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店商标(眼镜店商标转让)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7:24:31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肖战成立新公司,工作室转让商标!当年想解约是有原因的

4月9日,为大家带来肖战的几个最新消息。

眼镜店商标(眼镜店商标转让)

一:品牌续约欧扎克宣布续约:“2022年,依旧与品牌代言人肖战相互陪伴,见证彼此成长。”还记得去年刚官宣的时候,虾圈掀起了一股购买早餐杯、兔子碗的风潮。

去年肖战共拿下了28个商务代言,这些今年也会陆续续约,当然也有结束合作的。就像我之前说的,艺人代言到期是很正常的事情,选择是否续约是艺人和品牌方之间的双向选择。

二:维权胜诉深圳一家眼镜店与肖战不存在广告代言关系,但是擅自使用他的姓名和肖像进行宣传,甚至将他的商务海报进行恶意P图,误导消费者,严重侵犯肖战的肖像权。

一审结果,法院判决被告眼镜公司赔偿肖战经济损失8万元及合理费用200元。被告公司认为赔偿金额偏高,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网友纷纷表示,支持肖战先生依法维权。

三:商标转让日前,肖战工作室(即“厦门仲夏之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转让“战XZ·STUDIO”26个品类商标,由北京竹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接收。原来在“仲夏之月”只有50%控股,新公司的法人是肖爸爸,百分百控股。

不少网友在猜测,感觉这是肖战在为彻底脱离“哇唧唧哇”做准备。前尘往事我们暂且不提了,就先给大家梳理一下时间线。2016年肖战正式出道,就和“天娱”签了10年合约。

后来龙丹妮自立门户,肖战的“合同”就跟着龙丹妮来到了哇唧唧哇。2019年5月份,肖战和哇唧唧哇提出解约,公司竟要他赔偿巨额违约金,于是开始打官司,据知情人爆料,当时哇唧唧哇还用了唐人的律师。

陷入解约风波,在心灰意冷之际,肖战没想到因为《陈情令》人气爆棚,公司这个时候更加不可能放了这颗“摇钱树”,于是和肖战达成新的协议。2019年9月29日,肖战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并亲自设计了“战”字。同年10月25日,肖战撤诉。

从那以后开始,公司不再干涉肖战的所有工作,但是肖战挣的钱按照合同和公司分。2021年,在哇唧唧哇理智追星倡议书中,全体艺人签名并未见肖战。肖战本人及工作室单独发布了倡导书,并且发现官方资料上,肖战的经纪公司已经变更为“厦门仲夏之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解约原因为什么当时会提出解约?老粉都知道,肖战就是素人进娱乐圈,起步都比其他人低。一开始公司就不看好他,所以被半雪藏了。推掉肖战所有的代言,对肖战二字闭口不提,让他自己去找节目,自己去找剧组试镜。

曾经的他自己一个人跑各种各样的通告,没助理没保镖,在机场只能用嘴叼着机票,手拿行李。还有当时自己去跑业务,每一个他自己谈好的代言,“哇”都会送一份律师函给品牌,说他自己谈的是无效的。

肖战被粉丝考古出那些年被雪藏的过往,真是让人心疼,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所有经历的一切,他从未在公众面前说过,仅仅用一句话就轻描淡写带过了,“我从低谷而来,所以很明白那种在低谷的感觉。我也不怕低谷,大不了重头再来。”

五:小编有话说日前,张艺兴与韩国经纪公司10年合约到期后,表示不再续约,微博ID从“努力努力再努力x”改回本名“张艺兴”,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我说过,哪天肖战和张艺兴一样改微博ID,把“X玖”的头衔摘掉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解脱”!

