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磨耳朵怎么办(眼镜磨耳朵小妙招)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4:18:22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文末有福利」90%家长都错了,关于英语磨耳朵要这么做

眼镜磨耳朵怎么办(眼镜磨耳朵小妙招)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提到英语磨耳朵,大部分家长可能习惯性的认为孩子还太小,母语都还不会说,哪需操心英语。于是抱着不急,等宝宝大一些时候才开始也不晚。

即便部分家长可能很早就开始给宝宝进行英语启蒙了,但仍存在一定误区,认为磨耳朵只要给孩子准备一大堆视听资源,在家里作为背景音乐,反复重复播放,就能帮孩子增加英语语感,提高英语水平。

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宝宝英语的启蒙。

1

宝宝英语磨耳朵

应该什么时候开始

英语启蒙工作从宝宝一出生就可以开始了,越早开始,学习越轻松。

著名语言专家PiiKh教授在TED讲座(Thiiiifi《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中提到过:7岁以前的宝宝都是令人惊叹的语言天才——他们,完全有能力同时习得两种语言!只要有适合的英文环境,以及恰当的启蒙方式,就能轻松达到母语级别。

但7岁之后,语言学习的效率开始下降,等到17岁后,语言的学习效率变得很低,基本失去了第二语言学习的天赋。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80后,90后觉得学习英语特别困难,大概也是因为错过了最佳语言发育期的缘故吧!

毕竟,孩子刚学习中文也是从出生开始的,学习英语其实也是一样的,何况英语还是外语,需要更多的时间。而抓住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给宝宝磨耳朵很重要。

2

宝宝英语磨耳朵

用对方法很重要!

×错误示范:光听不理解!

如果只是让孩子听却不去让宝宝理解他所听到的内容,就算给他看再多的动画片、听再多的英语童谣,也是在做无用功!

而且这些无效输入对孩子来说,无异于是在听噪音,不仅浪费时间,还会磨灭孩子对英语的兴趣。

√正确示范:大量可理解性输入才是正解!

听是所有语言学习的基础,而大量的可理解的有效性输入才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大量的”很容易理解,就是多听。

可理解性就是听到的内容是明白的,能听懂的。

只有能被听懂的内容才叫做有效性输入,才会对人脑的语言区有所刺激,人们才能记住这种音频。否则就仅仅只是声音而已,听再多都无法产生记忆,大脑甚至会不自觉的屏蔽这种无效声音。

想想我们是如何教刚出生的宝宝说中文的?

一般妈妈会指着自己说妈妈,然后指着爸爸说爸爸。这就是可理解性的有效输入,然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输入,宝宝终于看着妈妈开口喊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句妈妈,而不会对着爸爸喊妈妈。这就是有效的“磨耳朵”!

3

磨耳朵的方法

究竟该如何给宝宝磨

3岁以下的孩子主要还是以磨耳朵为主,大量的听,保持大量的可理解的有效性输入。

大量的听,只要孩子听着不反感,不抗拒就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在做什么时给宝宝听童谣。

大量的互动,保证有效输入!家长在宝宝听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所听的材料和孩子互动,更大程度保证宝宝理解内容。

①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演出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语言的含义。

比如说,当唱到ji时,爸爸妈妈就可以跳起来。

当唱到Si时,爸爸妈妈就可以展示出大大的笑脸。

②直接用实物呈现,帮宝宝更好的感知到所学习的内容并加深印象。

比如,当儿歌唱到Ywk时,我们就可以拿出一只黄色的小鸭子,告诉宝宝这是鸭子,而且还是一只黄颜色的鸭子。

还可以带他去找家中其他黄颜色的物品,例如香蕉皮、黄色的衣服等,帮助宝宝更好的理解Yw的含义。

在唱到Aji,Aw时,可以让孩子咬一口苹果,感受什么是多汁和香甜。

③通过母语和孩子解释一些不太适合演绎的词汇

像很多抽象的词汇,比如说,,类似形容词,可能就需要借助母语来和宝宝理解了。

解释时,家长注意了,不单单局限于解释这个英文单词的意思,还需要结合语境去解释一下整句话的意思,便于孩子更好的理解内容。

只有当孩子明白听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后,才能转换成他自己的语言能力。

结合绘本加深宝宝理解!家里若有相应的英文绘本,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绘本图画美、语言美,可读性很强,更容易让小宝宝接受。家长若能坚持借助风格好玩有趣的英文绘本来给宝宝进行英文启蒙,能更好的帮宝宝理解所听的内容。

但注意的是,若脱离音频,单纯的依靠绘本来给宝宝进行英语启蒙,效果也不是很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音频与绘本结合,才能更好的加深宝宝对内容的可理解程度。

4

宝宝英语磨耳朵

资源该怎么挑

可理解输入,是爸爸妈妈给孩子挑选磨耳朵资源的核心标准。

①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年幼孩子而言,

最好的资源特点就是:简单、句短、语速慢!

