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磨镜机(自动打磨眼镜机器)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4:00:08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这些“会卡脖子”的技术,中国差距到底大不大

文/大包

眼镜磨镜机(自动打磨眼镜机器)

科技日报最近推出的“卡脖子”系列报道,引起了网友热烈争论。

科技日报总编刘亚东说,

公众有必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尤其应该知道,“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甚至还受制于人!

国内偏偏有一些人,一会儿说“新四大发明”,一会儿说“全面赶超”、“主体超越”,“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分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还算得有整有零,说得有鼻子有眼儿。明明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了房子,非说自己有完全、永久产权。如果只是鼓舞士气也就罢了,可麻烦的是,发出这些论调的人忽悠了领导,忽悠了公众,甚至忽悠了自己,这就成了问题。

科技日报总编刘亚东

针对之前唱衰中国的言论,近几年国内舆论有过一波“吹爆中国”(表达一种情怀,没有贬义),直到中兴事件发生,又产生了一波反思。

宣传用什么策略,这是可以讨论的。在西方,中国威胁论和唱衰中国论也是长期并存的。在不同的议程设置下,舆论处于一种动态过程,来回摆荡也是正常的。宣传上要讲情怀,同时不忽悠——这是很高的目标,值得追求也非常难以做到。

不管用不用“闷声发大财”的策略,没有太大争议的是,中国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客观判断世界,自己心里有本账,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科技日报这个系列报道。

我们把这些报道中有“卡脖子”危险的技术产品和目前领先甚至垄断的国家一条条列举如下,同时加上点评,具体来分析每一项目前中国的差距到底大不大:

高端显示屏OLED生产设备真空蒸镀机(日本)

——中国平板显示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差距在上游核心生产设备

“液晶屏骨头”微球(日本)

——中国制造技术先进,但国产原材料不纯影响微球性能

制造液晶显示器用到的ITO靶材(日本、韩国)

——质量不稳定、材料不过关,从实验室到量产才能突破大尺寸领域

国产大飞机用的航空钢材(美国)

——还是材料问题,超强度钢纯净度不够

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关键材料(日本)

——中国实验室成果达到国际水平,但量产有一致性和成本控制困难

新能源车的“心脏”锂离子电池(美国、日本、韩国)

——美国强于研发设计,日本强于材料生产,中韩是第二梯队

水下机器人深海油管焊接用的高端焊接电源(北欧)

——中国是全球最大焊接电源制造基地,差距在深海水下焊接设备和全数字化控制技术

海底观测网系统水下连接器(美国、德国)

——事关国家安全,中国在实验样机阶段,技术研究起步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轴承(德国、瑞典)

——中国已掌握直径3米的主轴承核心技术,走出实验室仍然是材料、工艺因素制约

机械设备高端轴承钢(美国、瑞典)

——中国制轴工艺已经达到先进水平,还是材料差距

航空设计软件(法国、美国)

——中国与国外同时起步,国家需要出台政策鼓励国产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高质量消费级电容和电阻(日本)

——短板还是材料,日本的MLCC产品可以做到1000层,中国产品在300层左右

光刻机(荷兰、日本)光刻机镜头(德国)

——ASML的镜片是蔡司技术,德国祖传的磨镜手艺,抛光镜片上百年技术积淀;除了镜头,光刻机还要顶级光源和极致的机械精度(3万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

上游高端电子化学品例如LCD用光刻胶(日本)

——中国能生产,关键指标不够先进拿不到订单

冷冻电镜用的透射式电镜(美国、日本)

——用于基础科研领域的实验技术,中国起步很早,因市场太小连德国蔡司都放弃了

发现创新药的潜在靶点的利器iCLIP(美国)

——同样是科研实验技术,2010年诞生的新技术

自研操作系统(美国)

——PC、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没有国家能成功挑战美国

工业机器人算法、软件(日本、德国、瑞士)

——差距在底层核心算法

自动驾驶汽车必备的激光雷达(美国)激光雷达芯片例如发射器(德国)