现在肖战已经注册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北京竹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是个好信号。“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新公司的名字,大家都很喜欢,未来的肖战,也会越来越好。

哈尔滨老字号之老道外亨得利钟表眼镜店

姬兴昌:亨得利钟表眼镜店

亨得利钟表眼镜店坐落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大街322号,开业于1923年6月,是浙江宁波人周彭年创建。

清末,国门洞开,英商在沪杭等地经营亨达利钟表眼镜店,一时生意兴隆。国人应启霖、王光祖、庄鸿皋三位好友,决定合资经营钟表眼镜店,与外商竞争,字号为“亨得利”。先在杭州清和坊建店,后发展至上海,店址在上海永安公司隔壁。由于经营得法,声名大振,因而也引起英商的不满。英商为维护他们在中国的特权,便以亨得利影射、效法亨达利字号,鱼目混珠,影响亨达利声誉为罪名,起诉于法院。当地法院屈从英国势力,讨好英商,结果亨得利败诉。亨得利此时在各地分号甚多,又成立有亨得利管理委员会,听到败诉消息,各分号从业人员不服判决,上下齐心,上诉到南京高等法院。法院认为,既然两家商号均在中国开设,理应按中国法律办事。中文的“得”与“达”,音意均不相同,既谈不上影射,也谈不到效法。亨得利顾名思义,乃买卖亨通得到利润之意,与亨达利毫无关系,更谈不上鱼目混珠。亨得利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各分号放假三天,以示庆祝,亨得利的字号也得以延续到今天。

亨得利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后,选派职工中忠实可靠、具有管理能力的人分赴各地经营分店。周彭年就是这样到哈尔滨来建店的。哈尔滨亨得利建立时,正是钟表行大发展之际,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亨得利在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有它的经营之道。

亨得利建店伊始,就注意与国内外厂商保持密切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商品信息灵通,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以花样品种制胜,而且,可以直接进货,减少周转环节的差额费用,进而降低销售价,价格比其他商店便宜,具有竞争力。当时,瑞士的西马手表、日本的马球、爱字挂钟,都是直接从厂家进货。

亨得利一直坚持经营高、中档名牌钟表眼镜,并久盛不衰,很重要的一条是注意质量,以质取胜。他们对进货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测,不合格一律退回,出售的商品也精心制作、校对,认为绝对没问题才摆上柜台。为了让顾客放心,他们与生产厂家订有合同,在商品商标下面刻上“亨得利”三个小字,保修期间,见商标下的字,即予修理。

亨得利视顾客为“衣食父母”,所以店内对店员们要求非常严格,顾客进店要先让座,后倒茶,顾客挑选货物,要百问不烦,百拿不厌。每个店员都要掌握商品知识,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性能、使用方法,对顾客提问要对答如流,还要根据顾客的年龄、职业帮助挑选中意的商品。凡到亨得利买眼镜,成交后,赠送眼镜盒一个,小绒布一块,盒内的说明书除印有商品知识,还印有亨得利地址和电话号码,既方便了顾客,又宣传了自己,起到广告的宣传作用。亨得利把成交次数和金额作为衡量一个店员业务水平的标准,所以录用店员,要求相貌端正,口齿伶俐,诚实可靠,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进入亨得利。

亨得利以“严”治店是很出名的。店里要求每个店员作风正派,不打架斗殴,不酗酒嫖妓,工作时不做无关的事,违反即辞退。有位庄姓青年,是与亨得利有业务联系的某商号掌柜的侄子,他来店后因犯了错误也被立即辞退,托人说情,均遭拒绝。表现好的店员不仅年终多分红,还可以提拔,店员钟元卿就被提升为佳木斯分号经理。

亨得利兴盛时有职工20多人,门市房60平方米,经营商品达1500多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周彭年的长子被抓了经济犯,押在警察署,后虽花钱保释,由于气愤忧郁,不久病死。次子周东汇为逃避抓国兵,出走大连。亨得利为保存力量,把一些素质好的职工转移到上海,店内只剩七个人,营业面积只剩30平方米,濒于倒闭边缘,残喘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亨得利钟表眼镜店》姬兴昌

只因名字没起“对”,索赔金额高达10万元,抢注商标成灰色产业链

谁能想到,有一天开了一间普通的小店,就因为名字没起“对”,就要赔偿10万元呢?

