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们是怪兽吗?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1 15:06:52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电子商务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浙江,政府正大力提倡“腾笼换鸟”、“空间换地”、“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的“四换”新策略,电商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然而,电子商务真的这么美好吗?电商真的能建立新的商业秩序和商业文明吗?“电商换市”路在何方?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近期,《浙商》杂志邀请电商们一起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2012年,淘宝营收200多亿元,净利百亿元。而线下绝大多数卖家营生日趋艰难,某传统服装企业销售做到两亿元仍然不赚钱,90%的商家难以盈亏平衡。有企业主气愤难平,甚至将矛头直指马云:“我们过去为银行打工、为政府打工,现在又要为马云打工。”

淘宝代表的是近年来从无到有成长为庞然大物的电子商务平台。多年来,少有企业会像淘宝、1号店等这样的电商平台,如此让人又爱又恨:它们盘根错节地扎根于商业环境之中,既是电子商务的领头羊,又与实业息息相关。它们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有多少人爱,就有多少人恨。

一封对淘宝们的声讨信

一位观察家给本刊来电,这样写道:淘宝们是怪兽!

原文如下:

阿里巴巴的B2B平台帮助大量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是个有功德的电商平台,但是淘宝不是。

淘宝、京东是助长中国式低价倾销、恶性竞争的地摊式低端市场,也是偷税漏税普遍、偷工减料现象严重的网上黑市,淘宝们的兴旺是实业的不幸(永远只能停留在草根阶段),是传统商业渠道的不幸(将被严重摧残),是品牌经营克星(优币永远无法跟劣币竞争)。

电商多就业一个年轻人,就会有100个年长的商业职员失业。淘宝的交易额多一元,就会损失GDP至少0.3元,损失税收至少0.17元。如果淘宝交易额有朝一日达到10万亿元,相当于消灭一个浙江省的国民财富与税收,那就是中国经济危机大爆发之时。

必须制止怪兽们的疯长,要不中国的产业将永远停留在草根阶段,很多苦心经营的品牌将毁于恶性竞争,大部分传统商业将面临灭顶之灾,国民财富将被严重蒸发。

怪兽的疯长是国家(对网络交易)的麻痹。制止的办法首先要健全税制,必须对网络交易征收17%的增值税,与传统渠道平等竞争,不给温室;第二要取消对电商的大量政策扶持,包括大量低价资源的配置。

争论一

电商真有那么大破坏力量

电商多就业1个年轻人,就会有100个年长的商业职员失业;淘宝的交易额多1元,就会损失GDP至少0.3元、损失税收至少0.17元。电商真的有那么大破坏力?

这位给本刊来电的企业家说:“电商对就业的冲击主要来自劳动生产率。一个电商从业者的劳动生产率可能是一个传统零售店职工的十倍甚至百倍。因此,电商从业者的增加导致十倍甚至百倍传统商业从业者的失业是必然的。电商对GDP的影响,一是电商普遍低价竞争,产业附加值急剧下降,同样一个产业,电商化后它对GDP的贡献是下降的。而电商,特别是淘宝上的电商,普遍不缴税,或税负比较轻,导致国家税源减少。这是管理不规范造成的结果,不是电商本身的问题。”

那么,这些列举的数据又是怎么测算出来的?这位企业家说,是根据从商经验和税率估算而来。他同时认为,一大批传统商业从业人员的减少,让更多的人去从事其他劳动或服务,也算是件好事。总的来说,互联网促进社会进步是显著的,但如何因势利导却是个问题。

杭州网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孙武州并不认同对电商的负面评论。他说:“‘电商多就业1个年轻人,就会有100个年长的商业职员失业’,这个数据是如何产生的,我存在疑问。电商行业不光提供了客服、美工、运营等直接相关的岗位,而且带动了网店模特、快递、IT、电商导购、网店代运营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同样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他进一步表示:“‘淘宝们的交易额多1元,就会损失GDP至少0.3元’,GDP是体现国家生产能力的,这和淘宝们有什么关系?电子商务只是一个较线下更为便宜的销售渠道,如何能够牵扯到GDP的损失?莫非价格更低就造成GDP损失了,那线下市场打折销售岂不也导致GDP的损失?”

