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视眼激光治疗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2:03:18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南医大深圳医院“全飞秒”开机 2mm创口治疗近视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引进新一代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仪。

上海近视眼激光治疗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1日讯(记者刘梦婷通讯员王小欢林奕旋)继引进PET/CT、直线加速器,解决肿瘤患者难题后,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名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在拓展优质医疗资源上又有新举动,引进新一代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仪,为深圳近视患者带来清晰“视界”。医院于2月10日举行开机仪式,成为宝安区第一家引进该技术的公立医院,同时新开设关节外科、全科医学科,从西安、上海引进优秀专家,让疑难疾病、多病共存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

眼科开展“全飞秒”治近视10分钟解决终身困扰

我国称得上“近视大国”,世界卫生组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且以每年3000万速度递增,近视发生率为42.9%。据深圳卫健委报道,2020年,深圳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达到了59.1%,高于全国的52.7%。深圳市总人口近2500万,是个年轻人居多的城市,保守估计,近视患者超过1000万人。

除了佩戴眼镜外,手术治疗近视为越来越多的深圳人所青睐,然而与日益增长的屈光手术需求相比,深圳市拥有全飞秒激光治疗仪的医疗机构并不多,仅有24台,其中公立医院8台。为满足就医需求,3年前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开始筹备新技术的开展,近日成功引进了新一代飞秒激光vix3.0,在近视的激光治疗方面更加安全、精准、便捷、微创。

“屈光手术治疗近视进入中国已有20多年,经历了准分子激光、半飞秒、全飞秒三个时代。全飞秒激光手术便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角膜屈光治疗术式,与前两代技术相比,具有微创、无瓣、无痛等特点,适用人群更广泛。”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眼科主任李力介绍道。李力是医院新引进的眼科专家,曾任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屈光学组委员,已为20000余名近视、散光的患者开展屈光手术治疗。

全飞秒手术是否安全?术后有什么不舒服?多久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这是患者最关注的问题。据李力主任介绍,飞秒激光是一种超束激光,其产生的脉冲持续时间短至千万亿分之一,具有非常可控的穿透力。飞秒激光分为半飞秒和全飞秒,全飞秒激光手术全程由飞秒激光完成,与半飞秒最大的区别是不需要制作角膜瓣,切口更小、安全性更高,术后恢复快,抗压能力强,干眼等不适症状少。据了解,全飞秒手术在全球已突破750万例,其中中国有390多万例。

全飞秒手术的速度特别快,一般一只眼睛仅需5分钟,约等于喝杯咖啡的时间。在术前检查和手术设计的基础上,术中医生以飞秒激光在角膜上扫描出一个带度数的“微透镜”,再通过2-4的微小切口取出这片组织,近视和散光就被矫正了,创口大小仅为前两代技术的十分之一。术后无需住院,可正常用眼,依据个体恢复能力稍有不同,一般一周后可以正常上班。

“全飞秒激光技术的开展,不仅为近视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治疗手段,而且能帮助更多患者实现‘摘镜’的愿望。”李力主任说。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关节外科、全科医学科同步开科。

打响关节外科品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全飞秒开机当天,关节外科开科,标志着南医大深圳医院在学科细化和亚专科建设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既是医院优化学科结构的一次创新,也是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提升、造福深圳百姓的务实之举。

关节外科作为骨科中心的亚专科,实行独立运作,试运营期间,已完成两例高难度“折叠人”的髋关节重建及数例疑难杂症,有序开展以髋膝关节置换为代表的临床实践。学科带头人吴尧平是关节外科手术的集大成者,30多年来深耕关节外科,曾就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他勇于创新,自创臀肌挛缩经皮小针刀松解术,在国内首先提出非置换关节重建概念,通常多次才能完成的双膝双髋等多关节置换术,他只需一台手术就能完成,践行用简单方法处理复杂病情的理念,节约医疗资源。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我国老年人数量逐渐上升,骨性关节炎患者越来越多,同时,深圳人爱运动,运动导致的关节损伤也越来越多,“开科后,我们将致力于为深圳人民解决关节方面的疑难杂症,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打响关节外科品牌,让深圳人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一流的诊疗水平和贴心的优质服务。”吴尧平表示。