②对已经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孩子而言,

最好的资源就是:难度适中的资源

为保障磨耳朵效果,不打击宝宝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学到新的知识,挑选绘本的难度把握很关键。

若难度太大,可理解的部分太少,没有效果;完全没有难度,又没有新东西,没有进步。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选择基于宝宝现有的水平上增加一点点的难度的资源,至少理解95%以上内容。

面对海量的视听资源,我们每天都有分享视听资源(菜单栏-萌宝课堂-磨耳朵·英语绘本),这些都是经过精心挑选,适合做小宝宝磨耳朵的精选绘本。

(文末有我们精心准备的22册绘本电子版+音频免费领取)

5

写在最后

英文磨耳朵不是没用,而是磨的方法不对,结果落到白忙活一场。

其实不管怎么样,作为父母都要坚信让孩子走在英语磨耳朵这条路上,即使前方很漫长很艰辛,也要坚持下去。

当然过程中不能走太多的弯路,让孩子能够自然而然的环境下习得英语。

①磨耳朵,请用图片、视频、动作、绘本等将视听结合起来,保证可理解性的输入,这样才会有效果。

②绘本与分级读物结合着来,更系统,更有效。

③看情况翻译,可以先借助动作、图片等来翻译,实在不行,说一句中文也无妨,但不要逐字逐句翻译。

最后,提醒的是,语言学习,重在坚持,让坚持成为习惯,而绝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PS

英语磨耳朵

绘本资源领取

关注萌宝成长路,回复“绘本”您将免费获得22册绘本电子版+音频

不正确的磨耳朵,就算磨成茧,也等于白磨

“磨耳朵”一词,这几年在热衷于英语启蒙的妈妈圈里十分流行。

提到“磨耳朵”,不少家长都认为,只要给孩子买一大堆英语听力资源,每天作为“背景音乐”反复播放,铁棒都能磨成针,更别说耳朵了,肯定能帮孩子锻炼英语听力,增强英语语感。

然而,真正的磨耳朵远非字面意思这么简单哦。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误区。

误区一:听不懂的时候,不代表磨耳朵无意义

很多妈妈觉得,小宝宝(尤其是1岁前)连中文都听不懂,磨耳朵意义何在呢?

其实,娃听懂之前的磨耳朵,最重要的是不丢失对音素的敏感度。

著名的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专家PiiK.Kh在TED演讲中讲到:

每个婴儿刚生下来,都是世界公民,他们可以分辨世界上六千多种语言里包含的所有的声音(大概有150个音素)。

我们知道,每种语言的音素构成都是不一样的。

PS:音素就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就拿一只狗狗的叫声来说,各国人模仿狗狗的叫声,都是不一样的。

同样一只狗:

中国,“WW”。

美国,“RffRff”

德国,“WffWff”。

意大利,“BB”。

哥斯达黎加,“”。

是狗的叫声不一样吗?

歪果仁家的狗狗和中国的狗狗不一样吗?

不是的,其实只是每个国家的语言音素不一样。

大家都习惯于用自己生活中常听到的最接近狗狗叫声的音素去组合成拟声词。

比如:英语里没有“”这个音素,拼不出“w”这个语音。

所以就会用自己听起来最接近的音素“”、“”、“f”来模拟这个声音。

然而,婴儿分辨音素的这种能力会在1岁以后慢慢退化。

在6个月之后,婴儿只会注意他经常听到的语言的发音,渐渐会失去分辨其他语言中音素的能力,这是人类大脑的一个修剪功能,不常用的,大脑就不要了。

如果想要日后给娃英文启蒙,让娃保持这种能力,就要让宝宝听到不同的语言,让他们的大脑记录不同语言的发音。

可以给宝宝听一些英文儿歌,他们可能不会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但也没关系,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保持不同语言的音素输入。

误区二:认为孩子是海绵,他们会自动学习(或想说)第二语言

就像开篇提到的,很多时候儿歌、音频作为磨耳朵的“工具”,只是单纯的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发挥作用,不要误以为孩子是海绵,他们会自动学习第二语言。

