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近视后眼压低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2:04:18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近视了,做激光手术到底靠不靠谱

资料图

激光治疗近视后眼压低

寒假到了,北医三院的眼科门诊量剧增,其中不少是验光配镜的近视儿童。但是,仍有不少家长却不愿意让孩子戴眼镜。有的家长说:“孩子近视不要紧,大不了以后做激光手术呗。一旦戴上眼镜,度数会越来越深。”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专家指出,如果是真性近视的话,不戴眼镜只会让眼睛始终处于疲劳状态,不仅不会降低度数,还会导致近视增长过快。健康君发现,关于儿童近视的误区还真不少。

误区一:戴眼镜时间长了,眼睛会变成“金鱼眼”

不少高度近视的患者将眼镜摘下来后,显得眼睛特别突出,像金鱼的眼睛一样。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戴眼镜导致的眼睛变形,所以不愿意让孩子配戴眼镜。

专家指出,眼睛变凸不是眼镜惹的祸,而是随着近视的发展,后眼轴不断增长,逐渐变凸。

误区二: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轴才17毫米左右,屈光状态呈现+3D(远视300度)。由于正常孩子都应该有这样的远视,所以又称作“生理性远视”。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身体各个器官都会长大,眼睛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眼球不断长大,远视逐渐减少到正视状态,如果生长发育过快,则长成为“近视”。一般在生长发育期内,一年增长的速度是1D(100度)。

那么,近视眼镜为什么摘不下来?道理很简单,戴上眼镜后外界物体能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看清楚了。与戴镜后清晰的世界相比,谁又想摘掉眼镜继续回到以往模模糊糊的状况呢?

所以,近视度数加深与戴眼镜没有关系,其原因是由于孩子生理发育眼轴不断增长,再加上用眼负担的加重,以及不正确的用眼等因素。戴镜后视觉质量提高,用眼疲劳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近视的进展。

误区三:轻度近视不用配镜

医生通常将300度以下的近视称为轻度近视,有人认为轻度近视不用配镜。但是,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建议及时配镜:

1、裸眼视力很差。视力低于0.5,看远时经常不清楚,需要“使劲眯着眼睛”才能看。

2、双眼视力相差大。不戴眼镜矫正则会造成双眼不能同时使用,容易造成外斜视。

3、调节力差。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焦点恰巧落在近视眼的“近点”上,因此不需要眼睛调节就能看近,久而久之调节功能就退化了。由于调节滞后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4、患有间歇性外斜视。外斜视的病人通常表现为集合功能差,而集合与调节常常是伴随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当不戴镜时由于少用“调节”,那么“集合”功能就会更差,导致外斜视发展快。

误区四:配镜时度数稍低(欠矫)更好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近视欠矫配镜与足矫配镜比较起来更容易导致近视增长快。因此,建议配镜时尽可能足矫,使用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

不同的人最佳矫正视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足矫是要求达到最清晰视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矫正至1.0。比如,一位近视患者,戴-2.0D(200度)能矫正到1.0,戴-2.25D(225度)、-2.50D(250度)可以矫正到1.2,那么就应该配-2.25D(225度)的眼镜。

误区五:孩子近视不要紧,长大可以做激光手术

近视眼激光手术,即通常所说的角膜屈光手术或准分子激光手术,是利用193(纳米)波长的紫外激光准确切削角膜的光学区,重塑角膜表面屈率,通过降低中央区角膜的曲率,达到不戴镜提高视力的目的。

所以,手术是对患者的角膜组织进行切削,而且近视度数越高,需要切削掉的角膜也就越多。对于角膜本身就比较薄的患者,从安全角度来讲,根本无法选择该手术。

误区六:近视激光手术可以治疗近视

从手术的原理不难看出,近视激光手术只是改变了角膜的曲率,让眼睛的屈光系统在不借助眼镜的情况下,外界物体的影像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眼睛由于近视已经发生的改变,如眼轴拉长、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等并没有被“治愈”。

因此,近视激光手术仅仅是改善了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而不是从根本上治疗了近视。

