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烟油(眼镜蛇按摩油)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4:01:39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白素贞误饮雄黄酒现原形?别再被骗了,蛇最怕的东西真不是雄黄

再有十几天就要迎来端午节了,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人们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虽然每个地方在这天有着不同的庆祝风俗,但像吃粽子咸蛋、悬挂艾草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却是全国的哥最传统的习俗。

眼镜蛇烟油(眼镜蛇按摩油)

而提到饮雄黄酒,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起《新白娘子传奇》中那个颇为经典的桥段:

法海告诉许仙白素贞的真身是条千年蛇妖,许仙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美丽贤惠的妻子“不是人”,于是法海给许仙提出建议,让他在端午节这天用雄黄酒来试一试白素贞。

临近端午节时,白素贞和小青已经感觉闷热异常,虚弱无比,为了防止修为不够的小青显露真身,白素贞让小青暂时躲进深山里。在端午这天,许仙趁机在酒水里撒入雄黄粉,白素贞不知情饮下了这杯雄黄酒,随后就开始肚子疼,露出了真身。

也正因为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太深入人心,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防蛇、驱蛇都会买来雄黄粉,特别是端午节这天,为了防止被蛇咬伤,更要多饮几杯雄黄酒。

那么这雄黄酒真的可以驱蛇吗?雄黄防蛇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民间也曾一度流传着:“雄黄驱蛇、鹅粪杀蛇”的说话,这是否有科学依据呢?蛇到底怕什么药?

端午将至,而天气也逐渐变热,温暖的天气让蛇类开始频繁出来活动,蛇窜家门、蛇咬人的事件也频频发生,今天我们就针对“驱蛇药”来做一期科普文,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端午节源于古人们祭拜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后来传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抱石跳了汨罗江,于是人们也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

人们为了寄托哀思,在这一天在江河上赛龙舟,又担心屈原的身体被河里的鱼虾啃食,于是把江米捏成团状丢进河里,久而久之这个江米团就演变成了粽子。

而因为端午是在五月初,这个时候天气暖和,梅雨将至,炎热潮湿的天气容易滋生各种蛇虫鼠蚁,导致传染病的大肆传播,在古代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时候,疾病瘟疫肆意,古人们为了驱除瘟疫,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

在《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中记载,瘟疫中有五毒。按照古人说法,五毒包括蛇、壁虎、蜈蚣、蝎子和蟾蜍,端午节前后是蛇类出没的高峰期,为了驱除“五毒”,于是民间开始流行喝雄黄酒。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含水银的硫化物,具有一定毒性,古人就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把雄黄加入白酒和黄酒中,调制成雄黄酒,认为这种加了雄黄的酒具有抗菌、解毒和驱虫的效果。

在《五杂俎》中说:“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月令广义》中也有记载:“初五以朱砂酒为食,可驱毒,以酒涂于额头、四肢,可以避免毒蛇毒虫的侵扰。还可以在墙上、窗户上撒了一层水,以驱赶虫子。”

随后,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也就慢慢流传开来,在某些地方不但会饮雄黄酒,还会在腰间挂上雄黄,对于儿童,大人们则会把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额头、耳朵、手足等部位,以达到驱虫避蛇的目的。

二、雄黄酒驱蛇到底靠不靠谱?都说雄黄是蛇的克星,用雄黄可以驱蛇,而自从《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饮雄黄酒后现出真身的故事流传开后,雄黄酒就成了驱蛇杀蛇的“神器”,几乎所有的神话小说及影视作品中都会用雄黄酒来对付蛇。

但实际上,用雄黄酒来驱蛇的做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央视曾经做过一期节目,节目中针对“雄黄与蛇”现场做了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品种的蛇面对雄黄时的真实反映。

在央视节目《是真的吗》中,工作人员选择了三条异常凶猛的蛇:分别是菜花蛇、五步蛇和眼镜蛇。

为了测试它们对雄黄的真实反映,在实验前工作人员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先设置了一条雄黄隔离带,然后依次放入这三条蛇。

首先,工作人员将一条菜花蛇放在地面上。因为菜花蛇有贴着墙根爬行的习惯,于是工作人员在它必经的路上撒上了雄黄粉,结果这条菜花蛇不仅没有避开这些雄黄粉,反而直接从上面爬过,并且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中毒”症状。

