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手稿(蛇手稿教程)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4:04:39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古代没眼镜,近视怎么办?近视的历史

大家好,我是鹰哥,各位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眼镜发明以前眼镜蛇叫什么名字?其实在眼镜发明前的眼镜蛇被称为饭匙倩、蝙蝠蛇、长颈蛇,别再问勺子发明前饭匙倩叫什么了,我敢说没人知道,这个表示我们人类使用眼镜的历史并不长,甚至不到1000年,近视对古人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甚至会影响人生轨迹,可别说古人不会近视,近视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近视的历史,以及人们为了矫正近视做出过什么努力,可别误会本文绝对不是要带货眼镜。

眼镜蛇手稿(蛇手稿教程)

眼镜其实不只可以矫正近视,其他如散光、眼远、老花眼也得靠眼镜,那么古代时我们的代祖先该如何面对这些疾病呢?先来看看散光,患有散光的阅读文字会有困难,不论物件远近也难以看清,而散光大多是遗传,与后天无关,所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受散光所累,不过散光的症状,是夜晚比较严重,白天都是还好,祖先们通常一大早就起床去打猎,或是务农,日落之后就没事干,晚上也不会读书,所以这个闪光,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而有远视或老花的人没办法看清楚远处的事物,不过老花主要发生在四十岁之后,古人寿命也没有这么长,即使活到40岁,削尖的木头等近距离的工作也不用他做了,远古时代需要近距离的工作其实并不多。

青光眼、黄斑病变、白内障等严重到有可能失明的眼疾不到六七十岁是不太可能得的,这个岁数在古代可以说是活神仙了,在远古时代人们能活到那个岁数的话,在部落里肯定也是长者、智者等级,广受人们爱戴与信任,一个村庄或部落负担养一个盲人长者做精神领袖也不是问题。

但近视在当时就是一个大问题,试想在一个狩猎为生的族群里年纪轻轻就患上了不治之症近视,失去了价值,那就难免会沦为废物,具有现代意义的眼镜是十三世纪发明的,有史以来第一个被记载患上近视的就是古罗马的皇帝尼禄,偏偏他还喜欢看角斗士竞技,据说他在看台上时常拿着一块凹面祖母绿宝石观看赛事,在埃及人们发现木乃伊身旁伴有一些镜片,其实许多镜片是凹面的,应该是用来矫正近视,当时只有镜片,没有现代眼镜的镜架,这类的镜片应该是御用雕刻师给患有近视的皇家成员打造的,并不是很常见,在哥得兰岛的维京遗址中也有发现镜片,称为维比斯镜片。

许多人认为出色的航海家维京人早在发明眼镜前就先发明了望远镜,(可大部分学者都不认为是野蛮的维京人发明的,他们更倾向于是从拜占庭买的,以天文与占卜闻名的古巴比伦人也文献记载他们使用透镜当作望远镜,他们能够观察到遥远的行星与恒星的运作,如果不使用某种形式的透镜,肉眼是做不到的,聊完了西方,我们接着看东方,老祖宗们近视的可不少,唐宋时代读书人暴增怎么可能不近视。

北宋时期打破水缸的司马光就曾说过素有眼疾,不能远视,还有出名的大近视欧阳修,书童必须每天念书给他听,其他还有韩愈,白居易和刘禹锡,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他们为眼疾所苦,刘禹锡的《赠眼医婆罗门僧》与白居易的《眼疾》均提到,为治眼疾求助印度僧医,可见当时印度僧医对眼科还算是有点研究,有没有用不知道,可有病就得想办法治呀,结果呢?必然是没有治好,苏澈也在诗中无奈道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也就是说束手无策之下,古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吹灯睡觉,减少阅读保护视力。

而爱吃药是中国的通性,自然古人也会想要借助吃药来恢复视力,例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中就列出多达71种保健药方,比如神曲丸,可以镇心、安神、明目,白居易也服用过决明丸,不过据说没什么效果,此外,本草纲目记载,可以在读书的时候放一盆菖蒲以吸收灯油冒出来的黑烟,这应该跟我们现在家里放一些吸收甲醛的花草是一个道理,甚至还有更扯的,隋朝的一部医学典籍《诸病源候论》记载近视就是肝不好造成的,如果治疗的话,就必须念咒语,这个比较偏向巫术了。

