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激光治疗近视眼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2:00:55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韩梅 愿一辈子擦亮心灵的窗户

她有着一颗回馈社会的爱心,她秉持着南丁格尔的高尚精神,她为事业辛苦付出,她就是佳木斯爱视眼科医院院长韩梅。

佳木斯激光治疗近视眼

韩梅为患者检查眼睛

不忘初心实现儿时梦想

“如果说夜是黑暗的,光明就是人们在黑暗中的希望。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生活在模糊甚至黑暗的世界里,我希望能用专业能力去帮助他们找到光明。”这是谈起从医的初衷时,韩梅对记者说的一段话。

韩梅很小的时候,就看到有人因为疾病而遭受痛苦,于是她默默许下一个愿望,长大后做一名医生,帮助那些患病的人。

韩梅如愿考取了牡丹江医学院,毕业后,她顺利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

2000年,韩梅前往北京武警总医院进修,几个月后,她已经能帮助老师处理急诊手术。这次学习让她开阔了眼界,她也为自己定立了更高的目标。

回到原单位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韩梅被调到齐齐哈尔的一家医院。

“全家人非常支持我,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他们全力帮我照顾小孩,照顾家里。”一年后,为了学习准分子激光手术,韩梅来到佳木斯。

专心学习为患者送光明

韩梅来到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那时的她对于准分子激光手术是陌生的,但她明白自己的目标,她认真对待同仁专家的每一次教授机会,努力钻研学习。2003年,韩梅已经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屈光手术”医生。

从1996年到2003年,韩梅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学术会、学习班。谦虚的态度、坚韧的钻研精神让她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同时也获得国内知名眼科专家的指导和引荐,多次前往全国各地做手术及出国学习参观的机会。

从2003年到2006年,韩梅的手术量已达到一万多次,更有全国三十多家医院邀请她前去做手术。韩梅说:“这是我进步最快的三年,也是我一生中时光飞逝的三年。”至今,韩梅已为四万多人成功地进行了准分子激光手术。

热心公益妙手驱散黑暗

经过不懈努力,韩梅在眼科行业已小有名气,但韩梅说,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她希望更多的人脱离模糊甚至黑暗的世界。

2014年,她创办了爱视眼科医院。短短几年的时间,爱视眼科医院已经在佳木斯家喻户晓。

在医院刚刚开业的时候,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来到医院咨询眼睛的情况,当医生说他可能需要做手术的时候,这个大爷选择的是默默离开,当时韩梅的心里特别不舒服,她真的希望能让所有的患者都不受疾病困扰。

“做公益,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只要有人能重见光明,哪怕一个人,我付出的努力都不白费!”韩梅说。“我见过很多患者,但有一位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从小就超高度近视,已经四十多年没有清晰的看过这个世界,由于害怕手术后连一点光亮都看不到,他拒绝了一切救助项目。”

但他最终还是被韩梅的真诚所打动,当这位患者做完手术、揭开纱布的那一刻激动地说:“我觉得就像重生了一样,眼前的一切竟然那么清晰。”

从“海峡两岸同心光明行”到“国际公益组织扶贫助困”项目,韩梅参加了各类公益组织,筹措了各项公益资金,为全市两千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并为患者捐款30余万元。

韩梅经常说:“永远别忘了,我们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给患者一片光明是我们的责任。”

黑土地焕发“双创”生机——三位返乡青年心声

原标题:黑土地焕发“双创”生机——三位返乡青年心声

创新创业的新风吹过东北平原,令黑土地再次焕发勃勃生机。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纷纷落地,黑龙江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振兴发展新动能,正吸引不少青年返乡创业。

“母校给我最安全的归属”

“石化高温管道有没有腐蚀,用这个设备一检测就知道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哈尔滨零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开灿,举着一台只有手掌大小的电磁超声检测仪介绍说。

汪开灿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名“85后”博士毕业生。2015年,已经签约北京一家航天院所的汪开灿选择回乡创业,研发新型超声无损检测设备。依托先进传感器技术,汪开灿带领团队将物联网、机器人与工业检测相结合,为工业制造、冶金焊接等领域提供自动化检测设备及技术服务。

“母校给我最安全的归属。”汪开灿说,入驻创新创业园时,公司不仅可以免费使用办公场地,还能享受财务、法律等一系列服务,这为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免去不少后顾之忧。