全科医学科开科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作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医院肩负着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任,全科医生的培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全科医学科开科,为医院建设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培养高质量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带动宝安区全科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全科医学科还提供医疗、预防等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解决部分患者“不知道挂什么科、挂错科、病因不明、多病共存”等情况带来的难题,为专科转诊做好精准服务。“比如出现消瘦、浮肿,但是还没清楚什么原因,这时去全科最合适。”全科医学科主任郭美姿表示。试运营期间,全科医学科充分发挥“全人照顾”的优势,备受患者好评。

前不久,全科医学科联合国际医学部组建华南地区首家“健康生活方式中心”,为患者提供营养食谱、运动方式、健康睡眠、戒烟限酒等服务,引导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帮助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将生活方式从医院扩大到社区,再延展至家庭,增强医院与居民之间的密切关系,最终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来源:深圳新闻网

上交复旦激光核物理新突破!飞秒激光同质异能态助力核时钟核激光

时间,本是眼不能见。而日影变换、时钟滴答,则以人眼可见的方式,映现岁月的流逝。

自古以来,计时时钟的发展历经诸多阶段,从沙漏、机械臂摆钟、手表怀表、以晶体振荡器为核心的电子钟等,直到现代的原子钟......

制备钟表的核心是,钟内部的控制系统、即钟摆和游丝等零件的周期要十分稳定,不受外界影响。

目前最精确的钟是“原子钟”,其背后的控制系统利用原子中的一条特别稳定的谱线做钟摆,能做到百亿年误差不到一秒。

但是,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在提高原子钟的精度时,遇到了新的天花板,科学家几乎已经穷尽能做原子钟钟摆的所有原子谱线。

那么,该如何破局?这时,人们开始使用原子核的谱线来做新一代时钟的“钟摆”。大多数原子核谱线的震动误差,确实比原子谱线的小得多。

但仍然存在的难题是,如何让原子核“钟摆”既可控、又高效地震动起来。

1月31日,复旦大学教授符长波担任共同通讯作者的论文《飞秒泵浦时抖动电子与离子库伦碰撞所产生的同质异能态》(FPifNIiShCCiifIwihQiviE)解决了上述难题,论文发表在PhiRviwL上[1]。

图相关论文(来源:PhiRviwL)

该工作发现了一种能让原子核钟摆超高速运动的方法,可用于核时钟和核激光等。实验中,研究人员首次观测到超快的核激发,这意味着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去研究飞秒时间尺度的核过程是可行的。

符长波表示:“从沙漏、摆钟、到原子钟、核钟,是一段长长的追求极致之路。我们希望这次的新方法,能对人类计时器发展有所贡献。”

图左起: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陈黎明教授、论文一作冯杰以及符长波(来源:符长波)

献给人类发现核同质异能态的第100周年的“礼物”

要想理解该研究,先得知道原子核同质异能态。它指的是具有相同质子和中子数的原子核所处的长寿命激发态,相应的核素被称为核同质异能素。

2022年,恰逢人类发现核同质异能态的第100周年,该论文于此时刊发也颇有纪念意义。而高效激发同质异能态,对于核时标、核电池、天体核素演化、核γ射线激光、清洁核能等研究至关重要。

上述应用中的绝大部分,都极其依赖寿命较短的同质异能素的快速激发。但是,对短寿命同核异能态来说,受限于微小的核激发截面、以及快速衰变这俩特点,很难积累大量的较低峰值密度的核激发装置。

这时,符长波和合作伙伴将灵感指向激光等离子体。激光等离子体的密度极高,当把激光和近固体密度氪(K)团簇的非线性共振加热,就能收获高密度高能量的电子。

借助该方法,该团队首次让高密度快速振荡的电子,在数十飞秒内库伦激发出83K原子核。

实验中,符长波等人还观测到同质异能态83K以2.34×1015/的超高峰值效率被激发。其中,泵浦效率比传统加速器高出大约5个量级。

另据悉,上海交大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的百太瓦飞秒激光装置,是完成研究的重要保障,具体实验布局如下图所示。

图实验布局及实验结果。(来源:PhiRviwL)