当然以上各种方法都无法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还是要等到跨时代发明眼镜,眼睛其实是非常科学的东西,眼镜的前身叫做读书石,西元1000年左右,欧洲的传教士会用半球形的晶体来阅读手稿,材料有可能是玻璃,将其抛光后可以用来放大字体,不过这个比较像放大镜,谁是第一个发明眼镜的人已经不可考,那个时候很多新的技术都是某个工匠忽然发明出来的。

1290的意大利,玻璃的大本营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眼镜,这个时候眼镜主要是帮助人们阅读,也不是为了治疗近视,在当时的一些画作中已经可以看到人们戴着眼镜,不过顶多矫正一些远视和老花眼,宗教改革之后,活字印刷在古腾堡普及,当识字率上升之后近视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眼镜也变得相当普遍,早期的眼镜不太方便,很重也很容易碎,而且是手持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传教士们在大航海时代给中国带来了第一只眼镜,虽然有很多野史说马可波罗早在十三世纪时就在中国见过有人戴眼镜,不过翻遍整本游记也没找到这段记载。

明末从仇英的《南都繁会图》中那个戴眼镜的男人就可以看出眼镜在当时已经相当普及,清朝的雍正皇帝虽然学富五车,但代价是近视,从他拥有35副眼镜就可以看出他几乎是离不开眼镜的高度近视,不过这些都只是类似的放大镜,没法用来矫正近视。

之后德意志北部与荷兰慢慢成为欧洲的眼镜中心,这段时间,欧洲诞生了无数才华洋溢的科学家,如克普勒、迪卡尔、费马、胡克还有牛顿等,他们前仆后继地研究生光学理论,人类终于搞清楚了凹凸透镜的原理,最终在1600年左右近视眼镜、复合显微镜,还有反射望远镜都在差不多时间被发明出来。

富兰克林,也就是美元100块上的那个胖大叔,他不止在电学上有贡献,在光学上也不可忽视其价值,因为富兰克林不但是个近视,还有老花眼,於是他发明双焦镜片,后来随着的塑胶的发明,光学技术的进步,眼镜就越来越轻巧,也越方便,眼镜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发明之一,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矫正近视已经非常成熟,当然会有一些家中长辈或者网文告诉你眼科医生自己都不做还带着眼镜之类的,我想说你去医院看看有几个眼科医生戴眼镜的?再去看看NBA的球员,他们近视的很多,可哪个球员戴眼镜了?不都是通过手术矫正的,相信科学绝对不会错,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记得关注点赞哦,万分感谢

再没有第二个帝国能如你这般古老

作者:虔诚守梦人

埃及速览

说说这次旅行

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国土面积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角。北靠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处亚、非、欧三个大洲的交通要冲,海岸线长约2700千米。

埃及的人口主要是阿拉伯人,信封伊斯兰教,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首都在开罗。埃及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农业、石油出口、旅游业、劳务出口,并且埃及还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和出口国。

如果要说到旅游,埃及的旅游资源可以说是相当丰富,名胜古迹更是星罗棋布,最被人熟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除此之外还有卢克索神庙,阿斯旺水坝等等,有不少都被列入了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风光旖旎的尼罗河,国际水道苏伊士运河,风景绮丽的地中海海滨,奇妙的红海海底世界。这里终年阳光,少去了令人烦恼的绵绵细雨,也没有海湾令人生畏的潮湾诸国,国内外的交通更是十分便利。

说到非洲,印象中的非洲只有一个字:热!但埃及虽然地处非洲,可是日均温度并不高,早晚的温差非常大。沿海地区还好一些,越往南去离沙漠越近,气候就越发的干燥,白天越热晚上温度就下降的越多,所以不论什么季节去埃及,带夏装的同时也要带上一些外套用来防寒。防晒霜和面膜等保湿用品更是要必备,雨伞和太阳镜也要随身携带。在埃及除了亚历山大在雨季会下雨之外,其他的城市基本不会下雨。

埃及的时间比国内晚,时差是6小时,也就是说在中国已经到了中午的12但,但是埃及才刚刚是早上的6点。到了4-9月会采用夏令时,时间会跟中国的时间缩短1小时,时差就变成了5小时。

签证类型:落地签

签证费用:25美元

签证材料:

1、大于6个月有效期的护照

2、入境旅客随身携带2000美金以上或等值货币,最后把签证贴纸自己贴在护照的空白页。

3、往返机票(机票信息需用A4纸打印)

4、赴埃期间四星级以上(含)酒店预订信息(需用A4纸打印)

签证有效期:30天

埃及境内流通的货币除了埃镑外,美金也是可以直接使用的,人民币在当地并不流通(有些公共卫生间可以直接收人民币1块钱,必须要纸币。)人民币和埃及镑的汇率大概是1:2一块钱人民币可以换二埃镑,不过在埃及直接用人民币换埃镑也比较麻烦,最好提前在国内换好美金。

总有些话要写在前面

2019年03月29日,我向自己预约了这篇游记,当时我说:

这是我到过的离家最远的地方

去埃及是一个非常临时的决定,3月马上就要结束的那天晚上,刚刚从成都飞到拉萨,习惯性失眠的我躺在酒店的床上辗转反侧,说什么也睡不着,百无聊赖的打开手机随便翻阅着,突然脑子里灵光一现,想着不然就去个远一点的地方吧,非洲这片土地我还从未涉足过,越快越好,最好能第二天就出发!攻略什么的见鬼去吧!虽然不太喜欢跟团游,但为了能省去更多时间不用自己操劳,还是跟个团最适合。从决定去埃及到在网上下好订单,只用了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距离出行的日期也只有一周的时间,好多东西都是寄到了朋友那里,简直是最匆忙的一次行前准备。

如果不是对历史和考古十分感兴趣的人,去埃及之前一定要做一些功课,不然到了各大神庙后基本上是看不懂壁画上表达的是什么,游览下来也只会觉得看到的都是大同小异的石头石柱石像等等,这就失去了去埃及的意义。

埃及十日行程

D1成都—开罗

D2开罗国家博物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D3开罗—亚历山大—开罗

D4开罗—阿斯旺—尼罗河邮轮

D5阿布辛贝勒神庙

D6荷鲁斯神庙

D7卢克索

D8热气球—帝王谷—红海

D9红海出海—撒哈拉沙漠

D10红海—开罗—成都

出发之前对比了一下从广州出发和成都出发的航班,最后决定从成都出发一是因为去成都对我来说更方便,二是成都到开罗是川航直飞,对比广州直飞开罗的埃航,我更相信国内的航司。十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坐在经济舱的话光是想一下就觉得会要了我的老命,上了飞机第一时间就跟空姐提出升舱,机上升舱比柜台升舱便宜了800大洋!飞机起飞后马上躺起,本以为自己只睡了三四个小时,当空姐开始提供餐食服务的时候,我们距离到达开罗仅剩下两个小时而已了,天呐,我竟然舒服的睡了8个小时之久!

川航的头等舱洗漱包比较简单,里面包含牙刷和小牙膏,护手霜,面霜,漱口水,眼罩和耳塞一对,飞机下降之前可以好好的在卫生间梳洗一番,头等舱卫生间内还提供面部保湿喷雾。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埃及珍宝的馆藏地之一。

博物馆创建于1858年,在开罗解放广场附近,是一座古朴的双层砖红色建筑,馆藏具有几千年历史的250,000件文物。最著名的是图坦卡蒙陵墓出土的珍贵文物、胡夫、哈夫拉、门卡拉国王的雕像;十二王朝公主们的纯金花瓣式的头冠;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等等。博物馆2层的皇家木乃伊展厅需要额外售票,但不允许拍照。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我见过的不多的博物馆里最为任性的博物馆,众多古文物摆放在这里,有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很随意的放在那而已,彩绘的雕像不遮光有的连玻璃罩也没有,拍照除了需要另外购票的木乃伊之外,根本没人管你用手机还是相机!在这里建议停留时间3小时以上,不然根本看不完这文物多到像是批发市场一样的博物馆!