——国产激光雷达最高40线,国外可做到64甚至128线,高分辨率芯片生产工艺不成熟

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美欧)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美国、英国)

——要长期的工业实践和验证技术来支持

航空发动机的短舱(美国、法国)

——安放发动机的舱室、复杂的集成系统,中国处于空白阶段

为高铁钢轨养护整形的仿形铣刀刀盘和刀片(德国、奥地利)

——需要一种超硬合金材料,中国尚在学徒阶段

高端机床制造核心技术例如数控系统(德国、日本)

——基础材料科学、工艺、设计上的差距;除了控制器,国产机床的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等主要功能部件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

柴油发动机“心脏”电控柴油高压共轨系统(德国、美国和日本)

——中国可以做,就是差些

高端液压装备的核心元件高压柱塞泵(美国、德国、日本)

——性能指标上的差距在于材料制造

重型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

——材料差距例如叶片材料,原因是设备、工匠、工艺的差距;基础研究的积累差距:设计技术、核心的热端部件制造技术

高端的手机射频器件,高端滤波器、振荡器等射频元件(美国)

——半导体材料差距大,中国研究做得早,量产化还是问题多:材料的一致性、电性能均匀性

工业仿生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日本)

——生产工艺,材料纯度不过关,产品的一致性比较差;国内企业大多做气体、温度等类型传感器

高速的(≥25G)光芯片和电芯片(美国)

——中兴通讯被制裁的用于光通讯领域的光模块,低速的(≤10G)光芯片和电芯片实现了国产

高端CT机探测器(美国、荷兰、德国)

——探测器制造工艺、材质都是机密,医学成像产业已经被美国专利壁垒限制

看了上述列举和分析,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下面来做一个小结:

第一个共性是,除了极少数空白,大部分中国不是不能造,不能替换,只是自己造的不够好,“可以与国外产品在第三国市场公平竞争”的量产要求达不到。有些领域,总体中国已经做到了第一,但其中最高端或特殊的产品做不好。这些高端“卡脖子”技术今天被摆出来分析,说明中国制造确实成长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个共性是,除了几个高端制造的皇冠,几个最复杂精密的系统,大部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材料。观察者网有过一篇文章分析这个问题:《材料学论文远超美日德,为何中国材料工业水平还不行》。有一个规律是,到了顶尖材料制造领域,某个品类,说是国家,其实全世界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掌握。

第三个共性是,顶尖制造业=顶级设计+系统集成+精密制造能力,能三者通吃,包揽产业链上下游的国家不存在。中国在许多领域已经能吃下三者中的一到两项。比如,日本虽然在显示屏的材料上占据主导,但在整个产业上却不能战胜中国和韩国。

另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1,一些暂时难以追上的领域,发动机、操作系统、集成电路设备等(给图纸给代码都掌握不了核心技术),需要政策更多的支持,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些地方,也特别需要防止“自主知识产权”的忽悠。

2,高端制造的元器件加工、关键设备配套,往往掌握在极少数久负盛名的供应商手中,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瑞士等地,他们是数十年甚至百年如一日的大国工匠。中国不可能也没必要通吃。前面已经分析了,德国蔡司有祖传的绝活,也不是什么镜头都做,也要看市场。

当然,在关键领域中国应该追赶,补上材料制造的短板,也可以有更多布局(不排除收购等手段)。

创造专利、标准和品牌才是老板的角色,苹果总是能挑最好的供应商,同理当京东方崛起成为苹果供应商后,京东方上游的日本材料供应商也只是打工的角色。肯定有人会用中兴事件的例子来说,但道理其实和京东方一样,我们如果都从产业链上游一步步做起,可能永远都做不出自己的通信设备、智能手机、显示器。国际巨头在芯片产业上烧钱之多中国望尘莫及,但国际巨头也做不到从上游开始啊,芯片自己设计,自己代工,造芯片的设备之一光刻机也自己造,光刻机除了镜头光源还有3万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你也都自己造?那某个传感器的材料是不是还要担心卡脖子自己造?