实验细节如下,被电离的电子会在激光电场中,沿偏振方向快速振荡,并在激光场和电荷分离场的共同作用下,做出类似“8”字的运动。

由于大量电子的能量可达兆电子伏,因此会表现出典型的非线性共振的特征。如下图所示,共振加速的高密度电子,会和相对静止的高密度K离子来回碰撞,并以非弹性散射的方式,将能量传递给K原子核,从而让83K来到激发态。

图激光团簇作用的PIC模拟及库伦激发计算。(来源:PhiRviwL)

据悉,符长波测量的是半衰期为1.83小时的第二激发态退激释放的X射线谱及衰变产额,辐射的X射线主要是K的K、Kβ(2→1)和9.4kV(1→),测得半衰期为(1.80±0.05)h,同质异能态83K3的单发产额为(1.15±0.02)×104。

在数值模拟中,该团队利用库伦核激发理论,去计算各种可能激发路径的产额和激发效率,让实验测得的第二激发态的来源得以确定,激发路径则为→3→2(T032)。在误差范围内,理论计算的产额和实验测量互相符合。

此外,该方法对原子核的激发过程,主要发生在激光和团簇作用的激光脉冲宽度约10f内,估算激发83K的峰值效率可达2.34×1015/。

(来源:PhiRviwL)

“获得那个令人振奋的X射线能谱”

符长波总结称,该研究从立项到最终获得成功,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他们提出了将强激光应用于核激发的想法。在本工作之前,该团队就曾利用强激光,成功实现了等离子体环境中的核聚变反应。

同时,他们也是第一个提出使用飞秒强激光轰击团簇、去驱动同核异能态的课题组。

“仍记得,当初提出这个想法时,我们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在实验上加以实现。因为实验产物的数量可能极少,能否探测到会是个问题。然而,我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仍满怀希望决定在实验上一探究竟。”符长波表示。

尽管关于激光和团簇相互作用的过程已有大量报道,但都是集中于原子分子物理的研究,对核物理研究也仅限库伦爆炸核反应产生中子。

而该团队在此已积累了长期经验,深谙如何利用激光和团簇作用中的非线性共振效应,并通过激光电场与电荷分离场的共同作用,去加热电子并使之与离子碰撞,进而驱动原子K鞘层的特征X射线辐射。

这样一来,激光团簇驱动核激发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电子是否能碰撞离子、并使其原子核激发。从物理角度来讲,电子碰撞原子核、并将后者激发是毫无疑问的。而从实验角度来讲,选择一个特定的核素,只要累计足够的事例数,总能有机会在实验上将其探测到。

同时,核素的选择亦是非常巧妙。一开始,符长波把“矛头”指向气体团簇,但是自然界中可呈现出气态的元素并不多,此外该核素还得具备同质异能态、以及较长的寿命,只有这样才能方便探测。

查完整个核素表,他发现氪的同位素83K非常的适合,这种稀有气体不仅容易形成大分子结构的团簇,还具有较大的丰度。

其次,根据现有的激光装置、诊断设备等条件,该团队尽可能地设计能复现想法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如何探测激发的核同质异能态,这是整个实验的关键。

符长波说:“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巧妙设计,即利用冷阱收集近2小时长寿命的83K同质异能态,再使用大面阵的探测器测量其衰变的辐射,进而确认核同质异能态的产生。凭借该设计,核衰变信号和激光打靶的背景辐射信号得以分开。最后,我们申请到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的机时,顺利开展了激光等离子体库伦核激发的实验,获得了那个令人振奋的X射线能谱。”

在一片电子学噪声中寻找真正的信号

整个研究耗时近三年,期间经历多轮实验。在第一轮实验中,该团队使用X射线探测器去测量辐射谱,看着一个一个的脉冲被多道记录,时间也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们想在一片电子学噪声中寻找真正的信号,但就是不见特征辐射谱。

随后,符长波等人尝试使用大面积成像板,来接收这些既微弱、又无方向的衰变光子。由于成像板没有能量分辨,在读出时的噪声也非常大,为此该团队额外使用一片成像板作为参考。