“‘损失税收至少0.17元’,这个数据又是哪里来的?似乎就是按照17%的增值税来计算的吧。但现在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这些平台都是要缴税的,因此这个说法也不完全成立。按照目前的税法,月营业额2万元的小微企业并不需要纳税,而淘宝等平台上个人经营的网店大部分达不到纳税标准。”

而杭州杰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钱震斌表示,说到征税问题,淘宝店可能确实没有太多的店铺在纳税。但天猫、京东更多地是线下实体企业的网络销售渠道,其销售都是征税的,且有据可查。

争论二

淘宝们是怪兽

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独大,设立规则却又不按常理出牌,线下、线上卖家怨声载道,利润被摊薄,大家都在为淘宝们打工。

反对者的一封来信,直指电商低价倾销、偷税漏税等弊病,控诉其对实业的挤压。一石激起千层浪。

实际上,类似的指责和埋怨,大部分来自于传统企业,其背后多是传统企业进军电商的满腹心酸。

传统企业进军电商其实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了。几年前高调宣布试水电商、几年后又悄然退出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怪就怪在门槛这汪水潭里,总有人前仆后继地赶来,也总有人仓皇失措地出逃。未“触电”的企业急迫进军,而“触电”的不少企业却直叹电商水深。

恬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游长发介绍,电子商务企业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它的准入门槛是很低的,利润率也超过了社会平均利润。所以在很多不懂互联网的人眼里,做电商就能赚大钱。但实际上,企业的产品要依托在一个销售平台上销售时会面临很高的成本,比如说进场费、推广费以及扣点等等,后很可能销售额的30%至40%都被平台吃掉了,但不砸这些费用,销量就上不去,这样平摊下来利润其实非常薄。

温州的服装电子商务市场曾经被寄予了厚望,然而随着美邦服饰剥离电商业务,报喜鸟EBONO电子商务网站暂停运营,以纯宣布暂停电商业务、重新规划网供品牌,曾经在线下辉煌一时的服装零售大佬纷纷在线上跌了个跟斗。温州市服装协会秘书长陈琦翔说,十家做电商的有八家在亏钱,这种情况在温州业内很普遍。

有人感叹,淘宝们是寄生在商业体系中的怪兽。它们初向企业伸来橄榄枝,终却将其拖入宿命的轮盘,等待这些企业的似乎只有一笔又一笔的巨额“学费”。

争论三

“怪兽”是商业文明的推动者

电商人认为,怪兽一词是对他们大的赞美。电子商务来袭搅活了整个商业体系,为年轻创业者提供了机遇,促进商业文明的进步,是一场产业革命。

这边厢是传统企业在大骂淘宝们坑爹,那边厢是一些原生电商在开怀大笑。他们说,淘宝们其实更像是鲶鱼,终搅活了整个体系,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到来。

杭州网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孙武州在说到外界对电商“偷税漏税”、“假冒伪劣”等乱象的质疑时,忍不住反驳:“线下难道就没有偷税漏税么?线下难道就没有假冒伪劣了?”他认为,电商的兴起只是对线下实体的一个考验,考验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它们有竞争力,就应该在线上证明自己;如果没有竞争力,谈何不幸?”

相反的,他认为,电商平台的存在其实为规范市场提供了可能。他谈到,从淘宝开设天猫商城等一系列动作来看,其目的就是要打击线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至于偷税漏税方面,现在B店(即B2C网店)基本都在缴税,而C店(即C2C网店)确实没有太多涉及到征税问题,但对于想做大的企业来说缴税是必经之路。并且,线上的交易通常会留下记录,比起线下交易来说更容易避免偷税漏税的情况。

“不要把现在的竞争局限于电商和传统产业之间,这实际上就是一次行业洗牌。做企业就像在大海上踩滑板,你挡不住浪,但可以控制自己的滑板,一脚踩对了,你就不会淹死。”杭州亿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李昌利认为,虽然电子商务看起来对传统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其实它带来的是一次行业洗牌。电商和传统,没有对错,只在于适者生存。

他表示,如果没有电商,自己的眼镜销售规模肯定比不过那些大牌的眼镜店:“电商其实给更多中小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和可能。如果没有电商,眼镜行业根本没有介入的机会。因此,互联网是一个公平的平台,赋予了创业者一个公平的环境。”

除了让商业环境更加公平,电商也在推动新的商业文明的进步。在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的很多购物体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退换货、投诉等这些服务在线下很难实现,如今在线上几乎得到了普及。并且,电商在运营方面可以做到比传统商业更加精准化。比如客户到店里看了什么商品、停留了多长时间,企业通过这些店铺数据能更快捷、更直观地做好营销环节。

