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的宣传(眼镜推广语)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3:59:52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小学生发明眼镜防雾口罩,灵感来源于钟南山,发明专利无偿捐赠

小学生在家看电视,看到钟南山院士因为戴口罩,因为呼吸导致镜片上起雾。

眼镜的宣传(眼镜推广语)

于是他就开始琢磨能不能发明一款眼镜不起雾的口罩。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初心,小男孩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小男孩是小学六年级,他把口罩剪了又剪,来测试如何达到不起雾的目的。

经过无数次测试,他发现把家里的旧口罩纱布,剪裁出一个波浪形的“阻气带”,缝合在口罩上,可有效缓解戴眼镜起雾的现象。

剪成上图的波浪形形状,然后再反向折叠贴于鼻梁和人脸之间,这样就可以阻挡住口中呼出的上升气流,眼镜就不会有雾气了。

这样带上以后就可以大口呼吸,而不会导致眼镜起雾。是不是很聪明的发明,从此就可以大口呼吸了。

这个男孩叫王康宇,他将自己的发明提交了专利申请书,为了能够帮到更多的人,他将这项发明无偿捐献给了口罩生产厂家。

小学生利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这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值得点赞,冬天,眼镜起雾是很多戴眼镜的人最头疼的事情,目前这种发明的口罩还没有在市面上推广运用,如果有起雾困扰的朋友们,可以试试这个小发明家的办法。

这个发明是温暖而有用,小学生利用自己所能,勇于尝试和探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将专利无偿捐赠,只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收益,这种精神值得点赞。估计钟南山爷爷看到你为他的发明,也会感到感动。

“活化”闽南语:留住乡音,唤起乡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7月29日,福建省泉州市启动“活着的古城”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并举办“海丝泉州·古城讲坛”第一讲。受访者供图

“泉腔鲤音”微信小程序界面。网络截图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启动“活着的古城”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闽南语被誉为“中国古代语言活化石”,是闽南及台湾地区民众、海外福建籍华侨华人共同的乡音记忆。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是保护和传承闽南语的重要“基地”,也是加大闽南语保护力度的重要支点。

声声闽南语,悠悠游子心。听,一篇篇用闽南语娓娓道来的侨批,是来自故乡、穿越时空的侨胞心声。

创新闽南语保护路径

打开“泉腔鲤音”微信小程序,一份闽南语学习交流的“宝典”跃然眼前。闽南语讲述世界遗产故事、闽南语朗诵侨批、闽南语诗歌吟诵……一个个闽南语相关的有声文化栏目,将闽南语相关的语音词典、应用场景、互动端口浓缩其中。

7月29日,泉州市鲤城区委宣传部与泉州师范学院签署“活着的古城”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泉腔鲤音”微信小程序就是推进该项目的主要平台之一。目前,该平台设置学习、互动、词典三大板块。学习板块将童谣、戏曲、故事、诵读等闽南语音视频作品呈现给用户,同时鼓励用户上传发布闽南语学习小视频,引发公众参与热情;互动板块通过设置闽南语相关知识问答、挑战游戏等活动,吸引用户参与互动;词典板块可以提供普通话对应闽南语的快速查询功能,为公众提供闽南语检索服务。

这一使用便捷的小程序,蕴藏了许多闽南语保护方面的“首创”尝试。其中,府城音“语音词典”属泉州首创,词典囊括拥有1万个常用词组、3500个常用字的闽南语府城音文白读发音和书写,第一期词典编撰工作预计年底完成。此外,“侨批乡音”特色栏目精选泉州籍华侨华人留下的侨批,邀请专家献声朗读,为海外华侨华人呈现发音标准、内容优质、情绪饱满的乡音“标本”。

