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激光治疗近视

来源:配镜咨询网 时间:2023-10-18 12:02:02 责编:配镜顾问 人气:

不再高冷!数字技术正在唤活“沉睡”的博物馆

倘若忙里偷闲,你会做些什么?动动手指,逛逛某家博物馆的数字平台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

大英县激光治疗近视

20世纪末期,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欧洲博物馆便开始进行了数字化建设。如今,足不出户,用户便可逛遍一家博物馆,解剖时光的成就,细数历史运转的螺丝与齿轮。

那么,全球的博物馆现今有哪些数字技术元素?又是如何应用的呢?

图源:RijkM

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大规模运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美国记忆”项目,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MfhW)工程,在全球范围内抢救和保护具有全球、地区及国家意义的珍贵档案文献遗产。

近年来,全息呈现、数字孪生、超高清、多传感器融合、AR、VR等新体验技术飞速发展,连结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数字内容的制作成本大幅的降低,推动硬件消费体验的升级和内容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些都为包括文物在内的文创新形态奠定了技术基础。

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泛在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概念先后出现在博物馆学领域。而在实体博物馆中引入数字技术,拓展了文化的时空边界,博物馆自身的功能也有所增加。

现今,全球博物馆中的数字技术主要应用于三种场景:在地、在线以及在场。

物理空间中,观众切身“在地”。通过展台陈列、文字图片或展览视频来获取展品的相关信息。多媒体演示和数字表现技术的应用,使线下的展品离观众越来越近,逐步变得“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

网络空间中,观众“在线”浏览博物馆。文物被数字扫描、数字建模并上传到网络空间,用户便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或O的VR设备,探索馆内珍稀藏品。

虚实融合的空间中,观众实现虚拟互联网的实地“在场”。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不断进步,物理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边界别不断虚化,用户将真正实现虚实共生和身临其境。

“这一转变,被冠以元宇宙之名。”

现今,互联网上公众可触及的文博文物数字内容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大英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比例达近50%,建成了超过450万个对象和190万张艺术品图像的在线数据库。技术人员将文物数据映射到本体CIDOC-CRM上,共发布了1亿条三元组,并将数据链接到世界范围的知识图谱上,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语义检索系统,优化互联网浏览体验。

2017年,大英博物馆与VR公司O合作,推出全新的虚拟现实之旅,帮助浏览者了解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图源:ThBiihM

法国卢浮宫的数字化程度高达75%。作为世界级博物馆,卢浮宫将48万件文物用数字化手段在线上展示给观众。

坐落在时尚之都巴黎,卢浮宫将数字技术与时尚相结合。2014年,博物馆与导演罗伯特·威尔逊合作,通过数字手段重新演绎博物馆中馆藏《马拉之死》《里维埃小姐像》等作品。2017年更是与时尚品牌合作,先后在馆内举办八次数字光影时尚大秀。

画作《马拉之死》

图源:腾讯网

西班牙蒂森-博尔奈米绍博物馆推出了“连接蒂森”项目实验室,参观者可以在千兆像素图像质量下发现委拉斯开兹画作《纺纱女》的最小细节;能够以超高分辨率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欣赏梵高、塞尚、德加和其他许多艺术家的杰作;足不出户即可鉴赏西班牙所有历史时期的文物……

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也推出了“线上国家考古博物馆”,它可以让人在不离开家中沙发的情况下参观40个展厅。

荷兰国立博物馆也同样构建了结构化知识图谱体系,通过关联开放数据,实现了多语言的访问,显著增加了网站访问量和到访观众量。

在中国,敦煌研究院也将数字技术与文化巧妙结合,上线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2022年6月,敦煌研究院打造重点项目“数字藏经洞”与大众见面。数字藏经洞通过激光扫描、照片重建技术,让文物细节有着毫米级精度的还原,更好地呈现了文物里的宝贵信息,达到可以拿着放大镜看的程度,仿佛一键穿越,与万件文物“隔空对话”。11月,“数字敦煌”入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

AR前景虚拟,从上到下层层展开霁蓝釉粉彩描金莲花纹双燕耳尊上精美的吉祥纹饰;

三维动画展示错金银云纹铜犀尊使用方法;

特效动画复原伏羲女娲像立幅重点部分,最大限度的还原文物自身的样貌......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呈现的“馆长之选”藏品活动首次采用“5G直播环境+8K拍摄/制作/大屏呈现+AR动画特效”相结合的新技术手段,将艺术珍宝呈现在世界面前。