在更多电商人看来,“怪兽”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赞美。

今年“双十一”,天猫淘宝的销售目标是500亿元,这在杭州杰夫电子商务运营部经理钱震斌看来:“太恐怖了,但也让人很兴奋。”

也许对传统企业来说,淘宝们确实像怪兽,但电商人理解的怪兽更多地还是指电商带来的革命。

上海网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商务合作总监许坤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认为这是一场产业革命。既然是革命,必然是顺者昌、逆者亡。历史上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把商业文明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而这一场产业革命是消费能力、生活能力的革命,是一场更为开放的革命,它将有希望重构现有的商业秩序。所有的企业和创业者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有人都有机会赶上一次产业革命。”

在电商人看来,互联网时代的分享精神恰恰带来了真正的公平。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某些人率先把握住了机会,慢一步的人总会说不公平。

钱震斌表示,目前所谓的对电商的大量政策扶持只是对那些电商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地区或者大型企业而言,对于大多数电商企业来说其实并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我倒希望谁也不要给优惠政策,谁的服务好、谁让客户满意,谁就能生存。少数大商家依靠‘政策扶持’和我们拼,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孙武州激动地表示。

争论四

电商红利时代是否过去

从被歧视到受尊重再到困难期,电商开始进入一个转折期,流量红利消失、风投看淡、几乎不赚钱。

浙江义乌一家规模在几千万元年营收的女装电商老板薛某今年深深感觉到经营上的压力。她告诉《浙商》记者,三年前刚做电商的时候,销售额几乎每年翻一番,但是今年到目前为止顶多与去年持平;另一方面,前段时间快递普遍涨价,加上平台上各种眼花缭乱的推广费用,还有义乌日益高涨的仓储费用,都让她不胜其烦。她不禁感慨:“现在做电商成本越来越高,几乎没什么利润了。”

游长发指出,电商过去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尤其是成本优势:“电子商务的销量首先要从流量中来,之前我们的流量成本相对低廉,现在成了大卖家,引流成本却越来越大。”

另外一方面,他逐渐意识到做C店发展越来越受到局限,不得不开始往商城走,于是就面临着交税的问题,运营成本由此又进一步上升。他叹气:“现在做商城基本上是无利可图。”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电商都属于“闷声发大财”型,出于未来对电商征税的担忧,中小电商企业对于实际的销售数据总是避而不谈。然而,在成本高企的经营环境下,大部分卖家已经逐渐意识到淘宝作为中小企业创业温床的时代已经过去。

除了成本问题,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的配套产业,物流行业的混乱程度也让游长发颇为失望:“现在它们大打价格战,价格竞争越激烈,服务就越烂。配套产业不达标,对电子商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危害更大。”

由此,他悲观地认为,电子商务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正处在一个爆发期,相反地在未来的五至八年电子商务都将面临一个瓶颈期。

不仅如此,当年疯狂涌入电商领域的各路风投如今也变得谨慎起来。2012年互联网行业融资更多以细分市场较领先企业的后续融资为主,首轮融资占比有所下降。而在2012年融资规模前10位的案例中,多数为C轮及C轮以上融资,显示了投资者的热情已逐渐冷却。

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TMT事业部总监戚琼坦言,电商成本的加大其实和此前风投的“疯投”有很大的关系:“前几年有一个说法是‘电商唯快不破’,其实‘快’的背后就是大量的风投。资本使电商浮躁,有钱了就开始做其他东西,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擅长的这块。凡客、京东的价格为什么能便宜,都是风投在支持。”

麦包包CEO叶海峰亲眼见证了电子商务流量成本的水涨船高。他说,过去电子商务的崛起引起了不少资本的关注,而这个现象加剧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入口之争,流量成本被不断抬高。而快速扩张的麦包包也在这场流量争夺大战中,由于广告营销耗资过快,曾一度陷入亏损。叶海峰告诉《浙商》记者,目前企业正在谋划转型,但具体的细节还不方便透露。

去年开始发力服装的当当网CEO李国庆在今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网购族的增速会大幅放缓,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

