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近视的物理原理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2:07:37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原理是什么?

如今,青少年近视的现象十分严重,无论去到哪总会看到戴眼镜的人。虽然戴眼镜可以看得更清楚,可是经常戴眼镜也有许多不方便之处。随着度数的上升镜片也越来越厚,戴久了厚镜片,也会对鼻梁产生压迫。因此,也希望通过医疗手段来避免近视,远离眼镜。那么,用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原理是什么?

激光治疗近视的物理原理

激光手术的原理是什么?

近视主要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太长、眼睛膜前表面太凸,结果导致对于外界光线不能准确会聚在眼底。如今的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是通过电脑精确控制的准分子激光,根据近视度数和有无散光在瞳孔区的角膜基质层进行刻蚀,使眼角膜前表面稍稍变平。从而使外界光线能够准确地在眼底视网膜上会聚成像,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是并不是任何患者都可以进行激光手术,所以选择近视手术前患者必须要在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检查能否进行近视手术。

不适宜做眼科手术的人群

一、未满十八周岁患者

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不可以进行手术的,手术要求患者屈光状态必须是稳定才能进行。医学上的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散视等屈光不正。像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身体正在成长阶段,眼睛屈光状态极为不稳定,最好是在25-30岁之间进行。

二、先天眼病患者

做激光手术要求有一定厚度的角膜,有些人先天不足,角膜太薄而不能做这种手术。

三、老花眼患者

做激光手术同样也不适合老花眼的人,因为老花眼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能力逐渐减弱,因此是很难进行激光手术,后期调节起来十分麻烦。

以上是关于近视手术原理的知识,对于近视眼患者来说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或者借助医学手段来进行矫正,但是在选择激光手术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切不可冒风险。对于还没有近视的人来说,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近视,例如在用眼过度的时候适当进行外出放松,多看一些绿色植物,或者做几分钟的眼保健操,这些都是预防近视和保护视力的手段。

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吗?它的具体操作原理是什么?

在中国,大约43%的人罹患近视,而在大学生群体,则更夸张到每10个人就有9个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视。

一般人对于近视形成的原因,可能初步理解是用眼过度或眼疲劳引起的。

然而,实际上,引起近视的原因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一份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显示,近视可能与“光线不足”有关!

近视的形成过程我们的眼睛的前部由最前部的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组成。

虹膜的收缩-舒张,直接导致瞳孔大小的改变,从而控制光线进入眼睛的数量。

而晶状体是一种可变厚变薄的特殊结构,它是由与之连接的睫状肌的收缩-舒张来完成该过程的。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被拉伸变薄,则晶状体的折射曲率变小;而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则变厚,折射曲率变大。

人眼之所以能够自如地看见远处和近处,就是在晶状体折射曲率调节下,来完成的这一过程。

但是,当人的晶状体系统,比如睫状肌的收缩放松失常,它就无法正确地将其调节到合适的折射曲率。

于是,在人的眼前看到的就是一片模糊,即近视产生了。

理论上讲,晶状体出现问题,应该对其进行修复才是解决近视问题的根本方法。

但是,晶状体位于眼内,要想对其进行操作,在目前阶段来讲,并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于是,有人就想到,同样是改变整个眼的折射曲率,为什么不能在角膜上来做点工作呢?

首先,角膜位于最外表,非常容易直接操作。

其次,角膜虽然很小,但是它的折射作用却是最大的。

于是,一种对近视患者角膜进行“打磨”的手术,渐渐诞生了。

PRK技术1980年代,一种叫做激光光学角膜切割术的眼科手术,开始在临床上被运用在近视矫正中。

其大致过程,很简单粗暴:直接用特制的手术工具对角膜进行切割,以矫正近视。

该过程可以表述为以下过程:

第一步,在角膜上滴上一些眼药水,软化角膜;

第二步,用特制的手术设备在角膜上进行切割;

第三步,再用激光进行细致打磨;

第四步,贴上薄镜片来保护角膜,直至角膜愈合。

该手术后来被证实存在很多副作用,比如眼干、炫光、飞蚊症等。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一种叫做“圆锥角膜”的恶性并发症。

我们知道,角膜内的营养滋润是由一种叫做房水的液体来完成的。当进行PRK手术之后,角膜外层被切割变薄之后,可能会导致外层结构被房水的压力顶出,进而出现上述的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发生后,可导致失明,最佳的解决方法是眼角膜移植,而眼角膜供体往往长期不足。

LASIK技术在经过大概十多年的摸索前进,人们后来在PRK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以减少并发症。