埃及人信来世,法老生时命人为神明搭建漂亮壮观的庙宇、供奉琳琅满目的祭品,也在默默为死后重生回到神界享福做准备。起初,法老的墓穴与其他贵族的长方形马斯塔巴陵墓并没有什么区别,可能是寻思着这矮墩离神太远,第三王朝的法老左塞请宰相伊姆荷太普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金字塔——这座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建筑,高约60米,金字塔呈6层阶梯塔状,成为法老通往神界的天梯。

埃及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100-前2134)有着最为辉煌的文明,在整个世界文明还未苏醒时,埃及已经拥有一套成熟复杂的多神教信仰。法老,一个以神的儿子自居而在人间制定规则、建立宗教的脑洞统治者,通过蓄须、戴眼镜蛇、编故事的方式使子民相信,生活中的一切物质财富都受到神的恩赐,而神对于人的干预和惩赏,都由法老全权代理。第四王朝法老曼卡乌拉就留下过几座他与两个女神在一起的雕像,这位吉萨高地最小金字塔的主人站在两个女神中间,左边头顶牛角和月亮的是司爱情与生育的哈托女神,右边则是地方女神,这似乎代表着他不仅受到国神的保佑,也得到了州神的支持与拥护。法老在雕像上刻意将自己的身材姿态与女神刻画得几无二致,也是在强调法老是神在人间的形式这一概念,唯一不同是法老胡须竖直、左腿向前一步,仍可行走表示尚在人世。

左塞开启了建造金字塔的先河,此后的法老纷纷效仿,变本加厉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雄伟、更华丽的金字塔拔地而起,愈是高大的金字塔就可以离天上的神更近、把出入口正对拱极星的方向,永恒与不变的天体就帮助法老的灵魂找到通往神国的轨道。吉萨高地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属于胡夫,在金字塔的南面还有用松木制作的大船,这位无比追求超常和超人建筑的法老,期许着入云的陵墓与太阳船能载他驶入永恒,在胡夫大金字塔建成后的3800年,都保持着世界最高建筑的纪录。但另一方面,千千年后的今天,不愿意为自己制作雕像的胡夫唯一的一个雕像只有一指高,象牙制藏于博物馆内,一个不小心就会错过。

建造埃及博物馆的时候,是先把这两尊雕像放好后再修建的博物馆。

古埃及时期,除了人之外还有很多动物也会被做成木乃伊,包括鳄鱼、蛇、牛、狗、猫等等,简直是可以说爱你就把你做成木乃伊,怕你也把你做成木乃伊。而且那时候的人们害怕什么就把什么奉为神,圣甲虫就是其中之一。

用来装木乃伊体内器官的罐子

新王国时期留有很多保存很好制作精细的王室木乃伊,通过当时留存的文字、纸草及墓壁上的记载就可以对木乃伊的制作过程勾勒出一个比较具象的图画。当一个人死后,死者的亲属把尸体送到专门制作木乃伊的作坊,并仰面放在特质的桌子上。古埃及人认为人的智慧来自心脏而不是大脑,脑浆有碍于头部的保存,因此第一步就是将脑浆取出,而后清理出除心脏和肾以外的全部内脏。掏空的腹腔需得尼罗河水清洗,以此象征使万物复苏的母亲河水也同样对死者发挥魔力,后用香料处理尸体、用替代品将腹腔填满、使用大剂量泡碱促进尸体干化。约40天后使用树脂浸泡过的麻布将腹腔重新填满、缝合开口,尸体外用松树油、蜡、泡碱和树脂合成的物质加以涂抹,最后撒上香料。有时需要把死者的鼻子加固使其挺立,还要在眼窝里塞上东西或镶嵌人造眼球。最后用麻布包缠尸体,包裹到不同部位时,师傅们不时在麻布之间塞进护身符,祭司们还会相应地诵读经文。死者的尸体一旦制成木乃伊,则意味着摆脱了躯体的腐烂及灵魂消亡的危险,自此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千难万险,也要尽快战胜困苦复活过来。博物馆的木乃伊展厅拥挤又神秘,小小的屋子陈列着十余具木乃伊,其中多属于图特摩斯家族,其中能看到经历千百年仍然被保存下来的毛发与牙齿。

世人皆知造纸术起源于中国,但古埃及的莎草纸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有了,不过莎草纸并不是如今概念中的纸,它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是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并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对古代写在莎草纸上手稿的研究,或称为纸莎草学,是古希腊古罗马历史学家的基本工具。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代法老。图坦卡蒙的父母究竟是谁一直不清楚,发掘出一个铭文说图坦卡蒙是一位法老的儿子,但究竟是谁的儿子,却没有记载。他是接替阿肯那吞作法老的,在位可能仅为8-10年,对他的木乃伊进行检验发现他死时只有17-18岁。