争论五

淘宝们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崛起

一些大企业不愿意与淘宝等电商合作,电商们无奈转向了那些小企业。当淘宝们做大后,那些小企业也成长了,大企业的业绩就这样被身边的小企业抢走了。

线上的低劣仿冒产品侵害了传统制造业的利益?电商人直呼冤枉。

钱震斌表示,电商只是传统企业可以拓展的一个销售渠道,事实证明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向优化网络渠道转型:“它不仅不会对传统制造业造成影响,甚至还促进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游长发也认为,电商就是一个销售平台而已,只不过方式上和传统的有所区别。企业真正要生存得好,就要做到线上线下结合。

许坤则认为,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旧事物的死亡,电子商务对传统渠道造成很大冲击是必然的。但所有新事物的出现都要经历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应该要理解电子商务正处于慢慢规范、慢慢完善的过程中。他说:“就低价倾销的问题来看,现在天猫上大多数商家都没有卖得特别便宜。他们采取的策略叫‘价格平移’,线下卖多少线上还是卖多少,这样才不会打乱线下的销售体系。”

杭州网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孙武州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电商对制造业的贡献。

2007年,他开始尝试做服装电商,起初是有货随便卖。当时他曾打电话去一个大工厂问能不能供货,对方觉得量太小,没说几句就把电话给挂了。结果他在对方公司隔壁一家小工厂拿到了货。那几年里,他每天起早贪黑,跑市场、选面料、搞策划、做图片、选款式、谈生意,生意越做越大,供货的小工厂生产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直到后来,他的企业名气越做越大,原来那家大工厂的负责人还亲自上门要求给供货。“那些大工厂觉得业绩被我们抢了,其实在开始时是他们不愿意跟我们合作。”

事实上,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就离不开与电子商务的相互渗透。近几年来,网商队伍的不断壮大,有效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也提高了义乌商品直接占有终端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壮大了如衬衫、饰品、袜业、毛纺、拉链等优势行业。

杭州亿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李昌利表示,每一个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大概在8到10年,从百货大楼,到专业市场,再到专卖店,现在发展到电商,这其实是商业发展的规律,“电商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挑战,但更多的还是机遇。”

争论六

传统企业做不做电商

电子商务终的赢家还是那些传统产业的大佬,80后、90后的年轻电商只是小河里的小泥鳅,等到大海里的鲨鱼进来后就会逐渐被吞没。电子商务正在进入新的节点。

有评论指出,未来互联网会像水电一样无处不在,将没有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分别,所有的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电商不是一切,但是一切的基础。只靠电子商务到不了未来,但没有电商一定是到不了。”

当下,多数从业者置身于电商洪流之中,看着隔壁家仓库每天货进货出,便斗志昂扬地继续埋头苦干,这其中有希望也有纠结。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一路发展至今,已经从初的红利期进入了现在的规范期,电商们普遍意识到练习内功的时刻已经来临。

在杭州网迷科技有限公司CEO、云电商基金投资人桂强东看来,就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谈成功还太早。中小型企业在互联网应用中扮演的角色比较主动,但是在发展中仍遇到不少挑战和困难。而传统企业又因为不懂互联网,以固有的思维发展电子商务,屡屡受挫。

“我觉得电商的发展应该是马拉松式的,而不是一味求成倍增长。近年来‘电子’向‘商务’的回归就说明了这一点。”李昌利表达了对未来电子商务的看法,“如果说商业是大海,那么电商只是一条小河,现在的80后、90后电商还很年轻,没有经历过风浪的洗礼,在我看来还只是一些小泥鳅。事实上传统企业像大海里的鲨鱼,有一部分可能已经来了。这一情况去年就开始明显了,线上销售排在前面的基本是传统品牌。”

由此他判断,电商领域的争夺终得到果实的只会是一部分人,而成功的线下企业家会终摘得果实:“现在业内活得滋润的是少数,很多电商小兄弟没有见过大海,做事疯狂。传统领域这些大佬能活到今天,绝对是‘老甲鱼’,等他们醒来,就会一脚把小兄弟踩死。”

游长发也表示了担心,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电商根本没有市场操控能力,更不用说品牌操控能力;当这个行业需要规范的时候,有多少80后、90后电商能够承受监管?还有,到时候政府开始征税,有多少人懂得和税务部门打交道?

一部分电商人已经意识到了危机的来临,“鲨鱼”正在醒来,甚至有些已经醒来。一些传统企业正在以其强大的线下连锁经营体系、强大的品牌建设体系,在电子商务领域崭露头角。

本文转载于世界浙商网:http://www.zjsr.com/detail-772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