中国要有大国的抱负,小国可以依附,对大国来说卡脖子当然要防范,但产业发展的顺序不能错,中兴华为崛起后,都有在芯片上研发投入,联想的问题则不在于先做整机,而是整机做大之后对上游核心技术的投入太少。

3,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很快,但光看论文也是不全面的。前面已经说了,中国材料学论文远超美日德,但“卡脖子”的领域,一大半是材料问题,中国材料工业水平确实还落后。用冷冻电镜,中国科学家大量解析蛋白质结构发顶级期刊,但冷冻电镜我们要花巨资去买,诺奖也是颁给开创冷冻电镜技术的外国科学家。

最近有文章说,各个产业的国际竞争格局分为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美国占据垄断地位的(主要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统)。

第二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一个重要跟随者的(美国在高铁、半导体显示方面不行)。

第三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领先者的(通信、高铁、港口机械、民用无人机、数字安防)。

第四类,中美双头格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第五类,由中国开创的(只有量子通信)。

其中举的例子还不太全面,比如美国占垄断地位的肯定还包括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中的许多领域,所以文中这句话,“芯片可是美国压箱底的杀手锏,我们解决吃饭问题才20多年,就打到了最后的关卡”,可能过于乐观了。

量子通信被单独列一类,产业上中国目前属于一国开创没有国家跟随,但存在很大争议和质疑,究竟能走多远,恐怕还需要更长久的观察。

既然量子通信被算了进来,我们不妨在美国占据垄断地位的地方再加上一条“量子计算”,这个方向虽然也停留在实验室中并没有发展出任何成熟技术,但确实是许多国家都在激烈竞争的一个方向。

穿透时空的鉴容器:七角星纹铜镜趣谈

1975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墓地41号墓出土一面青铜时代齐家文化的铜镜,被称为“中华第一镜”。

197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拉乙亥乡尕马台齐家文化墓地25号内的一具俯身直肢中年男性胸下再次清理出一面七角星纹铜镜。采用单范浇铸而成,表面完整平滑,背面周缘及镜钮内缘铸有凸起的弦纹围绕,镜背主题纹样以内缘铸钮为轴心,向外辐射状阳铸凸起的七角星纹几何图案,形成内外套接交错的14个三角形纹样,其中,七个外三角纹内阳铸斜线纹,镜背中心铸钮。镜缘铸有两个小孔,并发现木质镜柄与镜缘双孔处用细绳捆绑固定的痕迹。经中科院考古所快中子放射分析法鉴定,其径8.9、厚0.3、重109克,属于青铜器。25号墓处于整个墓地的中心位置,铜镜拥有者未经二次扰乱,陪葬品颇丰,仅骨珠一项就有583粒,绿松石16颗,海贝11枚,这些遗物充分表明,墓主人在族群中具有显赫地位。它的出土,缩短了古今时空的局限,使我们直视古老沧桑的照面用具——“青铜镜”的工艺形制,再现了远祖们的生活情趣与爱美之心。“七角星纹铜镜”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面铸有纹样的铜镜之一,已进入中国文物之最的行列。

