到从眼镜播放出来的声音。

续航能力我认为是比较优秀的,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待机72小时,实际使用中,日常接打电话,偶尔刷一下短视频或者听听音乐,待机2天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充电也非常快。其他一些同类的智能眼镜产品,待机一般在十几个小时,如果加上接打电话和听音乐,可能都无法坚持到下班。

有朋友可能会问这种眼镜的使用场景在哪?虽然看似这种智能眼镜不如蓝牙耳机得效果好,带机场,但是对于很多戴眼镜的朋友来说可以更轻松一些,例如开车的时候,突然有电话进来你需要接听,车上不具备车载蓝牙通话的情况下,如果戴耳机可能会有一些安全隐患;手持接听更是违反了交通法规;手机放在车载手机架上,开启免提接听,你操作的时候还是要看手机,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使用GD智能音频眼镜,只需要轻点两下眼镜腿即可接听电话,简单又安全。

我自己平时会去玩滑板,这时候肯定会戴上耳机了,不过戴的时间太长,可能会耳朵痛,戴骨传导耳机的话,耳朵的负担也有点大。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就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即可以听音乐,又能像骨传导耳机一样可以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增加了安全系数。

自从戴上了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感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改变,之前每天都要戴上一副蓝牙耳机,现在这款眼镜就替代了耳机的地位,日常听歌、解答电话等操作都无需掏出手机,只需要轻点眼镜即可完成了,轻松便捷。尤其是开车的时候,没有了之前找耳机的麻烦了。而且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续航能力也很长,不用担心用着用着就没电的尴尬,如果你也是常戴眼镜的朋友,推荐你体验一下GD格多维智能音频眼镜这款智能音频眼镜,感受智能穿戴设备带来的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