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医院激光治疗近视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2:07:06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清远近视摘镜大型公益活动圆满完成

“这种摘镜公益活动挺好的,希望以后多多举办,惠及更多清远市民。”8月8日,刚完成摘镜手术的陈先生兴奋地说。当天,陈先生作为参与活动的首批患者之一,成功完成了摘镜手术,这也意味着清远市近视摘镜大型公益活动圆满完成。

粤北医院激光治疗近视

活动大受欢迎,2888人次报名参加

此次活动由南方+健康清远频道联合清远市人民医院共同举办,活动随机抽取全飞秒激光近视治疗5个免费名额、20个半价名额以及100个免检查费名额。活动期间共有2888人次参与报名。

活动通过街访短视频、图片海报传播、援鄂医疗队摘镜故事、创意H5报名等线上宣传方式,掀起一轮宣传热潮。同时,活动还在顺盈广场、城市广场等大型商圈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片,在人流量密集的公交候车亭张贴宣传海报,营造了良好的公益活动氛围。

陈先生是一位民警,他戴眼镜十多年了,不过一直注意护眼,现在近视300度左右。公益摘镜活动开始的时候,家人帮助报名并成功通过随机抽签获得了手术费半价的优惠。

“自己工作特性,戴着眼镜很不方便,尤其是一到了冬天雾气就很重,视线朦胧。”陈先生说,这次参加公益活动有机会摘镜,心里面还是很开心的,以后生活工作也会方便得多。

“在广州,看到自己家乡有这种公益活动,感慨挺多的,清远这边的医疗技术进步很大。”成小姐感慨,这些年她在广州做外贸,清远公益摘镜活动开展时,她表妹将活动链接发了给她,叫她报名。“我近视已经400多度了,这几年都在慢慢增加,因为近视造成生活和工作太多不方便,就有做手术的想法。”成小姐说,“本来想着手术都是要做的,哪怕能抽个半价也好,可以节省很多钱,刚好真的抽中我了,太开心了,从来没中过这么大的奖。”

近视700多度的陈小姐初中就开始戴眼镜了,一直想摘镜,不过听说要去广州才能做手术,怕麻烦也就没能下定决心。得知清远市人民医院可以做这个手术,刚好家里人参加此次公益活动抽到名额,把名额进行转让,所以很开心不但在清远可以做手术,还有半免优惠。

超200名近视患者已做全飞秒手术

清远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卢亚梅介绍,作为粤北地区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眼科专科,清远市人民医院眼科不但肩负着治疗清远大量的眼病患者,还肩负着保障青少年眼健康的任务。目前医院在眼科开设了屈光门诊,建立配镜中心,开展OK镜RGP验配并率先在清远地区开展全飞秒手术矫正近视。其中,全飞秒手术开展至今已完成了200多例手术,包括为近70名援鄂英雄进行了免费摘镜。所有患者术后第一天复查,视力均已恢复正常,患者对治疗效果都感到很满意。

今年7月份高考结束后,清远市人民医院联合南方+健康清远频道发起了大型摘镜公益活动,目的是关注青少年眼健康,特别是青少年近视这一块。“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比较高,发起爱眼护眼的大型公益活动,希望全社会都关注到青少年近视,帮助预防青少年近视。”卢亚梅说,近视手术发展超过30年历史,近五年出现了全飞秒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提升了一步,可以达到无痛、无创、无异味,术后休息三四个小时就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做的过程比想象中快很多、简单很多,全程只是看着一个地方,没有疼痛的感觉。现在眼前感觉有一层雾,没有其他不适的感觉。”当天陈小姐从躺上手术台到下来,用了7分钟左右。

“我们就躺在手术台,看着一个绿点,只感觉到医生在上面有动作,但全程都不会痛。”陈先生介绍,目前术后有流眼泪、畏光,但医生已告知这都是正常情况,休息几个小时后就可以了,“以往跑步汗水流下来,戴着眼镜很不方便,工作期间也要时不时扶一下眼镜,现在摘掉眼镜之后对于工作来说方便多了。”

【记者】黄剑琴刘秋宜

【通讯员】彭可明

【作者】刘秋宜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

惠港两地专科医疗合作落地,惠州首家港资眼科专科医院今天正式运营

3月31日,惠州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在惠阳正式开业,标志着首个惠港两地专科医疗合作落地。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冠贤,惠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开洲,及惠州市、惠阳区的相关领导出席开业仪式。

惠州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属于上市医疗集团—希玛国际眼科医疗集团,是⾹港眼科教授林顺潮在惠州设⽴的⾸家集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体的港资眼科医院。医院坐落于惠州市惠阳区,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设有8层,设有30张病床及3间国际标准层流手术室。

