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镜片折射率(蔡司眼镜价格一览表2023)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4:19:59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配眼镜不懂如何选?2023镜片排行Top榜

收到很多后台反馈配眼镜总被坑,再给大家挤干水分,想配镜的朋友们记得看完收藏,以后也许用的到。

眼镜镜片折射率(蔡司眼镜价格一览表2023)

选镜片,记住一个原则:

最容易踩坑的就是杂牌镜片,最简单的办法,网上搜不到的一律当做杂牌处。

国产明月镜片,韩国凯米,进口蔡司,依视路,其他杂牌镜片尽量别选!

1、蔡司:光学性能高,透光率和色彩还原度高!

推荐泽锐,智锐等系列,膜层推荐入“钻立方铂金膜”和“防蓝光+钻立方铂金膜”价格起步五百多,A系列不推荐选。

2、依视路:选最经典的膜层“钻晶A3”也就是现在升级膜岩准没错。四百多起步。考虑防蓝光的可以选“钻晶膜致”,前面文章有做过测试,YYDS,什么功能都有了,一部到位,预算够的闭眼入,五百多起步。

3、一线国产镜片,差别不大(明月,凯米)

推荐明月PMC系列,凯米U2、U6,价格一百多到六百多之间(折射率不同),明月1.71PMC性价比最高580元。

镜框部分

遵循选框万能公式

(镜片宽度+鼻梁尺寸-瞳孔距离)÷2≤3

高度数不要选择大!

镜框材质选择:纯钛钛合金TR合金

尽量选择品牌钛镜框,售后更有保障。问质保多久。纯钛三百多,钛合金两百多,TR、合金一百多。

验光部分

验光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试戴,看远的清晰度,看近的舒适度,地面有没有凹凸变形,这个时候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验光师沟通,及时调整数据。

♻售后环节

配镜最多的问题就是度数不合适,再专业的验光师也会遇到,因为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如果适应几天还不舒服,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店铺的实力了,哪怕最差的结果就是解决不了问题退款!

所以配之前一定要了解好售后问题怎么处理。

高度近视追求耐磨、高透光、防护的看过来,应该这样选眼镜才对!

2023依视路:升级膜层怎么选择(全面解析)蔡司大家搞不清楚系列怎么选择,依视路符合大部分人需求的就是钻晶系列,当然有户外需求的选择它家的全视线变色就好。

这次是膜层的上新,拿到了依视路新的价格册,A+、A3、X4都被“膜力四杰”替代。

ESPF指标(防紫外线)性能提升,A3的f就是25,而最新一代膜层,全系的防晒指数全部拉满-ESPF:35

“A+”升级“膜洁”

之前A+一直是不建议购买的,因为和A3比性价比不高,防尘耐污性能不强。

膜洁耐用测试报告:经过2万次擦拭后(约日常使用2年后的状态),透光性一般可以保持在80%以上低折射率价格会和之前A3相近,性能会优于A3,所以性价比更高,包括1.74:价格比1.74A3便宜了1/3,(长治爱尔视光)

膜洁3680的售价还是很有诚意,高度近视追求耐磨、高透光、防护性的可以入这款。

“A3”升级“膜岩”

其实年前A3就停产停售了,所以膜岩卖的很多。

对比膜洁性能,膜岩不但全部继承外,还增加了“高耐受技术”,更加耐污、耐刮划和耐高温✓

✓耐性热提升20%,耐磨性提高70%✓高达15的拜耳系数(耐磨系数),蔡司铂金膜≈10,依视路在耐磨方面确实不输。

✓提升的耐热性,其实是针对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群,可以更好的提升镜片寿命。

也提醒大家!树脂镜片的镀膜温度最多在60-70度,温度再高就会影响整体成像品质,甚至是爆膜6.