按照协议,泉州市鲤城区委宣传部与泉州师范学院还将围绕系统传承推广闽南语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制作“泉腔鲤音”闽南语语音词典、组织闽南语师资力量培训、开发闽南语学习教材、研学课程、开展闽南语研修实践活动和比赛、打造闽南语线下研学体验馆等方式,共同推动闽南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地方文化凝结在地方语言当中,闽南语承载着泉州丰厚的文化传统,对闽南语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勇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此次鲤城区与泉州师范学院合作,主要以泉腔鲤音的保护、传承、传播为切入口,汇集政府、学界等多方力量,既有政府的主导推进,又有学界专业力量的支持,还有具体的活态语言保护,打造一个人人都可参与的数字化闽南语研学平台,为闽南语保护传承开辟一条创新路径。”

守护侨胞乡音乡情

“浅姊:自握别以来,转瞬已逾数载,时深思念,遥想阿姊身体定然康健,能如小妹之所祝。前日,环侄正整装乘舟返国,但他此行不是回家省亲,乃是为国当兵服务而去。妹初闻此事亦竭力劝其勿往,无奈侄儿志已决,是我人力所不能挽回,他终而去……阿姊闻之,你也不必伤心,这是无谓的,我们只有候待,只有预祝他成功。”在“泉腔鲤音”小程序“侨批乡音”栏目,闽南语朗诵的侨批《姊妹书》,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段送子抗日的感人故事。一段音频,传递着跨域时空的家国深情。

对于海外华侨华人来说,闽南语不仅是饱含思乡之情的乡音,更蕴含着海外生活不可或缺的身份认同。马来西亚麻坡漳泉公会会长黄国华在马来西亚生活数十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是他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马来西亚福建籍华侨华人的比例非常高,闽南语是旅马侨胞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语言。无论是在街边咖啡馆,还是在商店、工厂,总能听到有人讲闽南语。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生意往来,福建籍侨胞都习惯用闽南语交流。”黄国华说,尽管大家的闽南语腔调不同,但平时交流都能听懂。来自广东或者其他地方的侨胞,在马来西亚也多少能听得懂、讲两句闽南语。

据统计,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侨华人超1580万人,其中分布在东南亚国家的有1200多万人。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超80%,闽南语是台湾通行的语言。

“海外华侨华人常说,离乡不离腔——纵然离乡万里,仍保留纯正的乡音,这是‘恋根’乡情的重要寄托。”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主席张怀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有关资料表明,大多数菲律宾华侨华人的祖籍都在闽南地区。菲律宾多数华侨华人家庭都强调“三文四语”的重要性,三文指英、中、菲三国的官方书面语言,四语指英语、普通话、菲语、闽南语四种口语。家族中的长辈都会要求子孙在家中用闽南语交流,亲切的闽南语为家族亲情增添暖色。在菲律宾华人社会,只要是华侨华人见面、闲聊,都会自觉地使用闽南语。在以地缘、血缘、窗缘、商谊为纽带的同乡会、宗亲会、校友会、商会等华侨团体,聚会时也都常用闽南语作为演讲、沟通的语言,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华侨华人共同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主要负责人、泉州市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泉腔鲤音”闽南语研学平台项目的建设推进,将为海外华侨华人学习、传承、推广闽南语搭建一个便捷、规范、权威、实用的学习平台。特别是泉州腔鲤城音闽南语语音词典的录制开发,更加方便远在海外的侨胞学习使用。开设“侨批乡音”的特色栏目,用闽南语读批,就是希望让海外华侨华人记住乡音、唤起乡情,感受浓浓的爱国爱乡之情。

助力“一带一路”交流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当前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城市。‘一带一路’,语言铺路——这正是我们推进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的核心目的之一。历史上,泉州作为宋元文化名城,在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方面留下深厚的历史积淀。如今,闽南语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供媒介,也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畅通提供了基础性的语言支持。”王勇卫说。

“1993年,我回到故乡泉州探亲。和多年未见的乡亲见面时,一口熟悉的闽南语立马拉进了我们的距离。那种乡音无改的亲切感让我记忆犹新。”黄国华说,对于华侨华人来说,闽南语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语言,更是一个承载思乡情感的文化载体、一种引以为傲的身份认同。“在马来西亚,孩子们在学校学英语、马来语、普通话,在家说闽南语,这一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不用特地教孩子闽南语,孩子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就学会了。”黄国华说。