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发挥出人才集聚效应。如今,公司已经集聚20余名骨干力量,其中包含5名博士,共申请专利30余项。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像“零声科技”这样的在孵企业,创业园里已经多达102个,累计吸引781名在校生、615名毕业生入园工作,还有70余名高层次人才返哈创业。

“我想帮帮家乡的孩子们”

“‘小近视眼’越来越多,我想帮帮家乡的孩子们。”谈起回乡创业的初衷,35岁的杨宝绩说。

杨宝绩2007年从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杨宝绩的父亲是佳木斯大学一位医学副教授,在弱激光治疗儿童与青少年近视、远视、弱视领域,有多年研究经历。在父亲的感召下,杨宝绩决定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儿童。

2016年8月,杨宝绩回佳木斯创办了佳木斯目益明视力养护科技有限公司。佳木斯市一家视力恢复中心是目益明线下体验店。每天放学后,不少孩子来这里接受20分钟的视力恢复治疗。杨宝绩说,这是利用弱激光对眼部周围穴位照射,对儿童弱视、近视、远视、散光等,具有一定治疗与养护效果。

随着市场需求扩大,杨宝绩将把体验店开到北京、河南等地,相关视力恢复产品通过了欧盟出口认证。2018年,目益明(北京)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底医用冷敷穴位膏药正式上线。

在杨宝绩看来,得益于创新创业好环境,更多爱技术、懂技术的大学生和科研工作者“下海”,激发了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黑土地是创业的热土”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以往秸秆焚烧带来空气污染,如何资源化利用秸秆是个难题。这个冬天,在哈尔滨市通河县,一项适用于高寒地区的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得以推广,全县三分之一水田从中受益。这项技术背后,“90后”博士戈云天赢得乡亲们点赞。

戈云天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曾到美国普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2018年,他跟随回乡创业的博士导师,在通河县创立了哈尔滨谷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针对冬季气候寒冷、秸秆总量巨大等情况,戈云天着力研发秸秆腐熟剂。从实验策划到执行,从数据检测到记录,他不放过任何细节。夏天烈日下,他挖土、翻地、搬运秸秆、提水浇水;瑟瑟秋风里,他脚着胶鞋,蹲在田间观察实验,第一时间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常常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戈云天带队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不仅公司获得近4000万元投资,产品也被周边多个县市采购、使用。

戈云天介绍,这种腐熟剂可以加速秸秆分解,促进根际有益微生物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长期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既保护黑土层,又促进农作物增产,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黑土地就是创业的热土。”戈云天说,行走在田间,扎根于黑土,日子过得紧张又充实。未来他将继续研发秸秆还田技术,推出多元化农业微生物产品,为脚下的黑土地带来更多绿色生机。(记者杨思琪)

来源:新华网

佳木斯爱视眼科医院免费为2000余人眼科体检

东北网3月22日讯(记者杨帆)近日,黑龙江省表彰第五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佳木斯爱视眼科医院被授予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佳木斯爱视眼科医院动员全院职工发扬“钉子”精神,把学习雷锋精神融入工作生活之中,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以每月主题党日为载体,组织党员群众集体学习雷锋故事,以小见大,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研究创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方法和路径,让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佳木斯爱视眼科医院志愿者走进学校。资料图

佳木斯爱视眼科医院组建了一支38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先后走进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特教中心、驻佳部队开展义诊服务27次,2000余人次接受了免费眼科体检,发放眼科疾病预防、眼部保健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普及了爱眼护眼知识,提高了群众的用眼健康及预防意识。积极参与“海峡两岸同心光明行”公益活动,为全市100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更换人工晶体,充分体现了爱心公益与志愿服务的对接,体现了慈善救助与扶贫济困的融合。医院自成立以来,下乡义诊3260例、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800余例、为贫困妇女儿童免费体检600余例、捐赠爱心眼镜200余副、为100名儿童进行了免费视力训练,向贫困患者及家属赠送爱心捐款10万余元。

佳木斯爱视眼科医院加强与其他志愿服务群体和爱心团队的交流沟通,发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团队服务总时超过1万小时。针对当下学生近视率越来越高的现状,在佳木斯二十小学开展定点志愿服务,组织200余名小学生及家长赴爱视眼科医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对孩子进行视力筛查及屈光档案的建立。走进校园开展爱眼常识及近视防控等科普讲座,增强了家长对近视预防的认识,积极履行了医疗单位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