吉萨金字塔群

吉萨金字塔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约公元前2631至前2498年,在尼罗河三角洲位于开罗西南近郊的吉萨,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区域,也是现存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主要由第四王朝的祖孙三代的胡夫、哈弗拉、曼考拉金字塔及大狮身人面像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中最雄伟高大的要属于胡夫大金字塔,由大约230万块石头建成,每块石头重2.5吨,石头越向顶部就越变越小。一切图片都很难对这种规模有个具体的概念,只有亲自站到这些巨石脚下,把头仰起最大的角度才勉强可以看见塔顶,这样的冲击力能使人对法老通向神国的天梯这一说法有更深刻的认同。

胡夫开创了追求超常和超人建筑的先河,他从全国各地征调来的工匠能够搬掉一座山,又在吉萨高地上建起另一座山。如此设法与自然抗衡的气魄与能力让他试图征服死亡,闯入神的领地。金字塔是法老的神国,他们通过造型、高度、铭文篆刻等方方面面使得自己的灵魂可以借此用重生的方式再续生命。古埃及人对来世观念影响最大的还属太阳,晨起暮落,太阳每日一次地征服死亡、返老还童。胡夫的金字塔在象形文字中意为胡夫的地平线,金字塔为法老创造了旭日东升的条件,躺在金字塔墓室里的胡夫将在时机成熟时获得重生,他的灵魂就会伴随东升的太阳一起回到神国。当时建造金字塔的普通人是心甘情愿的为法老建造金字塔,既可以通过劳动获得食物又期盼死后可以和法老一样获得重生。

吉萨金字塔群,塔身斜度呈51°52′,表面原有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今已剥落,入口在北面地17米高处,通过长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连,处于皇后墓室与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条通向塔外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有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兰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万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作为皇室的陵墓,其其组织形制反映着埃及人对于后世重生的信仰。金字塔都朝向一些重要的定点,每个面都近乎等边三角形,而其群体布局则折射出天上星宿的模式。

哈弗拉金字塔在它初建成时,它有143.5米高,只比胡夫金字塔矮3.2米,它现在高136.5米,与胡夫金字塔一样高。当初它的边长是215.3米,现在是210.5米,塔壁倾斜度为52°20′,比胡夫金字塔更陡,而且它处在吉萨的最高处,因此看上去它比胡夫金字塔要高。哈夫拉金字塔前设有祭庙,庙前长长的堤道通向另一座河谷的神庙和狮身人面像。

哈夫拉金字塔内部只有两处墓室和两个北坡入口,其中一个约位于15米高处,另一个在它下方,与基础同在一个平面上。从上面的入口,顺着甬道进入塔内,可以直达墓室,下方入口的甬道起初下降到十米深处,接着一小段水平甬道,再上升,与上面甬道相连,壁上凿有一分支,通向一个未完工的小室。墓室是在岩石中开凿而成的,大体上处在塔的中轴线上,只是拱顶同砌金字塔的石块相连。这间墓室至今还放着一个空石棺,它的盖子被打破了。用来雕凿石棺的是花岗岩,被打磨得很光滑,此外塔里再无墓室和竖井了。

最右侧的那座看起来小小的金字塔就是胡夫的孙子曼考拉的金字塔,曼考拉金字塔的底边边长108.5米。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永远的沉入了大西洋。

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法老雷吉德夫根据父亲胡夫的肖像建造了狮身人面像这座纪念碑。把父亲看做是太阳神,这也是雷吉德夫的宣传手段之一,以恢复人们对王朝的敬畏。它头戴奈姆斯皇冠,两耳侧有扇状的那姆斯头巾下垂,前额上刻着库伯拉即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脖子上围着项圈,鹰的羽毛图案打扮着狮身。如今的狮身人面像的面部比大部分远古雕像的面部保存较好,但几千年来经历风化和人为破坏,鼻子完全损毁。

狮身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人面则代表着无穷无尽的智慧。

如果没见过金字塔就不能说是到过了埃及,那么没看过狮身人面像就等于没来过金字塔。

生产莎草纸的原料是纸莎草的茎,先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把浅色的内茎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长条,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用来去除里面所含的糖分。然后再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两层薄片要互相垂直。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将两层薄片压成一片并挤去水分,再用石头等重物压(现在用机器压),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纸的成品。由于只使用纸的一面,在书写的一面要进行施胶处理,使墨水在书写时不会渗开。古埃及人最初是将纸卷成卷轴使用的,后来为了方便,就裁为一张张的以便制成抄本,这样,书本就出现了。如今莎草纸偶尔还用于绘画,但水质的颜料会使纸张变形。