据了解,该院设有屈光矫正、⽩内障、⻘光眼、玻璃体视⽹膜、眼表与⻆膜病专科、⼩⼉眼病及⻘少年近视防控等科室,致⼒将⾹港优质医疗引入内地,提供眼科全科⼀站式诊疗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希玛眼科集团主席林顺潮教授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不少深圳和香港居民选择来惠州置业、生活、发展。惠州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城市,承载着与深圳,甚至粤北、粤东地区的连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无疑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机构间的互学互鉴、互融互通。”他说,“惠州希玛眼科医院拥有完善的诊疗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将努力打造成惠州健康产业的一张新名片,为建设健康惠州做出更多贡献。”

林顺潮教授期望希玛眼科通过在惠州落地,从而带动更多优质港澳医疗资源进入内地,促进公私营医疗体系互补,为惠州地区居民就医带来便利,增加看病选择。

眼科疾病公益活动同步启动

在本次开业仪式上,同时进行了“眼科疾病公益救治活动”的启动仪式,此项活动的开展将为受困眼疾的患者们带去爱和希望。据了解,惠州希玛眼科将充分发挥港式医疗服务,提供眼科检查和眼科疾病公益救治帮助,以实际行动为惠州市民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在2006年,林顺潮教授发起了“亮睛工程”,通过捐赠眼科设备提供眼科培训,帮助当地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眼科医疗队”,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春风化雨,甘为人梯,守护中国眼科新苗长成参天大树,培育眼健康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

2018年,希玛眼科与海内外200多名眼科医生共同启动“疑难眼病国际会诊医生联盟”

并先后在深圳、北京、上海、昆明成立疑难眼病会诊中心,为疑难眼病患者带去爱和光明。

目前,希玛眼科来到“客家侨都”惠州,从“情系惠州·牵手行动”到“眼科疾病公益救治活动”,未来,将在惠州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蒋幸端通讯员:何建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其琪

中大教授何明光:为防控青少年近视奔忙20年 参与八部委“防近视实施方案”

何明光

【人物简介】何明光: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预防眼科教授。他是眼科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临床治疗和农村基层的防盲技术专家。他所带领的团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四个闭角型青光眼研究团队之一。

大洋网讯近日,针对青少年近视率不断升高的问题,包括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八部门联合‘围剿’近视,政府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何明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这同时也反映了中国青少年治疗近视已经刻不容缓。

为青少年近视研究奔走了近20年的何明光长长舒了一口气,在《方案》提到的防控措施的第一条“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正是出自何明光多年的研究推动。

接受记者采访时,何明光正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一项中澳两国合作的科研任务。虽然科研正在最后紧张的冲刺阶段,听说是关于“中国孩子近视”问题的采访,何明光决定放弃自己的午餐时间,认真谈一谈这件事。

到了约定采访时间,何明光已经准备充分地坐在了镜头对面,笑容可掬。何明光是中山大学眼科中心预防眼科的教授。在他的医疗生涯中,“近视眼”和“闭角性青光眼”是他研究的两大重点领域。

选择这两项做研究的理由,用他的话来说:“都是华人群体发病率最高的视觉健康问题,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解决中国的高发病上,用科研提供证据,解决实际问题。”

何明光为学生检测视力

最早发现城市青少年近视率

“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远高于欧美学生。”何明光神情凝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孩子的近视率小学生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达到83.28%。“现在的这个数据确实很让人着急。”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何明光就已经开始隐隐担心。

上世纪90年代初,刚从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专业毕业的何明光注意到,“虽然那时候很多人都知道小孩的近视眼患病率很高,但一直都没有确切的数据”。

“以前,我们都是从部分学校提供的零星数据,从佩戴眼镜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推测近视眼患病率很高,但到底有多高,谁也不知道。”何明光心里早已对这项调查跃跃欲试。

适逢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展开了一项全球“儿童屈光不正”的调研,包括印度、美国、智利等多个国家参与其中,中国也参加了这项调查。为了得到一个科学的数据,2002年何明光在广州市做了一个针对城市青少年的近视眼患病率的调查。

这个调查是在广州荔湾区做的,“从40万人群当中抽取5~15岁孩子做了检测”,这次,何明光得到了一个准确的城市儿童近视眼患病率数据,“从此,我们国家有了以人群为基础的近视眼患病率数据”,研究结果在国际上发表以后,成为近视眼领域引用最高的文章之一。

户外活动降低近视眼发病率

“那次调查发现:当时广州市15岁初中毕业的孩子近视率就已经达到78%了!”何明光清晰地记得当时抽样调查的每一个数据,这个结论让他深陷忧虑:“我应该做点什么?”