之后,工作人员又拿出一条五步蛇,在它必经之路上撒上了雄黄粉,结果五步蛇也不害怕雄黄,跟菜花蛇一样直接从上面安然爬过。

最后,工作人员拿出了眼镜蛇,相较于菜花蛇和五步蛇,眼镜蛇在面对雄黄粉时直接停了下来,并没有直接爬过,工作人员见此故意又拿雄黄粉去靠近眼镜蛇,它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回避和抗拒。

经过上述的这个小实验,蛇类专家给出的结论就是:

蛇并不害怕雄黄,之所以有所不同的表现是因为蛇对于气味比较敏感。不同品种的蛇类嗅觉功能是不同的,对于一些嗅觉比较敏锐的蛇类,对雄黄粉所散发出来的味道比较敏感,闻到这种刺激性的气味自然会绕道而走。

但是绝大多数蛇类即使闻到雄黄粉也不会做出回避的动作,因为雄黄粉对蛇没有绝对的抵御作用,根本不会对蛇造成直接伤害,与其用它来驱蛇,还不如用它来驱虫效果好。

而之所以《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喝了雄黄酒出现了反应,一是因为蛇类本身就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端午正阳暑热当道,所以白素贞自然觉得身体不适;二是雄黄粉不能达到驱蛇的目的,让白素贞真正觉得不舒服的应该是酒精,酒精的刺激让她现了形。

三、小心!雄黄酒不能贪杯,69岁大爷连喝几杯雄黄酒险些丧命。蛇不怕雄黄并不是人人知道,大家的认知依然停留在“雄黄酒驱蛇”上,但是你们知道吗?雄黄酒喝多了真的会非常危险,雄黄本身就有毒性,根据研究表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砷元素是有毒的,蛇类专家也曾提醒过,大量引用雄黄酒不但不会驱蛇,反而还会伤害自己身体。

2017年5月28日,家住株洲的69岁刘大爷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因贪嘴多喝了几杯雄黄酒差点丢了性命。

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刘大爷去亲戚家做客,亲戚为他准备了一桌“五黄宴”,除了传统的黄瓜、黄鱼、黄鳝、鸭蛋黄外,亲戚还准备了一瓶雄黄酒。

刘大爷看到亲戚热情的招待,高兴之余贪嘴多喝了几杯雄黄酒,没想到喝完不久,突然腹痛不止,还上吐下泻。

于是,刘大爷被亲戚紧急送去医院急诊,经医生检查得知,刘大爷为雄黄中毒,尿砷超过正常值19倍,由于中毒时间较长,他的心、肾功能已受到严重损害,存在生命危险,最后经过医院的极力抢救,刘大爷的病情得到控制,脱离了生命危险。

端午节将至,饮雄黄酒作为传统习俗,在很多地方一直被大力推崇,甚至很多人为了防止被蛇咬,更是狂饮雄黄酒。

在此奉劝大家一定要慎重,要知道雄黄成分里的砷,它的化学名称是硫化砷,而砒霜的化学名称是三氧化二砷,硫化砷在氧化加热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还原反应,会转化为三氧化二砷。

四、蛇怕什么药?既然雄黄对蛇没有任何伤害,那么蛇类害怕什么呢?生活中该如何防蛇驱蛇呢?

1、烟袋油。

农村有句老话叫:“百虫怕烟油,烟油解百虫,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了”。烟袋油对蛇来说是致命的“毒药”,功效简直比雄黄粉还要大。

在农村那些常年抽旱烟的老人上山,山上的蛇虫鼠蚁几乎都是避着走,哪怕是毒蛇看到了也得赶紧躲远远的。

这是因为农村老人因常年抽旱烟,身上有着浓浓的烟臭味。旱烟的烟袋油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生物碱,对动物和人都有一定的危害,曾经有印尼专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的结果:尼古丁和酒精的混合溶液到了一定计量足以毒死一头成年大象。

如果蛇吞了尼古丁,那么蛇就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的症状,再加上蛇本就是冷血动物,血压要是直接飙升会直接导致死亡。