近些日子以来,各类小吃、美食协会均登上了热搜,但是起因不是因为协会本身,而是因为跟商标有关的事件。据悉,从“逍遥镇胡辣汤”被告侵权开始,不少知名小吃水果的商标侵权事件接连发生,更有索赔金额高达10万元,被广大网友称之为是“收保护费”行为。

靠着手中掌握的商标权,一些协会将许多普通小店铺告了,不仅要求改名还要求了索赔,而且有协会还表示,如果想继续使用,可以从协会手中取得“授权”,只不过并不是免费,需要按年缴纳授权费用。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热议,认为这些协会的这种行为就是在“恶意敛财”,难道是想要“垄断”我国的各类小吃吗?简直是“胆大包天”。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其实还不仅仅是上文所说的这些,在许多地区都是频繁发生的。

商标注册索赔事件频发

从各个地方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全国许多地区商标注册索赔事件频发。据悉,2021年9月开始,云南昆明6家名字带“眼镜”的餐馆被某持有“眼镜”商标权人起诉,每间店铺索赔金额高达5万元。

而据媒体表示,该自然人从1998年开始,就在不断注册带有“眼镜”相关的各类商标,更像是“有意为之”。

除此之外,11月6日,河南某村内的小超市也被外地某超市以重名为由,索赔5万元。还有同样作为地方协会的信阳市茶叶协会,从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的12月1日以及2日两日,该协会的商标索赔案件就高达15条。

而且,据悉从2020年开始,该协会就已经进行商标索赔事件多起,诉讼金额已经接近40万元整。大家可能发现,去注册商标看起来是个赚钱的好方法,简直是“一本万利”。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做起了这种“生意”了,而且有许多大公司还为此付出了不少钱。

蚂蚁金服曾为商标付出100多万

回看多年前的报道,10多年前,河南商丘曾经出现过一位“商丘商标抢注第一人”,这个人名字叫作张怀奎,据悉,他受长城商标每年缴纳3000万元的使用费启发,在1995年后,就将将自己培育的萝卜品种注册成两个商标。

自此,张怀奎还先后申请了30多个商标,其中大约有7、8个都卖出去了,第一桶金就靠着卖商标赚了50万元。而且,在2001年《商标法》修订个人能够注册商标后,上海一个80后女生也通过抢注商标赚钱了,其中2个足足卖了21万元。

有人问,谁会花这么多钱买商标呢?再去注册一个别的不就行了吗?实际上还真的有,而且其中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大企业,例如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服。

据悉,在2015年时,蚂蚁金服这个商标曾被个人抢注,而根据红星资本局的报道,为了拿回这个商标,蚂蚁金服足足花了一百多万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商标直接换了一套房子。

当然,蚂蚁金服付出的代价还算小的,知道滴滴商标事件就知道,商标究竟能贵到什么程度了。北京小桔是滴滴的运营公司,2012年,其推出了“嘀嘀”打车这个品牌,后改名为“滴滴”打车。

不过,杭州某公司早在2011年就已经申请了“Dii”以及“嘀嘀”这2个商标,于是该公司直接起诉了北京小桔,索赔金额高达8000万元,同时还要求承担20万元的诉讼费用,总计8020万元。

虽然最终二者经过调解私下转让,但这个商标案还是“轰动一时”,谁能想到,一个商标价值居然这么高。据悉,正是因为价值过高,抢注商标都已经成为了一个灰色产业链了。

抢注商标已成灰色产业链

红星新闻曾经报道过关于商标有关的事件,其中有业内人士受访时表示,注册商标的成本非常低,一般来说只需要600元费用,即便是被驳回再复审,费用也不会出太高,几千元或者是上万元。

如果跟卖出去或者索赔的价值相比,这点商标注册费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就好比滴滴的8020万元。因此,抢注商标无论是售卖还是索赔,获得的利润可以从几千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如果称其是最“暴利”的行业,可能也算不得夸张了。如今,市场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职业抢注人”,专门注册各类商标,同时还有一些“皮包公司”,没什么主营业务,只申请大大小小的商标。

不过,虽然从法律的角度上来看,我们的确是要有版权意识,商标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侵犯。但是,恶意抢注商标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利用日常词语进行商标索赔,在道德层面上也是会令人“谴责”的。

但说来说去,总归是“利益”的问题,恶意抢注又索赔的行为,国家是时候出台相关规定来进行规束了。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你们觉得这些商家应该赔钱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