A4膜御”和“A4的膜层反差最大,A4是膜层防蓝光,所以蓝紫色的反光很明显,自拍他拍多少有些尴尬但是反射电子屏幕蓝光效果好。

“膜御”VS,膜御是基片防蓝光,黄绿色镀膜,加了中和剂后让底色更浅,但是不如X系列,相比之下缺少“360减反光”性能。

“X系列”升级“膜致”

外观是蓝膜,继承X系列“360减反光”性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膜层表面的反射,基本没有反光点,更加美观清透。简单直接C膜致=膜岩+X系列的结合。

总结:不需要防蓝光:好清洁选膜洁☑更耐磨选膜岩防蓝光:基础选A4(膜层防蓝光)/膜御(基片防蓝光)目前除了膜御还没上架,其他都开始售卖,依视路这波上新感觉就是加量不加价,还是很赞☑减反射更清透美观选膜致

1.74除了膜洁可以冲,其他的还是选蔡司,一看价格就知道为什么选蔡司了吧~

笔者:长治爱尔视光

初露锋芒,明月镜片:眼镜镜片行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前景广阔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西部证券吴天昊)

一、公司是一站式服务体系镜片品牌企业1.1公司历史沿革:光电起家,2006年完成转型

公司创立多年,研发技术成熟且完善。

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17日,前身为江苏明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谢公晚。

成立时,公司注册资本为102万美元,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于2006年建立起镜片原料和生产企业,2014年公司攻克行业难题,研发出1.71高折射率低色散镜片。

2015年公司在新加坡建立国际业务部总部,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

2018年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和光学研究中心。

2021年12月公司在A股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7.9亿元;并且在同年推出了青少年近视管理镜片“轻松控”和“轻松控P”,2022年上半年发布了另外4款近视防控新品。

1.2股权结构和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1.2.1股权结构:谢公晚及家人为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公司61.21%的股份

谢公晚、谢公兴兄弟和妹夫曾少华控制公司,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谢公晚、谢公兴及曾少华,合计持股61.21%;谢公晚、谢公兴系兄弟关系,曾少华系谢公晚妹妹之配偶。志明管理与志远管理为员工持股平台,持有明月镜片3.34%股份。

1.2.2管理层和核心人员

公司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

公司管理层跟随公司多年,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核心技术人员能力出色,专业功底扎实。谢公晚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最初为明月光电执行董事。在管理层中,谢公兴、朱海峰同属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列,负责公司研发体系建立和研发方向的确定。

1.3公司历年业绩稳步增长,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公司历年营业收入稳健上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明显提高。

2017-2021年营业总收入呈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为7.83%。虽然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是2021年收入达5.76亿,恢复增长态势。2022H1收入2.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4%。

归母净利润增速远超过收入增速,2017-2021年,CAGR为48.2%,系公司产品结构升级,高毛利的中高折射率镜片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公司新推出的高毛利润的近视管理产品需求上升,2022H1归母净利润达0.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05%。

镜片贡献主要收入,眼镜业务发展迅速。

镜片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镜片收入逐年递增,系镜片产品结构调整,中高折射率产品占比增加导致单价提升;2017-2021年镜片单价年复合增速为5.72%,但所占收入比重逐年降低,由2017年的84.9%降至2022H1的74.3%。

由于原料产品单价上涨,原材料销售业务占比提升至11%左右。

眼镜业务增长迅速,由2017年的593万元,增至2021年的555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4.9%,2022H1占比7.89%,电商平台自营旗舰店成镜销量快速增长所致。

镜架业务占比较小,2022H1占比仅为0.5%;其他项目主要包括眼视光培训、来架加工等业务,占比较小,不足1%,目前公司已不再从事眼视光培训业务。

公司业务聚焦国内市场。

公司深耕中国大陆市场多年,中国大陆地区贡献公司90%以上收入,是公司主要市场,2017-2021年收入年复合增速为9.4%,2021年收入达5.37亿元。

大陆地区所占收入比重自2018年开始逐年递增,2021年所占收入比重为94.42%;海外地区主要为东南亚,2015年公司在新加坡建立了国际业务总部。并且境外销售以贴牌镜片和成镜为主。国外地区收入及占比自2018年以后呈小幅收缩,2021年占收入比重6.58%。