有一位男性患者在18岁时曾经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后视力不断下降,当术后5年来医院验光时,发现近视居然高达1200度,眼底呈现明显的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所以,当近视度数不稳定的时候选择近视激光手术,术后由于眼球壁变薄,在眼内压力的作用下,会使近视度数增长更快。而且手术年龄越小发生术后圆锥角膜的机会也越大。

误区七:ICL植入手术可以治疗近视

与角膜屈光手术用激光切削部分角膜组织不同,ICL植入手术就是在眼睛里面植入一枚人工晶体。简单地说,相当于把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移到眼内去了。对于角膜过薄的高度近视患者,由于无法做角膜激光手术,但又不想戴着厚重的镜片,可以选择ICL植入手术。

但是,尽管与激光手术原理不同,但仍然只是改变了不戴镜的裸眼视力,而不是从根本上治疗近视,原有的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不会得到任何改善。

年龄低于18岁的青少年,眼睛的屈光状态还未达到稳定,近视度数还可能进一步增加,眼球结构还未发育完全,不能施行该手术。而且ICL植入手术是内眼手术,对于手术的要求会更高,术后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如感染、术后高眼压及角膜内皮损伤等。

总之,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近视问题,因人而宜选择正确的方式,控制近视的发展,避免严重高度近视致盲眼病的发生。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近视手术系列之二:我能不能做这种手术?

本系列上期推送跟大家详细聊了聊近视手术的种类和原理,在看本文前,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该文:近视手术系列之一:激光手术是怎么回事。

什么准分子、什么飞秒激光的,一看就很厉害的样子,身边的朋友也有很多接受角膜手术的,他们一下子就摆脱了戴眼镜的困扰,很多近视朋友不禁就要问:那我能不能做?

其实,无论哪一种角膜手术,本质上都是从角膜上动点手脚,达到屈光能力的重塑,但是怎么切,切多少,做完能有什么效果都需要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才能确定。到底能不能的问题,且听今日分解。

身体一般条件和心态很重要

接受手术要求18周岁以上。年龄太小时眼睛还在发育,眼轴和屈光状态还未成熟稳定,太早做了近视有可能会进一步加深。此外,有一些职业要求,因为角膜有伤口(尤其是“放置”在原位的角膜瓣,详情请参考系列之一:激光手术是怎么回事),不耐外力,所以一些运动员(游泳、拳击)就不建议做了。

对手术效果期望值过高者还是谨慎手术。因为无论技术这么先进,即使大部分效果都那么好,但是手术失败(包括效果不满意)和手术意外等可能性还是客观存在的。

和度数的多少有关

很多朋友的问题一定是:我近视600度能做手术吗?

确实,术前的验光结果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度数更多和裸眼视力挂钩,度数越深,需要切掉的角膜组织就越多。但戴镜后的矫正视力更为重要,因为这决定着你做完手术之后视力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如果有弱视、视网膜病等其他病理原因,最佳矫正视力仍达不到正常,这时候做角膜屈光手术其实杯水车薪。

理论上近视范围100度到1200度都可以考虑接受手术,远视100度到600度,散光600度以下也可以考虑做。术前如带隐形眼镜,还应停戴1-2周,以恢复角膜等结构的自然状态,测出来才准、切得才准。

而且,还要求近两年屈光状态比较稳定,每年变化不超过50度。如果短期内近视大幅度加深,此时手术效果将极为不稳定,应该进一步查查有没有圆锥角膜等问题。

角膜够不够切

正常中央角膜厚度在500-550微米之间,其中基质层最厚,约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0%。正常角膜曲率43.25D,占全眼屈光力的74%。正常状态的角膜具有巨大的重塑潜能。

如果角膜曲率在39-48D之间,厚度460微米,就可以考虑角膜手术。对于LASIK术式要求角膜瓣下剩余基质床厚度达280微米以上,对于PRK等手术要求术后基质层厚度300微米,角膜总厚度360微米以上。