七角星纹铜镜

在遥远的古代社会,我们的祖先只能借助一汪波动的溪水观看自己的倒影与容颜。夕阳把一个路过溪流的少女身影斜射得很长很长,无意间,她突然发现在近处平静的水面上,有一个影像随着自己的走动而动、停留而留、近前而大远去而小,靠近清晰远离模糊的怪象而茫然,忽而一阵微风掠过,水中的影像便模糊不清了……后来先祖们在打制石器时发现一种叫黑曜石的材料,经过抛光可以照出影像,并产生制作照面用具的萌动,最早的石镜由此诞生。陶器出现后,人们又将它盛满水作为照面用具,于是,最早的可移动的水镜便出现了,古人称其为“瓦鉴”。当时提水的活计往往由女性承担,每当她们拎着尖底瓶在小溪边汲水时,总是忍不住俯首水面仔细观看自己的容颜,那飘逸的黑发和熟悉的面庞,那棕黄色的面颊和微宽的鼻翼,那棱角的下巴和独一无二的形象不同于族群中的任何人,她渐渐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形象比较,那是一个早已懂得装扮自身的浪漫时代。当历史步入青铜时代,以铜器盛水鉴容更为普遍。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古人以水为鉴,既以盆盛水而照容,此种水盆即称为鉴,以铜为之则作鉴,鉴字即像一人立于水盆旁俯视之形……”如果将铜器表面打磨光滑即便无水也可显影,受此启发,祖辈进一步将铜盆扁平化而制成铜镜,镜背乳钮及各类图案,既是铜器扁平化后的遗痕,乳钮则是器足根蒂的衍变。古人认为铜镜制造始于黄帝时期。《轩辕黄帝传》曾记载:“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轩辕内传》则载:“帝会王母于王屋山,铸镜十二,随月用之,此镜之始也。”《述异记》载:“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的记载,充分反映我国制镜历史可追溯到古史传说时代。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齐家文化属原始公社解体时期的青铜时代早期,距今约四千年。我国铜镜的发明远在夏商时期,到战国时期已经十分盛行。自从铜镜的研制成功,被称为“瓦鉴”的水镜渐渐被淘汰。当时铸造的铜镜多呈圆形、镜体轻薄精巧、边缘卷起、钮乳较小,纹样多以几何形组成。汉代的铜镜胎体更薄,平边圆钮,装饰更加趋于程式化,并出现了铸工精美的浮雕画像镜。唐代铜镜,形式多样,装饰考究,精美度达到鼎盛,彰显出富丽堂皇典雅华贵的气度。宋代以后铸造的铜镜风格则较为简单,注重实用,不尚装饰。我国古代铜镜铸造技术已达到了非常精湛的程度。诸如战国时期的山字纹镜、汉代的神兽镜、唐代的海兽葡萄镜等等,均为各时期的经典之作。此外还有将神话故事巧妙地模铸在镜背上的,如汉镜背面出现的“西王母”、“东王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等。唐代镜背出现的嫦娥奔月、孔夫子遇荣启期等。尤为提气的是,唐太宗皇帝对铜镜曾写下这样精彩的名句:“人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现在读起来还是那么富有哲理耐人寻味,铜镜的使用直到我国清代以后才逐渐被玻璃镜所替代。

在古代,铜镜另有一种实用功能即取火工具,称为“金燧”或“阳燧”,其平坦正面用于照容,凹凸背面向阳取火。据《考工记·辀人篇》曰:“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其注说:“鉴燧,取水火于日月之器也,鉴亦镜也,凡金多锡,则忍白且明也。”晋代崔豹《古今注》云:“阳燧,以铜为之,形似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生火,以艾炷之则得火”的记载,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古代铜镜的多种功用,以镜取火的历史直到明清时期火柴问世才逐步消亡。

根据铜镜的多重用途,祖辈又赋予它更多的探病与照妖等神性。《龙江录》云:“汉宣帝有宝镜如八铢钱,能见妖魅,帝常佩之。”《西京杂记》亦云:“汉高祖得始皇方镜,广四尺,高五尺,表里有明,照之则影倒见,以手捧心,可见肠胃五脏,人疾病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使铜镜在生活中附会了更多的迷信隐喻,随着时间的推延它在民间便形成了各种风俗,人们常把铜镜悬挂在门前、院内、屋壁等处,借以照妖辟邪祈求吉祥。因此,铜镜在民间又被拓展到占卜的领域,每当逢年过节的夜晚,先祭拜灶神,然后在盛满水的锅里放一把勺,拨动勺把使其转动,待勺停止转动后,根据柄把所指的方向抱镜出门窃听人言,以第一句话为兆,回来占卜凶吉,称为“镜听”。唐代王建《镜听词》中有这样的描述:“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的词句。此外,它在民间婚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新婚必备礼物,相传,唐太宗之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为了安慰心爱女儿思念父母及宫廷之心,特制作两面日月宝镜,日镜寓意可以望见父母和亲人们的仪容,月镜能够看到长安及宫廷,之后相沿成俗。在青海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这种传统习俗,女儿出闺用红绳穿入铜镜柄孔,必须左肩右胁背上日月宝镜方能启程,其背后较大的镜子象征日,胸前较小的镜子象征月。贵州一些地区的婚俗,待新娘坐定花轿后,要将轿内备有的一本皇历和一面铜镜背在身后,提取“黄道吉日,铜镜团圆”的寓意。湖北神农架丧葬仪轨很奇特,当亡者出殡前,必须要有一位他的子女,手持镜子举过面首坐在棺前守灵直到入葬。其寓意是这样一照等于家中抬出两个亡人,以后不会再遇丧事了。铜镜也是非常重要的陪葬品,甚至出现了专供殉葬的“冥镜”。