2岁以下的孩子不会从背景式的音频里学到任何语音、词汇和语法。

对于孩子来说,不理解的输入是无效输入,对孩子的英语启蒙没有什么效果可言。

记住没问题,但是,没有任何意义。

就像2岁的宝宝背三字经,他们可以背下来,但是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

著名的儿童语言发展专家PiiK.Kh提出,婴儿的语言学习需要情感(ffi)、意愿(ivi)和互动(ii)。

所以,此时你的解释和帮助是必需的。

不管是儿歌音频、还是故事音频,都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他听的是什么。

就拿前两天说的儿歌举例,陪孩子读绘本的时候,需要先通过互动让他对歌曲产生一定的印象,这样再去听儿歌,才能达到“有效语音输入”的目的。

比如说《DB》:

(国人的习惯,教娃认个动物、认个颜色还挺早,但是教娃认知关节,普遍偏晚。但其实这首歌明白意思一点都不复杂,是孩子最熟悉的自己身体部位的认知,完全不超龄。)

歌词:

Th`hf,

Thf`hk,

Thk`h,

Th`hk,

……

如果你什么都不去解释,孩子听一千遍怕也不知道这是在唱啥。

但有了绘本,里面有很多身体部位的展示,可以在说到某个部位时,让宝宝触摸自己或者妈妈的身体部位,从而达到自然理解。

孩子自己在点读探索的过程中,妈妈也可以配合。

其他的单词,中英接触时间差不多,她中英文都能表达,但k这个词不知道什么原因,平时中文说得比较少。

她最开始认识和学习便是英文,所以直到现在,想说自己的脚踝,都会下意识的说成我的k。

这就是“有效输入”的意义,只要输入是有效的,娃听啥都不会白听。

也是在明白了意思的基础上,她才学会了边动脑筋边哼歌的跟唱,因为很明显的,她跟唱的重点都放在关键词上:

比如这句:

Thf`hk.

她开始时不能全跟下来时,部分跟唱就是:

就算是没有配套绘本的儿歌,也可以通过画画、讲解或者表演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歌曲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磨耳朵”才有意义,它会比纯粹的背景音乐的音频轮播,好上一百倍。

除了儿歌,绘本也要选择难度合适且保证孩子能有效理解的。

这里的理解不是需要一句汉语一句英语的翻译。

入门级别的绘本,通常是指对孩子来说真正适龄的绘本,娃一看就懂。

比如之前给大家推荐的《Mi》,讲的是Mi的睡前程序:

Mihhh.

Mihj.

Miwhhh.

大部分娃一眼就能看明白,不明白的通过动作和手势孩子也能明白了。

在明白的基础上,再播放配套音频和动画,视听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误区三:高估兴趣的动力,边看动画边学英语,?

对于更大一些的宝宝,妈妈们常用的另一个磨耳朵的方式,就是“看英文动画”。

我们的动机是单纯的:投其所好;

我们的愿景是美好的:边看动画边学英语,!

如果一个动画片大部分内容需要孩子去猜、去悟,靠此方式磨耳朵,是特别特别低效的。

大人也是一样,咱不拿美剧举例,毕竟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谁都有点英文基础,就拿韩剧、日剧、甚至泰剧举例,看一个全新的剧,给你关掉字幕,全靠你自己去猜、去琢磨,你可能因此学会这门外语吗?

不可能的,孩子也是一样。

用动画片磨耳朵,高效的打开方式是:选择适龄的动画,给娃足够的解释和帮助,保证输入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英文动画片一开始千万不要选太难的,最好是有配套绘本的,如果是一比一还原绘本,那再好不过,你有充分的时间让娃明白,这讲的是个啥.

比如《Mi》、《米菲》、《小猪佩奇》,可以先给娃讲绘本,熟悉剧情后,播动画。

然后根据孩子的词汇量和英文水平,循序渐进,关于什么年龄该看什么动画片,之前写过一篇推荐,这里就不展开了。

如果不懂的部分比较多、也没有什么辅助绘本的动画,那就先熟悉中文版。

试想,如果在完全看不懂的情况下,要娃这样猜剧情,不是太难为孩子了嘛?

给娃英文启蒙越久,越发现,那些国外的启蒙方式,真得不见得适合中国娃;那些看上去很对的道理,真得不见得适合每个孩子。

毕竟,英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而在这一点上,没有一个家庭是一样的,所以,方法论可以多看,意见可以多听,但是真正跟自己娃怎么结合,还是要靠自己摸索。

学英语要怎么磨耳朵呢?家长存在许多误区,最后还有干货推荐

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用好自己最灵敏、最有优势的“耳朵”——用磨耳朵的方式来学英语,是性价比最最高的。

“磨耳朵”这个话题,以前我也和很多家长朋友聊过。结合今年这个特殊形势,再来和大家好好梳理梳理。疫情可能耽误了很多事,但对这件事,它却是个难得的好时机,因为孩子突然多出了一大块在家无所事事、上房揭瓦的时间。

嗯,需要好好地、有效地给它“磨”掉!