不难理解的是,近视越深,切的要越多;角膜越薄,越不耐切。因此,术前要做角膜曲率测定、角膜地形图等评估,根据结果综合考虑。如发现有角膜圆锥或圆锥倾向都不能做。

瞳孔不能太大

术前要测瞳孔直径,正常瞳孔平均直径3毫米,光照下可缩到1毫米,暗环境中能大到8毫米。

如果暗视环境中瞳孔开大到7毫米以上,则就要慎重手术了,因为瞳孔太大,术后炫光会和夜间视力障碍会十分明显,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夜间开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排除其他疾病

首先要排除眼部活动性疾病。青光眼患者眼压高,切薄了的角膜一方面顶不住高眼压,容易角膜凸出;另一方面角膜激光术后测出的眼压都会偏低,可能漏诊青光眼,这也不利于青光眼患者眼压的监测管理。

活动性葡萄膜炎、角膜炎、严重结膜炎、感染、外伤等都是手术禁忌症。另外凸眼、闭眼不全、严重干眼症等患者,角膜的条件也不好的朋友,也不能做手术。

此外,一些能引起眼部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和免疫功能抑制等情况,也不能够接受手术。

由此看来,术前要做那么多检查也可以理解了,包括视力、瞳孔、散瞳验光、角膜厚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眼压等等。有时候经过一番检查之后发现不能做,虽然会不开心,但是也反映了角膜激光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应该谨慎为之。

要知道,角膜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的选择性手术。如有涉及其他眼部疾病甚至全身健康的问题,应当将它们放在首位考虑。只有一切条件都稳当了,才考虑近视手术。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近视手术系列之二:我能不能做这种手术?------消化病公益科普1169帖

马医生推荐

眼睛做完激光手术后,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

随着激光矫正近视眼技术推陈出新,大部分风险及副作用锐减,令不少本来犹豫不敢动手术人士也改变初衷,然而据科学研究报道,现在任何一代激光矫正近视技术均仍存在可致视力永久受损的可能,而且术后长期跟进更必不可少,这才可降低术后后遗症,如有妨碍眼压检查的准确性而导致漏诊等机率发生。

普遍忽略手术后期复查

据国内眼科医院以及眼科专家调查后说:一般激光矫正视力手术收费包括术后一年复查检查费用,之后便要自费做眼睛检查,但很多人都忘记或忽略定期视检的重要性,不少人当发现视力下降、有其他不适或症状时,才想起有数年甚至更久没做检查。激光矫正视力后眼干问题一般于六至十二个月内可有改善,但部分因术前已有干眼症者则例外。我们为矫正视力后人士检查眼角膜及泪水情况时,会发现不少人的泪水稳定性差、眼角膜太干,令角膜表面有损伤如皮肤皱褶般,建议最好长期使用人工泪水来滋润眼睛。

眼科专家继续指出,很多病人只注重眼睛是否看得清楚而忽略眼球内部健康。激光矫正视力其实只改善了屈光不正问题,并没降低眼睛病变、退化的风险,而术前屈光不正属深度数一族应特别留意。因深度近视和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退化脱落、黄斑点病变等问题有密切关系,故应该定期做放大瞳孔检查,观察视网膜及晶状体状况。

影响眼压检查准确性

激光矫正视力后因为眼角膜变薄了,这情况可影响眼内压力(俗称眼压)检查结果,而角膜过薄普遍会令测量度出来的眼压偏低。因此,矫正视力后更应多加注意眼压度数。眼科视光师及眼科医生通常会因视神经状态及过往病史做进一步检查,使用仪器量度眼角膜厚薄,换算出实质的准确眼压度数。如怀疑有青光眼问题,便要做更深入的青光眼视力检查,例如视野图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以防漏诊。

有碍白内障手术

激光矫正视力手术目的是减少对眼镜的依赖,不能绝对保证术后可完全不须要戴眼镜及恢复完美视力,可是很多进行矫正视力人士,却一心以为矫正视力后便可不须再依赖带眼镜来看清楚。

另一必须正视的问题是,曾接受过激光矫正视力者,当日后需要进行白内障手术时会受一定程度的影响。因白内障手术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方程式,与未做过矫正视力手术者的略有差异,前者的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准确度高,而做过激光手术矫正视力者则会有机会因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准确度而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