公司费用率稳定,销售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2017-2021年公司总费用率从31.4%上升到35.8%,较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较高,系公司打造“明月”品牌的广告宣传费用,2017-2021年销售费用年复合增长率22.67%;管理费用逐年增加,近年占比呈增加趋势,因为公司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管及部分核心员工进行了股权激励,此外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咨询服务。研发费用率波动较小稳定在3%左右,2017-2021年,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速为4.13%。

公司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逐年提升。

公司从2019年退出价格战并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打造“明月品牌”,国产中高端品牌,毛利率和净利率逐年提升,净利率从2017年5.1%逐年提升至2021年15.9%,净利润CAGR约48.6%。

未来随着高毛利功能性、定制性镜片的放量,叠加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边际向下,净利率有望保持向上趋势。

镜片、镜架和眼镜的毛利持续增长,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增长。20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达53.5%。

镜片毛利率高于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17年的43.73%增至2022H1的59.42%;原材料销售毛利率始终低于综合毛利率,2020-2022H1丙烯醇、DMT等原料持续涨价,导致原料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公司销售净利润自2017-2022H1一直呈上升趋势。2022H1净利率达到了20.18%。

偿债能力优秀,资产负债率健康。

偿债能力指标稳健,长短期偿债能力均较强。2017-2022H1公司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经营稳健,偿债能力强。2017-2022H1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资产变现能力强,流动性风险低。

二、全球眼镜市场呈高景气态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1全球眼镜产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眼镜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

传统眼镜产品包含眼镜镜片、眼镜框架、太阳镜和隐形眼镜等。目前全球眼镜产品市场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14-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2.6%,未来将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可达1396亿美元,2019-2023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为2.03%。

欧洲和美洲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

亚洲、美洲和欧洲是全球眼镜产品三大消费市场。

亚洲地区虽然是全球最大的产品购买市场,但是销售的眼镜产品价值较低,市场规模低于美洲和欧洲。

全球眼镜市场规模以欧美为主,预计未来保持此态势,其中,占比最多的为美洲市场,2023年占比34.7%;欧洲占比30.4%;澳洲与大洋洲及非洲市场规模较小,占比分别为4.2%和2.1%;2014-2023年,欧美市场规模占比小幅下降,亚洲市场规模占比逐年增长。

据全球调研机构Si预计,亚洲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55%,2014年占比24.9%,预计2023年可达28.6%,市场规模可达399亿美元。

2.2中国眼镜市场规模近千亿,人均眼镜消费增速超过全球平均

中国超过10亿眼科疾病患者,眼镜市场规模近千亿元。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患白内障人群(45岁以上)1.8亿人,老视人口达4.5亿,中国眼科疾病案例逐年增加。

近视和老视问题日趋严重,中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EiIi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为6.62%,2019年达833.28亿元;预计2023年可达1004.67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1%。

中国眼镜片人均购买量呈上升态势,预计由2018年的9.23副/百人增长至2023年的10.83副/百人,2018-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3.25%。

中国市场眼镜片销量逐年上升。

中国眼镜片销售规模不断攀升,EiIi预计2023年可达1.57亿副。2014-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4.21%;预计未来保持增长态势,2014-2018年和2019-2023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0%、3.5%。

中国眼镜市场人均支出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EiIi数据,2014-2019年中国眼镜片人均支出年复合增速为3%,高于发达国家及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法国和德国人均支出分别为60.5和52.28美元;美国为39.8美元;巴西为14.3美元;中国仅为3.14美元。

据艾瑞咨询数据,欧美消费者换镜周期普遍在1年以内,我国消费者1年以内换镜周期占比仅10.7%,1-2年换镜周期的占比69.1%,2年以上换镜周期占比20.2%。此外,欧美消费者对太阳镜片、防紫外线、驾驶偏光、超韧功能等高端镜片的购买量较高。而国内消费者购买的多为单一功能的常规片。

中国镜片市场人均购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8年前,中国眼镜片人均购买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开始,逐步提升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9副/百人)。2019年,欧洲每百人购买量为47副;美国为25副;日本为12副;巴西为19副,中国仅为9副。

中国眼镜片人均购买量逐年增加,2019-2023年CAGR为3.18%,预计2023年中国人均购买量为11副,超过全球平均购买量约为9副。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不断提升,未来换镜周期频率和对高端功能性镜片的需求也将不断提升。