“米粉、面线、酱油、豆芽、白菜、甜粿、虾米……行走在马尼拉大街小巷、商场或菜市场,随处可听到夹杂着闽南语的菲律宾语。尤其是涉及烹饪、食品类的语汇,许多都来源于闽南语。闽南语不仅是旅菲华侨华人日常交流中最常用的语言,也是菲律宾语的‘借词’来源,广泛运用于菲律宾各类商业场景。”张怀义说,菲语从闽南语中“借词”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闽南华侨华人与菲律宾当地民众的文化交流、相互融合。

闽南文化学者、泉州学研究所原所长林少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保护和传承闽南语等福建方言,有利于维系两岸交流的文化和情感纽带,增进台胞、侨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近期正值“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保护闽南语,不仅有利于传承“海上丝绸之路”保留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泉州加强闽南语教育,让更多年轻人熟练使用闽南语,为海外华侨华人回乡寻根提供保留文化根基的语言沃土。

一直以来,泉州师范学院与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侨团、华文学校保持密切合作,为海外华文培训提供师资支持。“志愿者前往东南亚国家进行华文培训活动时,就能发现,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都熟练地使用闽南语,他们对闽南语的感情很深,在闽南语使用方面还保留着许多国内已经没有的传统用法。”王勇卫说,随着闽南语保护传承项目的推广,在海外侨胞群体中广泛使用的闽南语可以充当“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海外的华侨华人社团、商会等组织也能为闽南语的海外传播提供助力。

好记者有本事 好故事有温度——写在第二十三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好记者,拿出好本事,讲出好故事。今年下半年,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面向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参赛者讲亲历故事、说采访过程、谈内心感受。新闻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传播党的声音,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好记者讲好故事——2022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于11月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0名记者代表讲述他们的采访经历、所思所想,反映近年来全国新闻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新闻队伍建设取得的新进展,为新中国第二十三个记者节献礼。

记录时代风云

见证伟大变革

飞驰的高铁让“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勃勃,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这些精彩的故事,离不开广大记者践行“四力”,去书写、讲述、见证。

河南日报社记者董娉12年都在进行高铁新闻报道,见证了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迈入“市市通高铁”时代。“聊起坐火车的感受,家里的四代人都有深刻的记忆:姥姥90多岁了,拥挤的绿皮车是最深的回忆;70多岁的母亲总提红色的快速列车;我从工作起就开始坐动车,朝发夕至是我的感受;而我的女儿俨然是复兴号的‘老乘客’了!”董娉说,“在这条路上,列车不仅跑得远、跑得快,它还跑进了人心。采访时每个人幸福的笑脸,是最好的答案。”

2015年,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郝晋辉第一次到湖北鄂州市峒山村采访,那时,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千亩土地荒芜,仅靠传统农业“望天收”。7年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里推广“虾稻共生”,有村民在一个小龙虾丰收季就能收入30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虾的行列,回村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郝晋辉说,“乡村振兴是幸福新起点,在我的镜头里,峒山村的‘万亩湘莲’建成了,‘农文旅研学’的融合发展模式带来了上亿元的效益。我们新时代的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朝看黄海日出,暮赏渤海夕照,春迎东游海豹,秋送南迁候鸟。”去年,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杨成龙在山东烟台市拍摄纪录片《长山列岛》时,听海岛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杨成龙说:“渔民们经历了过度捕捞、高密度养殖等过往岁月,海荒了、岛穷了,大家也迷茫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有关部门开始推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杨成龙看到:“近海腾退,美丽的海岸线回来了;减少捕捞渔船,大海里的鱼虾回来了;污染企业退出海岛,蓝天碧海回来了。在这里,‘山、水、林、海、城’被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渔民在海里投鱼礁、种海草、修复海底生态。他们还建起现代化的海洋牧场,迈进了耕海牧渔的新天地。”

书写榜样事迹

唱响奋进凯歌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书写榜样事迹,唱响奋进凯歌,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广大新闻工作者时刻在路上。