我国古代的铸镜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一些国家,并得到了推动与发展。三百多年前,古罗马人运用多种金属通过冶炼铸造制出银质镜。意大利威尼斯人研创出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其工艺是,先在玻璃上贴一层锡箔,后浇注水银,使锡溶解成“锡汞剂”粘在玻璃上形成镜子,这种工艺给制镜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

利用水银(汞)镀制玻璃镜技术始于1840年的英国人。1850年后,随着溴化银镀料的研制成功,玻璃镜出现在中国市场。中世纪,随身携带的手镜已相当普及,在金属或象牙盒中,出现了雕刻相当精湛复杂的装嵌工艺,高贵妇人出门携带的小盒镜已成为当时上层社会妇女追求时髦的奢侈品。清同治年间,玻璃镜的魅力使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大感兴趣,她命人设计一面半月形的镜子,梳妆打扮无须转动身体,从不同角度均可目睹自己的容颜和衣着,这面镜子成为当时的中国一绝。

作为青海重要文化遗产之一的齐家文化,留给我们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以包罗万象的实物内涵见证了中华悠久而灿烂的艰辛历程,无疑为探索黄河上游地区早期文化进程串接一条血脉相承、文化相通的七彩纽带,对华夏文明起源研究增添了极为真实的分析数据,填补了西陲源头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衔接环节。

铜镜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不仅实用而且做工精湛,尤其是镜背的各种装饰图案、传说故事以及铭文出现,均与当时的思想文化密不可分,成为后世研究和认识古老文化的宝贵资料。今天,铜镜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的史学价值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泯灭,它的神韵仍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柳春诚)

古代的“铜镜”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清晰度高吗

南北朝的《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讲的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卸甲归乡后,恢复女装对镜打扮的场景。

说起镜子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我们女性,每天出门前都要照一照看一看穿着打扮是否合适,爱美的小姑娘们化妆打扮更是离不开镜子。

想必大家看过不少电视剧,剧中美人在镜前梳妆,模模糊糊的暗黄色铜镜里倒映出更模糊的人影,只能大致看个轮廓,至于妆容如何发饰如何,那基本全靠瞎蒙。

由此大部分人认为古代的铜镜十分昏黄模糊不清楚,实际真的如此吗?

上图_古代的铜镜(正反两面)

上图_古代的铜镜(正反两面)

上图_古代的铜镜(正反两面)

现代大家习以为常的玻璃镜于1835年由德国化学家将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后涂到透明玻璃的一面而发明,1929年,英国人将工艺改进,成了我们如今常用的镜子。

而在中国古代,公元前2000年已有镜子的记载,东晋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中有一段为贵族女性在镜架前梳妆的场景,画中镜子为圆形,有高高的支架作为底座。

唐代诗人们也多次提到镜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不管是名画中的镜子还是名诗中的镜子,都是铜镜而非现代的玻璃镜。

玻璃镜非常清晰,但是我国古代的铜镜也并非模糊不清,如果铜镜真的看不清楚,那人们看水中的倒影就可以,何必再麻烦制作铜镜呢?