细掰之前,先来纠正两个关于“磨耳朵”的误区。

误区1:完全无用派

2、3岁的孩子,中文都说不清楚,更别提外语了。既然没效果,干脆别浪费时间了,!

误区2:自动开窍派

音频一开,走起,孩子边玩玩具边听着,期盼着听多了,听久了,开窍水到渠成,说不定哪天就能心领神会,顺利英文对话。

为什么说它们是误区?

因为磨耳朵有两个关键点,一要磨对时间,二要磨对方法,缺一不可。

01

磨对时间——什么时候开始?

简单说,越小开始越好。

著名的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专家,华盛顿大学教授帕特里夏·库尔PiiK.Kh认为:

每个婴儿刚生下来,都是语言天才,他们可以分辨世界上六千多种语言里包含的所有音素(音素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也就是说,小朋友的耳朵有一种“特殊功能”,能识别出不同音素的细微区别,从而高效地模仿、积累。

但是,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退,消退的速度非常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库尔教授的TED演讲,很精彩:Thiiiifi/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

所以,时间很关键,i,越早开始越好,无论多小。

▶磨耳朵黄金期:0-3岁

越早开始,效果越明显,因为这时除了耳朵够灵敏,还有个超级大好处,孩子不排斥。

小娃娃的中文母语能力不那么强,关于母语的听力能力,也刚刚开始,不容易受母语强势影响。

可以简单理解为,年龄越小,娃对中文和英文越没有明显的偏好,都能乐在其中。

且这个阶段,磨耳朵,纯听就好,不需要理解,家长孩子,都没什么负担,真真是一段美好又和谐的亲子学习时光。

▶第二选择:3-7岁

从上面的曲线图可以看出,7岁以内,都是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磨耳朵都是有效果的。

当然了,相对于3岁以前,这个阶段肯定吸收得没那么快,也没那么愉快了,除了调动耳朵,最好把眼睛也调动起来,用更多的动画视频材料来磨耳朵。

晚了几年开始,意味着,假如别家孩子在7岁时,磨耳朵的能力练满级了,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自家娃还得先把这个差距先补上,实在不划算……

所以,i,能早点开始就尽量早点开始。请记住,7岁,几乎就是磨耳朵最后的时间窗。

▶7岁以后:性价比不高,得加入更多的辅助方式。

首先,7岁后的孩子语言天赋开始下降,耳朵没有小时候那么好“使”了;另外,随着认知理解能力的提升,母语的强势,对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你想啊,7、8岁的孩子,中文《西游记》都能听懂了,再去听英语启蒙的儿歌啊童谣啊动画片啊,肯定翻白眼——“太幼稚了吧!无聊!”

不过,错过黄金期,不代表就完全没效果没意义,只是得选用更“高效”的方法来“磨”。比如,加入绘本和读物的辅助、高频词学习等等,让“听”和“读”、“记”结合起来。

02

磨对方法——磨耳朵一定要“分阶”!

分阶嘛,大家都懂的,就是一步一步,逐渐增加难度。

磨耳朵也不例外,主要分为3个阶段:

1

预备阶段——只需要听,不求听懂

▶目标:积累音素、语感

这个阶段,是最没压力的,因为孩子只需要听,不需要懂,或者说懂不懂、懂多少都没关系。

实际上就是让孩子熟悉声音,保持对这种语言的敏感度,对和母语不同的音素,能识别、能模仿。

如果想让孩子有一口比较标准的发音,这个阶段特别重要,并且,要趁早。

比如,很多人说,听日本人讲英语,不认真竖起耳朵,会感觉他们还是在说日语。这主要是因为日语和英语的音素差别非常大。研究学者做过一个实验,有两个发音,//和//,英语里有,日语里没有。

这就要求日本宝宝们在他们很小很小的时候,还能分辨出和音素的时候(大概1岁之前),开始磨英语耳朵。过了一定年龄,再怎么听,怎么模仿,都没法正确发出这两个音。

我们幸运多了,汉语和英语的音素差别没那么大,但依然是,越早开始听,听越纯正的输入,让孩子的大脑记录下正确的音素,孩子对英语的感觉就越好。

这应该解决了上面谈到的第一个误区(完全无用派),我们以为没效果,其实,孩子悄悄地在大脑里积累正确的英语音素。积累够了,效果自然看得见,听得到。

▶听什么:首选儿歌、童谣

比如SSiS、鹅妈妈童谣、或者任何有韵律、有节奏、词汇句型简单重复的英文原版音频。

▶家长要做什么:提供好的音视频资源和激发孩子的兴趣

没有非要听懂、理解的压力,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都很轻松。就权当听音乐、玩游戏来进行就好。