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其中高中生为主要人群。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2018年教育部和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2030年实现近视率的明显下降,将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控制在38%以内,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近视防控与矫正任务异常艰巨,中国近视防控产品和眼镜市场需求强劲。

近视青少年人数增长,推动离焦镜行业发展。

离焦镜适用人群为6-18岁青少年近视人群;实际多为8-14岁少年儿童佩戴使用。现阶段离焦镜处于导入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目前离焦镜市场主要被依视路、蔡司、豪雅等外资占据。外资产品均价较高,一线城市消费者认可度高,拥有更多的品牌溢价。

国内品牌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与国际头部企业存在一定差距。长期来看,具备技术优势、渠道优势的国产品牌,有望凭借其产品性价比、营销推广、快速响应市场和研发能力,不断获取市场份额。

三、终端覆盖数万家门店,不断推出新产品3.1专业的镜片供应商,国内销售量领先

公司业务涵盖整副眼镜。公司的业务涵盖了镜片、镜片原料、成镜、镜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眼镜由镜片和镜架组成,其中镜片发挥着保护眼睛和矫正视力的重要作用,镜片是最具技术的核心领域。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是树脂镜片,公司的核心产品正是中高档的光学树脂镜片,且以自有品牌为主。

多种树脂单体制作工艺技术已经掌握且实现量产。

公司已掌握1.60及以下折射率树脂单体的整体工艺技术,已达到批量生产条件,并已实现自主生产;公司使用自制树脂单体生产的镜片产量合计占70%以上。

公司最初的1.60折射率单体树脂所使用的配方、生产工艺和核心技术来自于早期韩国KOC公布的原始技术,现在公司的各项技术和配方已经发生改变,改变包括但不限于调整环氧丙烯酸酯与乙烯单体的投入比例等。

公司已掌握1.67折射率镜片配方及生产工艺。公司可通过外部定制方式由大中型化工厂商进行批量生产;对于1.71折射率,公司已掌握实验室制备相关树脂单体的配方及制备流程。仍需要对外采购的1.67和1.71折射率树脂单体主要供应商包括韩国KOC、日本三井,目前韩国KOC已经被日本三井收购。

公司镜片折射率齐全,覆盖各类消费群体。

公司1.71高折射率低色散镜片为行业首推。在相同度数、直径的前提下,镜片折射率越高,则镜片的边缘厚度越薄,重量越轻,佩戴越美观、舒适。

公司收入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1.56,1.6,1.67,1.71和1.74系列在2020年收入分别达到2846万元、4887万元、2500万元、2464万元和516万元。

公司在售镜片产品含自有品牌和非自有品牌。

根据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度,中国镜片销量为2.2亿片。

同期,明月镜片境内销量为2897万片,占国内镜片销量比例13.1%。2021H1公司直销自有品牌和非自有品牌镜片收入分别为0.82亿元和0.51亿元,占整体收入的30.1%和18.7%;经销自有品牌镜片收入0.79亿元,占整体收入的28.9%。

直销的自有镜片品牌毛利率最高,2021H1为68.7%,其次是经销渠道中的自有镜片品牌,2021H1毛利率为59.5%,直销非自有镜片品牌毛利率最低,2021H1仅为38.4%。

近年公司加大了品牌推广力度,加快渠道扩张,并且有序退出过度竞争的低端低价市场。

公司自有品牌镜片价格逐年提升,且价格远高于市面上其他国产镜片。根据欧睿国际发布的《中国镜片行业白皮书》,2016-2020年明月镜片连续五年中国大陆范围内销量(零售量)第一,2020年明月镜片市场份额为10.7%,唯一一家零售量占比超过10%的镜片品牌。

镜片和镜片原料业务均价皆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镜片价格从2017年的10.22元/片达到2021H1的17.5元/片。一方面低折射率镜片以1.56及以下为主,1.60及以上为高折射率镜片,折射率越高镜片越贵,公司毛利率最高(70%)镜片产品为1.71系列,近年占比逐年提高趋势;另一方面,同一折射率镜片单价逐年提升。原料价格也一直呈上涨态势,2021H1增至35.5元/公斤。