在对比两片成像板上记录的小点之后,该团队认为存在衰变辐射的想法也愈发坚定。虽然数据非常粗糙,却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考虑到衰变辐射具有长时间、无方向、低产额等特点,该团队重新设计探测器,在第二轮实验正式打靶的第一天,就测到了辐射谱。

在成功获得衰变辐射谱后,他们一度认为核激发是由团簇的“库仑爆炸”粒子加速激发的,毕竟这种方式完成了课题组在团簇核反应上的第一个成果。

不过,研究人员随后发现,参考离子能量进行计算后的激发效率,却和实验值出现数个量级的差别,这时他们认为应该是另外更有效的激发方式在起作用。

再联想到电子的非线性共振能把电子能量加热到兆电子伏,足够将83K原子核库伦激发到第三激发态,这样的激发效率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同时,由于非线性共振加热的时间在20f尺度,故他们判定这是一种超快的核激发。

自此,实验结果得以被完美解释,研究人员也获得了正确的激发路径,并为下一步精确控制这类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后续,该团队打算集中研究飞纳尺度物理,以强激光为手段去揭示更多新现象。由于原子的大小在纳米量级,原子核大小在飞秒量级,因此该团队把处于原子核与原子之间的尺度叫做飞纳尺度。

这个尺度下有大量的谜团,比如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质子的电荷分布有多大,中子的寿命有多长。不同的实验条件,会给出不同的数值,而这一切又无法用测量误差解释,这让学界甚是困惑。

基于此,下一步符长波将利用超强激光的高电磁场、以及短脉冲的特点,对原子核外电子做以高效剥离,借此为原子核弱相互作用、以及电磁作用在飞纳尺度交界处的研究提供有效工具。

可以说,本次研究只是一个开端,一些与飞纳尺度相关的过程比如电子俘获核激发和电子桥等,都有待该团队做以深入探索。

-E-

参考:

1、F,J.,W,W.,F,C.,Ch,L.,T,J.,Li,Y.,...Zh,J.(2022).FifiihCiifiwihivi.PhiRviwL,128(5),052501.

蔡司全飞秒,年赚百亿的秘密?

校园渗透,信息收集,蔡司全飞秒为何引来诸多质疑?

文丨BT财经无忌

BT财经原创文章

蔡司全飞秒近视手术再次陷入争议之中。

2022年12月15日-1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因疫情原因而在线上召开。大会关注中外眼科临床诊疗新技术和基础科研新进展,700多位中外著名眼科专家就眼科学各个领域进行交流和学术演讲,学术内容丰富多彩,同时近视手术再次引发关注。

但大会怎么看都有蔡司“专场”的感觉,作为号称有着175年历史且目前唯一能提供“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的企业,蔡司在大会宣传了屈光系列活动,大会更像是蔡司自己的新品展览会。

特别是近年来,蔡司的全飞秒近视手术频频和“参军”、“进校园”等公益项目挂钩,更是引发了强烈的争议,蔡司到底怎么了?

全飞秒圆军梦?关于全飞秒的营销推广铺天盖地,但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蔡司以“圆军梦”为噱头的宣传。2022年5月由上海市教委、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携手发起的“强军有梦·卫国有我——全飞秒圆军梦”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当时上海教育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可见规格之高,沪上相关高校、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代表也参加了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蔡司中国医疗部大东区事业部负责人王建中出席了活动并致辞,蔡司中国能够出席活动并致辞,显然这一公益项目的落地方为蔡司中国。

蔡司是卡尔蔡司集团(CZiAG)的简称,是家总部在德国的全球视光学和光电子工业领域知名的跨国公司。蔡司中国是德国卡尔蔡司光学的全资子公司,于1998年4月正式投产,总投资达3000万美元,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拥有员工700余人。一家外资企业能上升到“圆军梦”,在业界看来营销噱头大于实际价值。

据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良介绍,征兵对视力有严格要求,双眼的裸眼视力都需要在0.6以上,但很多年轻人因为对电子产品的痴迷,导致视力达不到要求,很多人都是通过激光手术的方法来解决。不过参军体检有明文规定,在体检之前的半年内不能进行激光手术,如果在体检时半年内有过激光视力矫正手术,就会被认定不合格。