为了找到突破口,何明光又在阳江市阳西县做了一个农村青少年近视率的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农村孩子的近视率只是城市孩子的一半”。这让何明光很困惑:为什么中国孩子的近视率这么高?城市孩子的近视率又远远高过农村?

“我们不可能去要求教育部门停掉孩子们的作业。”何明光说,只能“绕开”这些思路去想办法。从2010年到2013年,“在广州市教育局的帮助下,我们在广州市小学生中做了一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何明光把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分成了两组,一组叫“干预组”,另一组叫“对照组”。其中,让“干预组”的学生每天增加一节40分钟的户外活动课,另外一组则不做干预。

经过三年的跟踪观察后发现,何明光发现“干预组”的小学生比“对照组”的小学生近视发病率降低了四分之一。于是,他把这一结论写成论文发表在了世界顶级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上。这篇文章很快引起了国外对“户外活动进行干预”的重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降低近视眼的发病率”。

做出预测模型预防高度近视

2010年之后,随着国际主流媒体对何明光所做研究的大力报道,这一方法也很快得到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国内展开推动。

虽然何明光一直在墨尔本做研究,但这次八部委联合出台预防青少年近视的文件前,他一直在背后做技术支持工作,包括“对近视眼防护方案做了好几版修订”。

何明光说:“对于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形成了一个全民关心的热潮。希望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推动。”

“把我描述成一个研究者就可以了。”何明光微微笑道。这些年,他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推进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其实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就是想了解:第一,青少年近视眼有多严重?第二,有什么好的方法预防?第三,近视眼发生后怎样减少进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对于前两个问题,何明光已经用将近20年的时间给予了自己满意的答案。“关于最后一个,”他说,“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我们现在已经做了预测模型。在孩子7~9岁时就可以预测在18岁时会不会发展成高度近视。一旦发现这些孩子后,我们就可以提前做一些治疗。”

小学是近视高发期不要让孩子做太多作业

记者:这次八部委提出了很多有效的防治方案,对于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

何明光:我自己的体验是:首先,小学阶段是近视眼最高发的年龄,家长要明白并不是读书越多、功课做得越多,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我现在澳大利亚做研究,我观察到这边的小学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但在全世界的学生学习能力排名中,澳大利亚的孩子排名很靠前。

第二,更多地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这是学校和老师共同的责任。在澳大利亚的学校,课间休息时间,鼓励学生在戴帽子做好紫外线保护的情况下,都在户外活动,不允许留在教室内。

第三,学校要定期给孩子做视力检查,及早发现近视眼,及时矫正。

第四,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近视,要去医疗机构控制近视进展,不要发展成高度近视。

记者:这些年来,你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工作,在你看来,近视眼究竟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何明光:从社会功能来说,影响孩子的职业选择,很多专业就不能做了。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会引起视网膜脱落、青光眼,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风险会几倍地增长。比如高度近视的孩子,视网膜脱落的概率是普通孩子的八倍。

长远来说,高度近视还会遗传,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成近视眼的概率要提高三倍以上。

AI眼病筛查将大大节省医疗资源

记者:关于近视,你在做怎样的最新研究?

何明光:我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实验室做研究。这是一个中澳合作的研究。一个是做“大数据”的研究,我们在25万人的人群基数上做研究;另外一个是做“人工智能眼病筛查”,我们有20万患者的影像数据。

关于人工智能眼病筛查这项研究,将会大大节省社会医疗资源。比如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我们最缺的是医生。中国有一亿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年检查眼底,而且这些糖尿病患者眼底绝大多数是正常的,如果让专科医生逐个去做筛查,很浪费资源,眼科医生也不够,而用人工智能机器来做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项技术不仅给医生减轻了负担,也给病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将来病人在社区医院就能进行筛查,不用专程去医院。

我现在研究的就是在真实世界里,用人工智能做筛查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怎样可以大规模地投放人工智能服务?目前,这一研究已经接近尾声。

记者:你之前也一直专注于做农村防盲的工作,现在有什么进展?

何明光:在中山眼科中心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农村防盲,我们一直在做。很多农村地区缺乏有能力的手术医生,这是最主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以短期培训班的方式学习,但我们是派医生到基层医院,现场手把手带教。基本上广东省很多县级医院的医生,都是我们教会的。(服务区域)主要是粤西、粤北这些贫困地区。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杜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