于是,一种叫做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技术出现了。

该技术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用如下几张图来介绍。

首先,技术人员会设备将近视患者的眼球固定,以暴露角膜。

随后,再用特制的切割设备,顺着角膜的方向进行切割。

当然,这里可不是像PRK技术中那种直接对角膜进行切割,它只是制作瓣膜。

等瓣膜制作完成之后,小心翼翼地将其翻起。

最后,用激光技术对瓣膜下的角膜层进行“打磨”。

在激光的微创打磨下,角膜层一点点变薄,但是这种打磨方式要比PRK直接切割下要优越很多。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经过激光打磨之后的外层角膜“坚硬度”要要好很多。

最后,将角膜瓣膜轻轻盖上,如此LASIK激光手术就完成了。

LASIK技术,确实要比PRK先进很多,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这曾经是近视矫正手术的最优选择。

但是,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叫做SMILE的技术(飞秒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SMILE技术(飞秒技术)飞秒技术的最大突破,就是它在激光的精细操作下,连LASIK中的制作瓣膜的程序也省掉了。

其大致流程如下:

首先,运用不同频率的激光在电极作用下,产生气泡分离角膜。

如此,就好比在整个角膜内部进行了特定切割,以制作了某个游离的角膜薄层。

然后,再用激光对被切割的局部进行小范围切口,方便将角膜薄层取出。

最后,用钳子将游离的角膜薄层取出,如此飞秒手术就完成了。

该技术的切口只有6毫米,而在LASIK技术中,其切口可达20毫米,这算是一种非常大的提升。

飞秒技术的副作用就更少了,全过程只需60秒即可完成。

结语近年来,人们一提到激光近视手术还停留在当年最早关于激光手术的副作用多的阴影下。

再加上,很多人对眼科医生自己“宁愿戴眼镜,也不做激光矫正手术”来确信该技术是“不安全”的。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做了激光矫正手术并不代表以后就不会再得近视了。

其次,医生属于高强度职业,相较于常人罹患近视的风险较高。

最后,每个医生自己对该技术的理解存在自己的看法,很难将某个个人的观点代表整个群体的意见。

总的来讲,飞秒技术早已不像当初的那些简单粗暴的近视矫正手术,它是十分安全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们现在不是在担心,这种技术在短时间上的副作用。

人们比较关注该技术是否会存在某种未知的长期副作用。

比如,做完该激光手术之后,是否会在十年或二十年后,存在视力恶化等危重副作用。

对于这一点,公正来讲,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而这又需要很长时间的随访调查研究。

当然,保守一点是对的,慎重可以使我们更安全。

但是,从该技术目前的研究来看,是十分安全可靠的。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

目前,眼科领域的近视普通矫正技术已被多数人所熟知,然而其微创术式之一——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又称全飞秒(SMILE)技术知道的人却很少。其实该技术在中国临床应用已进入第10年,并在国内各大医院“开花结果”,已有超过100万近视患者借此恢复正常视力。在该项近视矫正技术的临床经验、基础研究和前沿拓展等方面,中国已走在国际眼科学屈光外科的前列,并受到国际同行称赞。

据亚太近视眼学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眼专业委员会屈光学组副主任委员周行涛教授介绍,国际学者依托诺贝尔奖的核心物理原理所发明的这项医疗技术,被称为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2010年第一次被引进中国。它是按照目标矫正屈光度数、角膜帽深度等进行参数设置,按照预设参数在角膜层间实施两次不同深度的激光扫描,制作3D组织透镜,再通过分离经2毫米微切口取出透镜。这项眼科技术与在中国已开展20多年的准分子激光PRK、LASIK等激光手术一脉相承,具有快捷恢复、微创高效等特点。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周行涛团队取得SMILE术中质量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其发明的新方法被命名为“SMILE-CCL”。经过对SMILE手术3D透镜组织进行反复研究和探索,把本该“废弃”的手术中所取出的小小透镜,在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用于部分圆锥角膜与角膜营养不良的临床治疗,在国际上独创新疗法,改善屈光度的同时,也加厚加强角膜,同时解决了阻止和延缓疾病复发的国际难题。

目前,全球近视人口高达20亿,其中我国近视人口达4.5亿。在近视眼防治的严峻形势下,近视手术的每一术式都发挥了良好作用。据近日举行的美国白内障屈光手术年会发布的信息,全球利用SMILE技术矫治的近视眼恰好超过200万。中国在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方面已超过其他国家,全球600多篇相关论文中,中国同行撰写的占一半以上。周行涛教授是中国第一个做飞秒透镜手术的医生,被德国和美国屈光手术专家称赞为“中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