张良指出:“选择激光手术,矫正视力能够达到征兵要求,但是这个手术并不能治疗高度近视所引起的眼底改变。而军人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一些剧烈运动,如果有高度近视,这个非常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所以一定要到专业的眼科就诊,咨询了解近视手术的适应症及方法,完善眼部检查,了解是否存在高度近视并发症或风险,再决定是否进行近视手术。”

美尔目医院眼科郑亚洁博士(原北大医院眼科)认为通过像蔡司全飞秒手术来矫正视力,是可以参军的,甚至可以通过飞行员体检。但只能保证治疗时的视力,手术的本身是不能阻止近视度数的增长,只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把以前的近视度数清零了。“全飞秒手术对大部分来说是一劳永逸的,成年人的度数本身是稳定的,但有些人因为平时不注意,手术后度数也会增加,也就出现再次近视的情况。”

一位不愿具名的眼科医生表示,尽管蔡司的“全飞秒”手术是全球领先的技术,但进校园,圆军梦相关活动却是打着科普公益的旗号针对学生群体的,蔡司屈光部联合学生会参与,如果这样宣传下去复制到全国推广,就会误导学生,会给学生们造成视力变弱不可怕,反正有蔡司的错觉,这样后果很可怕。

“企业如此大力的投入社会教育,是看中了学生中近视人群超过一半的比例,看中了中国大量近视人群的商机。但在国外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这样宣传近视眼矫正手术的。且不说他们是否有夸大宣传的行为,仅仅是和参军联系到一起就不够严肃,对青少年会有误导。我认为是很不恰当的。”这位不愿具名的眼科医生,对蔡司拿参军来宣传推广表示不认可。

蔡司或涉嫌“行业垄断”?据BT财经了解到,截至2021年,中国全飞秒手术量10年来已破280万例,全国激光手术摘镜人数累计突破700万人。仅在深圳,每年就有近10万人通过飞秒手术摘镜。《健康时报》在2021年还专门对此作过专题报道。

在二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天津眼科医院王雁教授透露,2022年全国接受过全飞秒手术的近视人群已经达到390万人,一年增长了100余万,说明全飞秒近视矫正手术正在被更多的近视患者所接受,但同样也出现不同的术后反应,褒贬不一。有业内人士质疑蔡司全飞秒设备或涉嫌行业垄断,也有人质疑蔡司全飞秒近视手术价格昂贵,手术后会出现“复发”。

据郑亚洁博士介绍,目前国内能做全飞秒手术的设备都出自蔡司,国产设备暂时还达不到要求。针对每个人全飞秒手术后的效果有所区别,郑亚洁博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机器是相同的,但每个手术者的情况都不相同,另外主刀医生水平和经验也不相同,能力强的医生做出的手术效果相比经验欠缺的医生,手术效果肯定是前者更好。毕竟机器是需要人来操作的,这是造成手术效果有所差异的根源所在。”

业内质疑的术后康复情况存在问题,可能因患者和医生差异造成,但是业内质疑蔡司全飞秒设备形成垄断,或不是空穴来风。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全飞秒手术均采用蔡司的设备且价格昂贵,这已经符合中国《反垄断法》中的垄断描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第十七条中规定,以不公平价格销售商品,即形成垄断。

北京某三甲医院主任医师杨晓军则直言,在全飞秒领域蔡司的市场地位目前不可撼动,“以目前近视手术设备来看,蔡司的相关设备已是主导地位,近两年来在《反垄断法》的大力推行下,国家正在对行业垄断行为进行仔细甄别,我个人还是希望国产设备能和其产生良性竞争。”

从全球第一款多焦点人工晶体上市至今,已经过去35年,目前仍被誉为眼科器械的黑科技,核心专利技术基本被蔡司这样的寡头所垄断。为改变眼科手术设备完全进口和对蔡司的严重依赖,相关部门也加大对国产品牌的扶持力度。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在2022年10月31日发布消息,该消息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近期批准了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产品“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注册。在爱博本款产品获批前,国产多焦点人工晶体仍处在“0”的局面。