纸莎草画也是埃及现在的国宝,方寸之间,也可以是十米长卷,与木乃伊一样长久,却比金字塔更加绚丽斑斓。传承数千年,唯其独有,久藏不变,千年不腐,这就是纸莎草纸画。纵使过去了几千年,在埃及,制作纸莎草画的每一个步骤都不曾变过。并且,只有以尼罗河两岸采摘的纸莎草为原料,严格按照与古埃及完全相同的程序手工制成纸莎草纸,再由传统画师用纸莎草笔精心绘制,才能得以生成,画好的纸莎草画装裱起来也要一个不落地全部保留着莎草纸原有的毛边。金字塔法老墓壁、神庙廊柱上彩绘的神话传说,或者古埃及法老时期生活宗教、狩猎征战的情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灯光映衬下,色彩艳丽,金碧辉煌,令人目不暇接,仿佛另一世界。

地中海的新娘——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口以西,距离开罗210k,是埃及的第二大城市。初到亚历山大就能感受到她与开罗的巨大不同,她濒临浩瀚的地中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亚历山大也是埃及会降雨量最多的城市,被称为地中海的新娘和地中海的明珠,是埃及最著名的避暑胜地。

亚历山大始建于公元前332年,远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这就注定了她的不凡。在西方的古代史中,她的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亚历山大也曾经一度是埃及的首都,现今的亚历山大是一座古老与现代相结合,传统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明相互交织的城市。众多古希腊、古罗马时遗留的古迹遍布在各个角落。

地中海就这样张开双臂,温柔的拥抱着他的新娘。

蒙塔扎王宫是亚历山大城最大的公园,茂密的林木和奇花异草簇拥着一座佛罗伦萨式的建筑物,王宫的左侧面向大海,与近处的海上公园遥相呼应,从陆上通往海上公园的唯一通道是一座华灯点缀的红色石桥,园内有修剪讲究的花木和通幽的曲径,无不透着皇家的气息。公园对开的海面上有一座灯塔,连接它们的是一条长长的栈桥,栈桥遍体嶙峋,留着岁月的痕迹,是王室避暑地。王宫不对外开放。

对我来说,地中海这三个字让我痴迷了太久,而此刻,地中海就真真切切的在我面前。

公元1480年,为防止土耳其入侵,埃及国王凯特贝命令用灯塔遗址的石料在灯塔原址修筑城堡,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就是现存完整的凯特贝城堡。城堡是一座长方形阿拉伯式建筑,三面为高大的城墙,造型优美,气势巍峨。它与开罗古城堡并称为埃及两大中世纪古城堡。凯特贝城堡是亚历山大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其顶部有一个海神的雕像,现在城堡的房屋已经成为一个清真寺和博物馆,从这里可以欣赏到城市和地中海绝美的景色。

在城堡里遇到了四名当地人让我帮忙拍照,最后在要用什么方式传给她们的问题上,进行了短暂的友好的国际性的交流与对话,微信她们没有,fk我没有,最终选择了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联络方式,传邮件!

南部重城阿斯旺

阿斯旺水坝

一大早赶早班机前往埃及南部最重要的城市—阿斯旺。

如果说金字塔和神庙是古埃及的奇迹,阿斯旺大坝就是现代埃及的骄傲。

阿斯旺高坝是世界七大水坝之一。高坝主体长3830米,高111米,顶宽40米,底宽980米。1961年在前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1970年建成,耗资约10亿余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项庞大的水利综合利用工程。

站在111米的阿斯旺水坝上,脚下波涛翻滚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被拦腰截断,放眼南望是宽15公里长500多公里的纳赛尔湖,这座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罗河的全年径流,实现河水多年调节,使1964年的洪水,1972年的干旱,1975年的特大洪峰和1982年以来的持续低水位都化险为夷。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阿斯旺大坝看起来象是铺在大湖上面的一条宽广的公路。大坝两侧除了无边的水面外,还有很多水利设施,这样工业化的场面在埃及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