公司另外两个业务成镜和镜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成镜价格在2017-2021H1呈现上升趋势,2021H1成镜平均报价176.1元/副,高于2017年的136.5元/副。近年来镜架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较2017年21.3元/副的价格,2021H1的均价为58.7元/副。

精细化生产及管理,优化产品结构。

2019年以来,镜片产能利用率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实施精益化生产管理,提高现有产线效率,并优化产品结构,适量降低部分产品的产量所致。

2017-2019年,镜片原料产销率始终超过100%,是由于公司有部分单体原料系对外采购后调配或直接分装后对外销售,该部分不计入镜片原料产量。

3.2掌握镜片核心技术,持续研究投入支持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为打造核心品牌,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公司在镜片原材料、光学设计、膜层技术及生产工艺等方面拥有多年的深厚积累。

为了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每年增加对产品的研发投入,与上海理工大学及庄松林院士团队、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及团队达成产学研用合作,分别成立了“上海理工-明月镜片眼镜光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以及“南京工业大学-明月光电新材料新技术产业研究所”,持续深入开展高折射率树脂单体等的研发创新工作。

前者专注于眼视光科学及其新材料技术、光电新材料和激光防护材料与装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应用。“院士工作站”通过对眼视光学中光学部分的研究,研制出符合国人配戴的光学矫正镜片,并对验光、定制、镜片参数检验等多环节进行深度优化。

公司研发生产人数占比过半,助力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员工总人数近1200人。其中生产人员占比53.6%,研发人员与销售人员占比分别3.9%、16.0%。研发及技术人员169人,研发实力强劲。

近年来,公司员工人数有所减少,主要系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生产线进行精益化、自动化调整。

公司拥有上百项专利,多项核心技术。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42项专利,其中14项发明专利、106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设计专利。

公司在生产镜片、镜片原料领域拥有多项原始技术,皆由自身学习和工作积累而成。

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4种镜片技术和2种树脂单体镜片材料核心技术。公司光学软件及原料实现自研,为差异化产品研发创新构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亚洲人的眼球结构与欧美人不同,使用习惯也有较大差异,为此公司生产更符合中国人眼球结构和用眼习惯的产品。

核心技术:打破传统的新型1.71折射率镜片。

1.71折射率镜片通过聚合过程中改良聚合物分子结构,弥补了高折射率材料先天色散度过高的缺陷,实现了镜片产品高折射率、低色散的双重优点,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创新消费品”。

多项产品研发在研,为公司增加竞争力。

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有1项产品已经开始样品制作,有3项产品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另外还有多项产品在不同研究阶段。公司的研发从未中断,公司正在不断增强自身的产品竞争力。

公司于2021年推出近视防控管理镜片。

近视防控目前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严峻。目前近视防控三种主要方法: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以及离焦框架眼镜。2021年下半年,明月镜片联合庄松林院士团队,共同推出青少年近视防控镜片“轻松控”以及“轻松控P”。截止2022年上半年已推出8款产品,下半年有望推出另外2款离焦镜。

公司采用自研的PMC超亮材料,阿贝数高达40、透光率、耐磨性等性能优良,采用周边离焦眼轴控制技术,将原本落在视网膜后的成像,通过镜片周边添加为中国孩子设计的离焦量,使周边区域成像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膜前离焦,从而抑制眼轴过快增长。

明月轻松控的视像区采取非对称的NSi鼻侧视近区扩大技术,明月将1295个立体微透镜(离焦区,恒等的正度数,考虑儿童远视储备功能)设计在镜片内表面,贴近眼球,更大化提升视野范围,微透镜度数恒定且不易磨损。

“轻松控”系列镜片97%以上单光镜片订单可以实现在5小时内快速交付,公司直接、间接合作线下终端门店数量数万家,目前已有七成客户开始销售“轻松控”系列产品。

3.3终端覆盖万家门店,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

万店计划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产品已经遍布全国线下门店。

公司从2019年开始推广万店计划,截止2022H1,与公司直接和间接合作的线下终端门店数量达数万家。眼视光产品经销商客户78家,直销客户数千家,授权合作的电商企业数量近百家,公司万店计划公司万店计划持续进行中。