家长准备好音频资源,和孩子一起听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去增加些互动,比如,磨耳朵必听的SSiS系列里有一首《ifi》,互动的效果就非常好,家长可以让孩子一起伸出手指,动动手、点一点,孩子就能听得非常投入。

这样的互动,一是为后面建立声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让TA觉得听英语音频这件事很有趣,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有家长可能会问,孩子在磨耳朵时,有时喜欢跟着哼哼唱唱什么的,家长也需要去引导吗?如果对自己的发音没信心,怎么办?会影响孩子吗?

会。但只要父母输入的量,远少于音视频听到的量,就没问题。

这时播放的音视频材料相当于“老师”,家长相当于孩子的“同学”,老师讲得多,孩子当然还是主要听老师的。

2

可理解性输入阶段——要听,也要听懂

▶目标:积累“听力词汇”

著名美国语言教育学家S.D.Kh在二语习得“可理解性输入假说”中,一语道破,可理解性输入,才是语言习得的关键。

也就是说,听到的声音,和声音对应的意思,得对上号。前面误区中的“自动开窍”派们,划重点了,有可理解性输入才行啊!

那么,语言是怎么实现这种输入的呢?

一个最最简单的例子,妈妈指着自己对小婴儿说:“妈妈”,指着爸爸说:“爸爸”。多次重复后,小婴儿就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妈妈”、“爸爸”,并且能把这两个声音和妈妈、爸爸对应上。

▶听什么:优质的动画片!动画片!动画片!

什么样的动画片最好?生活化!生活化!生活化!

因为小小孩在生活经验、语言积累都不足的情况下,只听声音、音频,很难和实物对应起来。

而优质的动画片,它的主题设计、场景安排、人物对话,一定是和孩子的日常非常贴近的,这是英语非母语孩子磨耳朵的最好方式。离孩子生活越近的内容,越容易产生效果,把孩子带入门。

我知道平台里有很多英语牛娃,小时候就是从英文原版动画片看起来的。

绘本、分级读物,也很好!不过前提是,你能把绘本讲得绘声绘色,或者找到好的资源,让孩子听绘本也能听出身临其境之感。(如果木有,拉到文末“干货部分”,我帮大家找好啦~)

这期间也不妨加入中文辅助的阅读。有些家长会纠结于是不是纯英文输入更好,其实不然。这个阶段,能理解,能听懂,让孩子保持兴趣是咱们的目标,所以,啥方法有用,就上啥。

慢慢地,可以配合上高频词、自然拼读等听的资源,把输入和输出简单串联一下,离“对上号”的阶段目标更近一点,也为纸质阅读打下基础。

▶家长要做什么:尽量陪同+情景辅助

比如,《小猪佩奇》出现的水果、颜色、小物件,可以用家里有的实物,帮助孩子对应一下。

比如,问一些与动画片/绘本相关的问题,启发孩子主动思考。

比如,化身“戏精”,和娃一起重演一个动画片/绘本中的经典场景。

比如,逛超市、逛公园的时候,指着某样东西,用动画片/绘本中出现过的句式,引导孩子也哼哼几句。

这期间的父母和孩子,可以用中文、英文,甚至中英文交杂来交流。再次提醒,保证孩子能理解是第一优先级,这样TA才会觉得无论继续交流、继续看动画读绘本,都更有劲儿。

3

期待输出阶段

这个阶段很简单,因为你啥也做不了。

1孩子能听懂大部分内容了,并且期待跟着情节继续听下去;

2家长的水平可能跟不上孩子了。

所以,这个阶段只需要耐心等待。

磨耳朵这件事,只要开始得早,时间足够,就一定有效果。

孩子的前面两个阶段,绝对不是白积累的,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TA的输出。

要等多久,视孩子对语言的感觉,还有输入量的多少而定。

等待时间会有些长,家长们要有耐心。

因为即便是生活在全英文的环境里,也需要挺长的一段时间。逃逃从刚到美国,到蹦出第一个完整正确的英文句子,用了9个多月。我中途还稍微有些着急,毕竟听音频、看动画片、读牛津树、读兰登……能做的都做了,愣是没太开口。但9个多月后的某一天,他突然就开始跟我们说英文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感觉像自动切换了一个模式~

磨耳朵干货:狮王自主研发从初级到高级,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儿童美语教材,教材围绕生活场景编排,贴近生活,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是孩子磨耳朵的不二之选!孩子或许有个体差异,但不管早晚,时间,一定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