其次,烟袋油的味道非常刺鼻,它是一种类似黑色或土黄色的油状液体,蛇信子要是碰到一点,会给蛇造成强烈的刺激感,没几分钟就会导致死亡,所以山中的蛇虫们才不敢靠近那些上山的“老烟枪”们。

2、鹅粪。

民间流传着“鹅粪杀蛇”,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饲养大鹅,为了驱蛇,人们会把鹅粪洒在墙边,它的驱蛇原理虽然跟雄黄差不多,但是对蛇造成的伤害却比雄黄大。

苏东坡曾在《仇池笔记》中写道:“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

大鹅作为“家禽一哥”,“战斗力”比较强且脾气不好。鹅的脖子长且特别灵活,虽然鹅没有牙齿,但它们上下喙的外部边缘都是呈锯齿状的,咬人极疼,而且鹅的舌头两侧还有一些锯齿,它们在咬人时都是拧着脖子边咬边转,不要对方咬流血是绝不善罢甘休。

所以,就算是同样行动灵敏的蛇类,看到大鹅这种攻击也得“迷糊”,自然避而远之。

而为什么说鹅粪能驱蛇,主要是因为鹅粪里有一种蛇类特别害怕的物质,这种物质一旦附在蛇的皮肤上就会引起很多病理学变化,让蛇“痛不欲生”。

这种物质就是寄生在鹅粪中的寄生虫——隐孢子虫。

这是一种人畜都会患上的寄生虫,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于蛇或其他哺乳动物来说是致命的伤害。要知道蛇类的皮肤包裹着它们的身体,就像我们人类的皮肤一样,都是控制空气和水的进出,具有很强的呼吸功能,一旦皮肤上沾了鹅粪,鹅粪中的隐孢子虫虫卵进入到了蛇皮肤组织中,就会很快的感染蛇的内脏器官。

再加上鹅粪不但溏稀,而且味道特别臭,里面更是包含着大鹅没有消化完的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物质,蛇的嗅觉如此灵敏,对于这种刺激强烈的鹅粪,自然害怕不已。

3、凤仙花。

老一辈人总说:“凤仙花下无百蛇”,凤仙花对于蛇来说也是让它们害怕的植物之一。

因为凤仙花的根茎叶中含有一种硫磺的成分,蛇特别讨厌这种味道,所以在种着凤仙花的地方是没有蛇出没的。

凤仙花又叫做“指甲花”,小时候在农村没有指甲油,小伙伴们就会摘来凤仙花,捣碎后包在手指甲上,过后指甲就会染出漂亮的橘黄色。

也正因为凤仙花花开靓丽,所以是一种非常适合观赏的花卉,而蛇类之所以讨厌凤仙花,除了因为它的气味不好闻外,还因为凤仙花的果实。凤仙花的果实又名“急性子”,生长的呈纺锤状,外皮青色中间隆起,当果实成熟时,稍微有点外力就会突然炸开,果实内的籽粒飞溅的很远,要是蛇类进过凤仙花下,在游行过程中不小心蹭到这些低垂的果实,很容易让果实炸开,这种突然爆裂开的声响会惊吓到蛇,要知道蛇本就是一种胆小的生物。

4、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又名“土三七”,之所以能驱蛇,是因为它跟凤仙花一样,都带有硫磺成分,七叶一枝花也能散发出类似硫磺成分的气味。

所以在农村,农民们为了驱蛇,都会在院子里种上这种植物,而且这种植物还有一个功效就是可以缓解蛇虫咬伤。

5、野决明。

野决明在民间有一个非常狠辣的名字叫做“蛇灭门”,从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蛇类对这种植物是非常害怕的。

这种植物外观很漂亮,开着鹅黄色的花,颜色鲜艳,其实非常适合观赏,所以农村有些农民也会在院子里种上这种植物,一是开花时比较漂亮,二就是为了防蛇驱蛇。

因为这种植物的花期是在夏季到秋季,这段时间正好是蛇出没高峰期,特别是毒蛇,而当这种植物开花时,会分泌出一种很特殊的香味,这种味道人闻到会觉得异常清爽,但是蛇类闻到会逃之夭夭。