不断加大广告宣传投入,扩大品牌影响力。

公司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为明月镜片的品牌总代言人,公司下半年或邀请年轻顶流代言人为近视防控产品做代言。

此外,公司还通过非诚勿扰、最强大脑等综艺节目,在机场、高铁站、购物商场、电梯等投放广告进行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公司不断推陈出新,升级产品结构为消费者提供功能化、定制化的眼镜新产品。凭借丰富的产品经验、广泛的渠道优势和先进的研发能力,目前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二线及以下城市拥有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结合自营的销售模式。

公司直销、经销、自营门店、直营电商平台多种销售渠道发展良好。直营电商包括淘宝自营店、天猫旗舰店和京东官方店。自营门店目前仅丹阳一家超级体验店,未来会在核心城市设立超级体验店。2021年之后公司不再有代销模式。

2021年公司直销、经销、自营门店和直营电商平台各自占比60.1%、30.3%、9.2%、0.4%。2022H1直销、经销、自营分别实现收入1.86亿元、0.75亿元和0.25亿元,占比分别为65.0%、26.3%和8.7%。

公司的自营渠道发展迅猛。

镜片作为公司主营业务拥有最全的销售渠道。镜架、成镜和镜片原料只采用直销渠道包括自营实体店、电商平台渠道。

经销商优化,整体收入提高。

2018-2021年,经销商数量有所降低,但是收入逐年增加,主要系公司进一步优化经销商结构所致,部分原经销商因未满足公司考核要求、违反公司合同条款等原因而终止合作。

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经销模式客户有78家,经销收入1.75亿元,占比30.33%;直销模式客户3262家,收入3.46亿元,占比60.1%。

2021H1直销毛利率达68.7%,而经销毛利率仅为59.5%。针对统一档次的镜片产品,公司对经销客户的供货价格是直销客户的8折左右。

过半经销与直销客户与公司合作超过5年以上。

2018-2020年度,经销商客户中与公司合作时间超过5年的客户数量分别为63家、78家和70家,收入占同期经销总收入比例分别为62.2%、77.4%和77.6%,占比高,客户粘性强。2018-2020年度合作超过5年的直销客户数分别为1562家、1633家、1619家,分别占比49.7%、53.8%、61.6%。

线下专卖店与超级体验店相结合,提高品牌知名度。

为扩展业务,提高品牌知名度,公司和眼镜店合作建立专位体验、专区体验、专柜体验和专卖店,提供多种视光体验道具,如:防蓝光镜片道具、1.71镜片道具等。让消费者全方位感受不同型号镜片的功能与优点,同时也优化了公司的服务水平。

四、盈利预测4.1关键假设

4.1.1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预测

1)镜片:目前公司提供的镜片产品包括1.56,1.60,1.67,1.71和1.74系列产品,是国内提供镜片产品最全面的企业之一。

今年上半年各地受疫情影响,封控措施,而眼镜为终端店面销售为主,8月开始各地又有零星疫情爆发,部分地区进入静默状态。

我们预计2022-2024年收入增速为2.80%/33.28%/22.91%,由于公司未来产品结构会逐步提升,预计2022-2024年传统镜片毛利率为60.19%/62.55%/64.54%。

2)原材料: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一方面受疫情、国际局势、海运价格等因素影响国际国内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并未相应提价,获得更多客户,另一方面公司为三井的中国总代理商。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原材料收入增速62.58%/10%/10%;今年公司为获得更多国内客户并未提价,未来毛利率或维持在30%,预计2022-2024年毛利率为21.8%/30%/33%。

3)成镜和镜架产品:目前在公司收入占比较小,我们预计成镜2022-2024年收入增速为20%/20%/20%,毛利率维持在65%左右。

镜架2022-2024年收入增速为-12.79%/33.33%/25.00%,毛利率为45%/46%/48%。

4)其他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逐年萎缩,我们预计每年约600万收入,毛利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