上图_唐代铜镜已氧化

上图_唐代铜镜已氧化

我们先来看一下铜镜的制作流程。

古人将铜、铁、硅、铝及一些不常见的金属比如锡、铅、锌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在熔炉中进行熔化,成为金属汁后浇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凝固变冷后,就成了铜镜的雏形。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铜镜大多为圆形,一面为镜,一面雕刻各种花纹寓意吉祥。现代人认为铜镜不清晰一方面是电视剧的误导,另一方面则是历史书中和博物馆里通常只显示铜镜的花纹面,看起来就厚重不清。人们常常忽略了出土文物在经历千年的时光洗礼后,土质的浸入、空气的氧化、金属本身质地的不稳定性等等都会使原本明亮的镜面变得锈迹斑斑,发绿发黑。

从模具中拿出初品后,会有专门的手艺人对圆形铜具的一面进行物理打磨,直至将镜面打磨的光可鉴人,曾经有人尝试将现代的铜制5角币进行打磨,磨出来的小圆片照人已经很清楚。

上图_明朝五子登科铜镜

上图_明朝五子登科铜镜

在中国现在的某些地方还存在一些名为“倒锅匠(根据音译,倒实为铸)”的手工艺人,他们走街串巷由需要铸锅的群众提供铝原料,用高温熔化将铝汁倒入锅具,冷却后稍一打磨就成品相不错的铝锅,相信这曾存在于不少人童年的记忆里,铜镜的制作原理大体相同,只是要复杂许多。乡间手工艺人铸成的铝锅有气泡、砂眼、小裂缝之类的小瑕疵,铜镜制作中有同样的问题,这些小瑕疵无疑非常影响使用效果及观感,即使打磨过后仍然存在,这时需要进行制镜的最关键一步——粉玄锡,摩白旎。

《淮南子·修务训》中曾提到铜镜表面工艺的制法,“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旎,鬓眉微豪可得察之”,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明镜刚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也朦朦胧胧照不出容貌身影来,但等到用玄锡擦拭,白毡磨亮后,人的鬓发、眉毛、毫发都能照的清清楚楚了。这段文字的原意是学习于人如同玄锡如镜,镜要亮要看玄锡,人同样离不开学习。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窥探到古人提亮铜镜的方法,还可以推测出古代铜镜成像度很清晰,毕竟鬓发眉毛都能照的清清楚楚,这是电视剧中昏黄的铜镜做不到的。

上图_宋辽时期的双鱼铜镜(已氧化)

上图_宋辽时期的双鱼铜镜(已氧化)

至于磨镜的玄锡到底为何物,文献中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玄锡为黑色的锡质物,很有可能是汞与锡的混合物。

铜镜在古代可以称之为奢侈品,铜镜接触空气久了易氧化,镜面上的玄锡也会日益挥发,时间一久又变成昏黄的铜镜,古代有种职业叫磨镜匠,专门处理不再清晰的铜镜,使用磨镜药反复擦拭后,镜面又光可照人,但由于磨镜药由易挥发的有毒重金属制成,长年累月的接触会影响身体健康。

上图_战国双兽面纹铜镜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已非常广泛,后来方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重金属,用在青铜器中,逐渐演变成铜镜。在春秋战国时代,冶炼技术受限,铜制品价格昂贵,铜镜只有王宫贵族能够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冶炼技术得到发展,铜制品不再稀缺,铜镜成为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的生活品。

最初的铜镜放在镜架或者镜台上,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在铜镜后面加上一个可以系绳的钮眼,这样铜镜可以外出携带,再到后来有了带手柄的铜镜,与现代玻璃镜的一些造型十分相似,看过老版《红楼梦》的应该会记得王熙凤那面杀人铜镜“风月鉴”,造型已经十分奇巧。

上图_女史箴图局部

上图_女史箴图局部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有许多十分精美的铜镜,背面花纹线条流畅、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以及历史研究价值。在陕西周原博物馆中,有工作人员根据书中的古法制成的铜镜,清晰度可比拟现代镜。

小小一面铜镜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如沧海一粟,却也反映了历史进程中我国冶炼技术、锻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折射出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女史箴图》中女子对镜梳妆的空白地方题有这样一句话:

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

希望我们在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不仅修饰自己的容貌,也要充实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既美貌又有趣的女子。

文:尔雅

参考文献:刘安《淮南子》、南北朝《木兰辞》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