6、风油精。

风油精可以说是户外“神器”,很多在户外徒步旅行的人,为了防止被蚊虫叮咬,都会在脚踝部、腿上、胳膊上涂上风油精,别看小小的一瓶,防蚊虫效果真的不错。

风油精不仅能驱蚊子,连蛇也对它忌惮三分。因为风油精的气味带有辛辣感,闻久了特别“上头”,这种特殊的气味,都会让蛇感觉特别不舒服,并选择逃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风油精有一定挥发性,在身上涂抹后,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气味也会逐渐变淡,所以如果单纯地用它来驱蛇,效果不太好。

7、农药。

农药的杀伤性非常大,人和动物误食农药都会引发生命危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农药主要有8中类型:分别是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和辅助植物生长调节剂。

因为蛇类比较怕含硫磺、砷这些物质的东西,所以如果要选择蛇类比较害怕的农药,可以选择含有砷的农药,例如杀鼠剂。

用农药驱蛇虽然是个不错的办法,但也有一定危险性,因为农药本身就有剧毒,把农药撒在院子附近,虽然能防止蛇爬进屋,但农药散发出来的刺鼻性气味,也会让附近的动物无法靠近,比如养的家禽、猫狗、家畜等。

要是家中孩童不小心触摸到这些农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生活中不建议大家用农药来驱蛇,安全系数太低了。

写到最后。最近蛇类频繁出没,特别是在下雨前后,野外草丛、河边及石头缝隙里是蛇栖息的“最佳场所”,野外出游一定要远离这些地方。

其次,如果不幸被蛇咬伤,切记不要慌张,第一时间拍下蛇的照片或记下蛇的外貌特征,及时去医院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后期诊治提供准确依据。

如今快要迎来端午节,希望大家慎重使用雄黄酒,不要为了防被蛇咬而去狂饮雄黄酒,”雄黄酒驱蛇“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饮太多反而会对身体不利。

蛇虫叮咬高发期,去户外一定要小心!(附处理方法)

夏天是蛇虫的高发季节,去户外不可不防,与山林、草丛、灌木丛亲密接触时,一定要提起十二分的心,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然轻则受伤,重则丧命!

(一)蜱虫

据新闻报道,大连一4岁男孩去野外游玩时,被蜱虫叮咬,幸好及时送往医院,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无独有偶,去年5月20日,长春的一名驴友在去登山的时候被蜱虫咬伤,所幸也及时就医并无大碍。

1、蜱虫是什么?

可能会有驴友对蜱虫不太了解,下面我简单进行科普一下。蜱,是一种吸血节肢动物,有硬蜱软蜱之分。常见的硬蜱呈灰色,大约半粒芝麻大小,吸血后身体慢慢变大,颜色变成暗红。

一般来说,在叮咬后24小时至48小时,症状较轻的可能只有叮咬痕迹,重的可能会有水泡,伤口附近的淋巴结会肿大。

据主治医生称,人体遭到蜱虫叮咬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一旦引发蜱虫病,将会导致严重后果。蜱虫病是被蜱虫咬伤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20%到30%。

2、蜱虫病

前面提到,被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蜱虫病!蜱虫病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至70岁,起初症状类似感冒,可持续性发热达40℃以上。患者多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可伴有败血症、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进而危及生命。从目前的医学研究来看,蜱虫病的发病机理暂不明确,而且没有特效药物予以治疗。

3、蜱虫病可人传人

蜱虫病可“人传人”,直接接触蜱虫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的陪护者或医护人员,或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被病毒感染。去年,大连市六院收治了一例“人传人”患者。这名男子在护理母亲时,母亲发生了上消化道出血。男子在处理时,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结果被感染了病毒。幸好,因为患者年轻力壮,症状也相对较轻。

4、遭叮咬后尽快就医,别自行“拔虫”

如果发现蜱虫叮咬在皮肤上,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或拉扯、拍打,一旦处理不当蜱虫头部和口器断裂在体内,会刺激虫体释放更多毒素到体内。市民被咬伤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尽量不要自行在家摘除。

出去户外时,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要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勿把皮肤暴露在外,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要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附着。同时,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虫不易粘附。

一旦发现有蜱虫已钻入皮肤,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还容易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造成感染。应尽快找专业医疗机构取出,然后做局部消毒处理。