去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王宁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采访26位高龄专家。“深潜院士”汪品先在耄耋之年深潜3次,他每天坚持骑单车去办公室,“骑车锻炼身体,而且比走路省10分钟”;天文学家叶叔华院士每天中午自己到食堂打饭,吃不完的打包回家;“焊接泰斗”潘际銮院士反对“唯论文论”,呼吁学生们多去一线、多做实用的东西;“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有近77年的党龄,他原名王润森,当成为党的交通员后改名为蓝天野,而这个名字,人们叫了他74年……

王宁采访后说:“我要努力把他们这种生活里简朴、事业中坚守、信仰上忠诚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观众。”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10年来,中国石油报社记者徐远震奔走在祖国西部的荒漠、高原,记录建设新时代的普通人。气罐车司机郑有录的日常工作是把天然气从格尔木送到拉萨,他10年跑了521个来回;德令哈输气站的普通工人加羊多杰,远离家人坚守在高原油气管线上,最终突发疾病倒在荒漠里……徐远震在高原采访,看到了许多普通人的坚守和奋斗故事,“正是他们让我明白,在建设世界能源强国的征程中,‘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深刻含义。”

去年,一名亮出党员徽章的新疆大叔感动了无数网友——几名游客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游玩,车在行驶途中陷入泥潭,恰巧途经这里的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和他的同伴徒手将车辆推出泥淖,感动的游客拿出钱表示感谢,大叔连忙摆手拒绝并亮出了胸前的党员徽章。新疆克州广播电视台记者伊帕尔·阿卜力米提说:“在大叔看来,他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理解他,因为我们每一个新疆人都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就是我们守护祖国边境的人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和平时期,并不是每一名中国军人都在战火与硝烟中冲锋。更多的中国军人是在没有硝烟的战位上默默坚守、牺牲与奉献。”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王琢舒曾在零下43摄氏度、风力11级的极寒恶劣条件下跟随官兵巡逻执勤,她还听说了许多边防官兵的感人故事,感慨“‘以我之牺牲,换祖国山河无恙’已经刻入每个戍边军人的心底。”

王琢舒说,“作为一名军事报道记者,我会一直坚守战位,用笔触和镜头,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好样子’”。

讲好中国故事

更好打动人心

今年立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支来自大山里的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了一首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淳朴的歌声打动了世界。

“这是河北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长城新媒体集团记者杨亚红讲述了合唱团的台前幕后故事,“都说咱中国小康了,可美好的生活到底什么样啊?这帮孩子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舞台上,就是对全世界的回答!”

当前,仍有一些外国媒体戴着有色眼镜来报道中国。面对外媒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歪曲报道,新华通讯社记者眭黎曦说:“我们要用铁一般的事实,用外媒听得清、听得懂的语言,与他们针锋相对。后来,看着95岁的重症康复者在我的镜头前侃侃而谈,那些外媒沉默了,外国观众则被触动了——原来中国真的做到了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眭黎曦说:“传播中国声音,也要用外国人能听到心坎儿里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纪录片《我的朋友是党员》,用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中国共产党员的故事。有海外网友留言表示‘很愿意与这样的中国共产党员交朋友’。”

全媒体时代,如何让报道更打动人心?

“新千里江山图”呈现10年锦绣华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讲述中国铿锵足音……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全方位报道党的二十大盛况,收到良好效果。人民日报社记者左潇讲述了参与新媒体报道的经历和体会:“近年来,新媒体产品军装照H5刷屏、新媒体创意报道——快闪店‘时光博物馆’打动人心,系列产品让用户感受到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触摸到了新媒体报道的‘温度’。”

今年,左潇和同事们发起“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征集活动。“香港培侨中学的陈蔓琳同学收到了航天员陈冬发自中国空间站的信件。好奇与憧憬,立志与拼搏,在这次通信中交汇,一颗努力奋斗、爱国爱港的种子生根发芽。”左潇感慨,“新媒体搭建的桥梁,‘跨度’很大,连接你我的现在与未来;又‘精度’极高,画出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有意思的事情更有意义。”(郑海鸥)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