虽然该产品主要针对白内障患者的手术,但白内障手术也是屈光性手术,这里包含了许多的光学前沿技术,而多焦点人工晶体就是为了适应多场景视觉需求而设计,和蔡司的大同小异。在实现“0”的突破之后,或会给行业带来更多惊喜,蔡司多年来“行业独一份”的地位将面临国产品牌的挑战,对消费者来说是巨大的利好。

“蔡司的设备在国内目前没有竞争者,所以才导致手术价格昂贵,其实全飞秒是个很小的手术,但却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起的。有国产品牌参与竞争,必然会拉低设备及手术价格,这对近视患者和眼科患者来说都是好事。”北京铭煕视光总经理董昱彤认为全飞秒手术目前之所以如此昂贵,是因为设备昂贵所致。

暴利惹争议依靠行业的主导地位,蔡司的营收确实一路狂奔。

在疫情波及下,全球经济都受到较大的影响,蔡司在2022年上半年业绩却再次实现突破。营业收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销售额达41亿欧元,同比去年增长20%。

在2021年,蔡司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的情况下还取得了175年以来的最好成绩,全年实现营收75.29亿欧元,新收订单总额更是高达89.74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为14.7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其中医疗技术业务营收为19.51亿欧元,同比增加18%。其中大中华区的表现亮眼,同比增幅超过15%。

因此,蔡司引发了业内“暴利”的质疑。据业内人士透露,蔡司全飞秒手术设备价格一千多万元,且为独家技术,每位患者的手术费用高达2万元左右,比传统的准分子激光手术贵了一倍。“蔡司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主要来自于设备以及每次手术中设备专用的一次性耗材负压环套件,这些耗材仅仅起到固定眼球的作用,但因蔡司的市场主导地位,供给公立医院一只眼睛5000左右的价格,两只眼睛则需要10000元左右,民营医院低一些。厂家从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凭借此独家设备,2022年厂家在中国屈光业务年收入已达到近30亿元,然后又将利润投入到市场,主导医院和行业协会在各地电视台及媒体大力宣传手术,来形成更大的市场。”

目前接受全飞秒手术的病患已经高达390万,若如上述几位眼科医生所说的那样除了蔡司设备其他品牌都无法进行的话,以每次手术费最低价格2万元计算,总费用近800亿元,这其中一半左右归医院,一半归蔡司,也就是说蔡司这些年在中国已经最少赚取了400亿元,这样计算或许不太严谨,但是从侧面可以凸显蔡司在此方面的暴利。近视类手术不属于医保范围,这些钱或都是家长们自掏腰包。

董昱彤则指出,近视手术不是治疗性手术,也不是必需性手术,只起到对人眼屈光度数的矫正作用,不会解决任何的眼部其它疾病,是不在医保范围内的手术。大多数眼科医生自己都不做近视矫正手术,毕竟手术是对人体有创伤性的,且之后不注意用眼还会有再近视的可能性。

董昱彤认为:“保护视力,不等于做近视手术,蔡司的宣传和引导,有悖于国家的总体方针,十四五规划提到了近视防治,其中分防控和矫治两部分,矫治提到的是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近视矫治服务,制定完善角膜塑形镜(OK镜)的临床应用规范,加强近视相关手术操作监管。并没有提到任何倡导用手术手段矫正青少年近视的字眼。厂家是利用了‘近视防治’的‘治’字在误导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

董昱彤指出:“我个人认为,蔡司这样的宣传对青少年和家长都容易起到一定的误导,国家所讲的对青少年的近视防治是指重点防控加一些物理矫正方法,比如眼保健操和一些能控制近视仪器的辅助治疗。而不是指近视屈光手术。推广手术恰恰是与国家的出发点相违背的。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家长受到近视手术宣传的误导,都认为近视无所谓,反正近视了等到18岁去做个全飞秒的手术就解决了,这对中国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不负责任的。”

董昱彤对全飞秒手术的迅速发展表示了担忧,她认为,眼保健操以及合理使用和爱护眼睛才是预防近视的关键,而不是等近视后再进行手术,“即便是再小的手术对人体也是有风险的,这样不仅加重家庭的负担,也会形成恶性循环,形成不正之风。希望能引起卫健医保等部门的监管和重视。加强青少年人群对此手术的正确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