被叮咬后,要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及时到相关部门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尽量不要接触蜱的体液,如不小心接触,及时做消毒处理。

除了蜱虫之外,在户外,蛇也是不得不防的,尤其是在这个季节。

(二)蛇

毒蛇和非毒蛇咬伤的鉴别表:

1、行军防蛇:

一、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体时,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二、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高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三、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四、穿高帮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

五、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军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惊蛇(眼镜蛇会主动攻击人,打草惊蛇有可能会引起眼镜蛇主动攻击人,不知道这一条到底怎样用。)

六、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七、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2、营地防蛇

一、避免在蛇鼠洞多、乱石堆或灌木从中扎营。营地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的防止蛇虫的入侵。

二、在营地周围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种或数种:雄黄。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

三、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万一发现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离。

四、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醒来时,应首先仔细的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

五、注意保持营地的清洁,所有垃圾必须及时掩埋。因为只要有星点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蚂蚁引来,蚂蚁又会将蜥蜴引来,而蜥蜴又会把蛇引来。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

3、蛇伤处理:

一、如果被蛇咬了,请尽量打死它或记住它的样子,以便医院使用相应的血清。

二、什么圆头无毒三角头有毒,这并不绝对,只要被咬均应按毒蛇的方式去处理。

三、被蛇请高声求援,不要跳脚,不要跑,向导或领队一般会有这方面的处理知识或药品。

春夏天,俱乐部一般会带吸蛇毒的器具或药品。千万不要学武打片去吸毒,吸毒可能没救到人,自己死的更快。

四、向导和领队不在跟前,请将受伤部位放低,近心端5-10用绳子捆扎,防止毒液扩散。十分钟左右应适当放松2-3分钟。

五、如果没有专门的吸毒器具,可以拔火罐的方式吸出毒。可用玻璃瓶、户外钢杯,点火入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扣在受伤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毒液,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千万不能用嘴吸,如果伤口深也不建议用手挤。

六、原地求救,打领队及120电话,尽快就医。

三、其他虫类

当然,除了上面说到的蜱虫和蛇,还有其他虫类的需要驴友去预防的。

1、蜂类蜇伤

穿越丛林时,经常会受到蜜蜂、马蜂或大黄蜂的侵扰,它们甚至会主动发起攻击,不要好奇而主动靠近黄蜂窝。这些昆虫具有防卫的本能,如果蜂窝受到侵扰,它们会主动发起攻击。

倾巢而出的黄蜂非常危险,人被蜇5~10次以上就有致命可能。万一遭到黄蜂的追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逃,尽量用衣服遮住皮肤,如果附近有水塘,跳进去避难也未尝不可。

尤其是大黄蜂,被它蛰到会非常疼痛,任何暴露在外的皮肤包括脸部,都会成为易受攻击的部位。被蜂螫到时会出现红肿、疼痛、麻刺感、发烧、出汗、恶心、抽搐、痉挛、休克等症状。

行走在人迹罕至的草丛或丛林时,如果太接近蜂巢的范围,或者侵犯到它,就很可能遭到它们的群起攻击。跑吧!这是唯一的办法,但记得别落下东西,谁都不愿意再冒险回去取。

急救处理方式

被蛰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擦洗伤处,再以苏打水或尿液中和毒性,若为黄蜂蛰伤则可用醋酸或食醋洗敷,也可用冰敷或止血带减低毒液的吸收。若有蜂针留在体内,要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小心挑出。千万不可挤压伤口。否则会引发更多的毒液扩散。

2、蚂蟥

蚂蟥多生长在稻田、池塘、沟渠、河流、潮湿地等处,常叮咬在人的皮肤上吸血,这种动物虽不传染疾病也不立即使人致命,但它吸血多,使人的体力衰弱,并且叮咬处往往流血不止,容易发生感染。同时分泌有阻止血液凝集作用的水蛭素,使伤口麻醉、血管扩张、流血不止,并使皮肤出现水肿性的疹,稍有痛感。

若硬拽蚂蟥的两个吸盘,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令它吸得更紧。同时硬拔,会让它的口器断落于皮下,引起感染。比较妥善的方法是用酒精、碘酒、风油精等刺激性液体往它身上洒,或者用火烧烟头烫,它就会掉下来。

急救处理方式

一、千万不要硬性将蚂蟥拔掉,因为越拉蚂蟥的吸盘吸得越紧,这样,一旦蚂蟥被拉断,其吸盘就会留在伤口内,容易引起感染、溃烂。

二、可以在蚂蟥叮咬部位的上方轻轻拍打,使蚂蟥松开吸盘而掉落。也可以用烟油、食盐、浓醋、酒精、辣椒粉、石灰等滴撒在虫体上,使其放松吸盘而自行脱落。

三、蚂蟥掉落后,若伤口流血不止,可先用干净纱布包括伤口1-2分钟,血止后再用5%碳酸氢纳溶液洗净伤口,涂上碘酊或龙胆紫液,用消毒纱布包扎。若再出血,可往伤口上撒一些云南白药或止血粉。

四、蚂蟥掉落后,若伤口没出血,可用力将伤口内的污血挤出,用小苏打水或清水冲洗干净,再涂以碘酊或酒精、红汞消毒。

防止蚂蝗最好的办法就是,系住袖口和领子口,在袜上、身上洒一些风油精之类的药水。

如果你有什么在户外预防蛇虫的好方法或者实用经验,欢迎分享出来,说不定你的分享还能救人一命!

文章来源于:深圳—狼烟,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分享,欢迎关注天狼。

关于菜花蛇

一位捕蛇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95%的人都被菜花蛇无毒骗了,五步蛇虽可怕,可在菜花蛇面前就是“移动辣条”?答案颠覆你的认知,菜花蛇有个特性不但毒蛇怕,连人都讨厌。

众所周知,蛇是一种变温动物,自身无法维持温度,只能靠环境。所以每年春天地面温度高于18°的时候,蛇就会出洞活动,而气温太低的时候,则会找个温暖的洞去冬眠。

显示所有大图

霜降后气温进一步降低,最近在湖南长沙,就有一条菜花蛇钻入了居民家中洗衣机里,把农户吓一跳,最后被民警用专业设备清走了。

在贵州有一条菜花蛇更是“胆子大”,居然溜进农户家中的鞋柜下准备冬眠,最后被当地的消防官兵请走了。

菜花蛇在农村地区的“出镜率”非常高。老师傅告诉我,菜花是百蛇之王,连毒蛇都怕它。

了解一下菜花蛇。

菜花蛇的学名为王锦蛇,因其头部的背面为棕黄色,与黑色的鳞缘和鳞沟形成“王”字黑斑,所以又得名“王锦蛇”,有的地方也称其为王蛇、松花蛇。

另由于菜花蛇混杂黄色花斑,就像菜花一样,所以也被称为“油菜花”。

菜花蛇是无毒蛇,最大的长度可接近3米,在无毒蛇里属于中小型。

菜花蛇比较耐寒,适应力强,所以菜花蛇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最远可到河北,南至海南。

菜花蛇平时以捕食鼠类、蛙类、鸟类以及鸟蛋喂食。

农村老人告诉我,菜花蛇要是饿疯了,连自己孩子都吃。

这就是说菜花蛇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为了自保,不仅会以同类为食,甚至会吃掉自己的刚孵化出的幼蛇。

所谓“无毒不丈夫”,狠起来“自己人”都伤害。那么菜花蛇的攻击力如何呢?

无毒蛇菜花蛇为何被誉为“百蛇之王”?老师傅告诉我,95%的人都被菜花蛇无毒骗了。

蛇一共有3425种,其中我国就有其中241多种,那为什么无毒蛇菜花蛇会在农村地区被称为“百蛇之王”呢?这就跟菜花蛇的4大特点有关了。

1、生性好斗,动作敏捷,攻击力强。

王锦蛇的警觉性非常高,具有领地意识,而且生性好斗,异常凶猛,遇到别的蛇,即使别的蛇没有招惹它的意图,也会主动出击,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如果遇到危险,菜花蛇的动作也足够灵活,其爬行速度非常快,而且善于爬树。农村地区其它蛇真拿菜花蛇毫无办法,这里就包括剧毒蛇五步蛇、银环蛇和部分眼镜蛇科的蛇。

菜花蛇体型较大,少数菜花蛇可超过2.5米,达到20斤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