伏羲女娲像立幅

图源:央视新闻

国际博物馆协会认为,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未来,数字文博将成为文化元宇宙典型的垂直应用场景。在数字内容产业搭建的文化场景中,慢慢去摸索、应用、完善元宇宙的技术发展,同时建构数字场景的文化想象。(光明网记者穆子叶)

参考央视新闻、腾讯研究院、人民网、参考消息网、环球杂志

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

故宫文物医院开放 可观看文物“手术”

6月9日,故宫,志愿者在为公众讲解文物医院的工作。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首次试行开放,25名志愿者现场讲解;预约开放方案将尽快在故宫官网等处发布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带火了故宫文物修复师这一群体,如今,公众可以亲自去故宫看他们如何修文物。

昨天是“2018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故宫文物医院首次试行开放,首批40名观众走进了故宫文物医院。

公众看到了修复师如何修复唐卡、青铜器、书画,也看到了体积庞大的文物CT机等先进文物修复设备。故宫希望借助文物修复过程的开放,联结古老文化和现代生活。

有200名文物保护专家汇集

故宫文物医院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位于故宫西侧城墙下、内金水河畔,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按照功能分为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文物保护修复辅助业务三部分。

文物医院经过3年筹建和一年多试运行,各项工作基本就绪,也接待了很多文物博物馆界专业人士和重要外宾。文物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公众了解文物修复过程,同时不影响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决定在控制时间和人数的前提下向公众开放文物医院。

文物医院汇集了200名文物保护专家,拥有“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希腊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同步辐射与文物保护联合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在采用传统工艺保养修复文物的同时,故宫文物医院也配备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

“故宫文物医院是目前世界技术力量最强、专业设备最多、修复人员最多的博物馆文物修复机构,希望能将故宫186万件文物以更好的面貌呈现给观众。”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

讲解员志愿者以教师和硕博生为主

昨天,首批故宫文物医院志愿者正式上岗。25名志愿者从871份简历中遴选而出,中青年女性居多,以教师、高校硕博士为主,还有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主持人等职业。他们接受过文物修复专家的岗前培训,向观众介绍文物医院和文物修复知识。

单霁翔表示,通过开放文物医院,希望能够让观众了解到文物修复不仅依靠传统工艺和经验,也离不开现代科技。“故宫文物医院的开放将实现故宫的一个理念,即公众应该获得对文物修复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这是将古老文化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

据悉,故宫博物院将根据此次试行效果,尽快发布预约开放方案,在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及门票预售网站公布。

■讲述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将为故宫每一件文物建“病历”

文物医院建立后,故宫文物修复流程经历了一场转变。

单霁翔告诉记者,传统文物修复程序,是由保管或使用部门将需要修复保养的文物送到文保科技部,文保科技部主任判断后,送到最权威的修复人员手里,凭经验来修。

“今天我们改了。”单霁翔说,如今每一件文物在修复之前都要先送到文物医院,进行分析、检测、探伤,彻查文物病历和健康状况,得出诊断报告,确定修复方案,才能交到修复师手里。

未来,故宫的每一件文物都将在文物医院建立电子病历。病历记录着文物曾经的病害状况、修复过程,还能看到文物在什么时间地点展出过,当时的温度、湿度如何。当其再进入文物医院接受保养和修复时,修复人员首先能看到这件文物过去经历过什么。“这是一个科学修复的态度,所以我们建立了人类第一个文物医院。”单霁翔说。

让单霁翔颇为自豪的是,故宫文物医院已经是全世界技术力量最强、专业设备最多、修复人员最多的博物馆文物修复机构。“我去过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这些世界级大博物馆的文物修复部门,他们也只有三四十名文物修复师,而故宫文物医院有200名医生。需要这么多人,就是因为我们要为文物做科学诊断检测。”

单霁翔希望全世界博物馆都能建立科学的文物修复档案,记录文物的生命历程,“这也是文物医院的价值所在”。

■现场

文物修复师穿白大褂酷似医生

故宫文物医院呈狭长状,长长的通道两侧根据文物类型和修复手段排列着一间间文物修复室。玻璃内侧,身着白大褂的文物修复师一言不发,修理着手中的文物。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这个首次向公众开放的神秘空间。

文物医院整体色调为干净的淡灰色,通道两侧展示着唐三彩骆驼、铜金刚佛母等代表性修复文物,墙上挂着案例展板,介绍修复过程和技术。

名为文物“医院”,从内到外确实有着“医院”的味道。

文物医院的工作人员全都穿着白大褂,若不是衣服上印着故宫文物医院的标识,与真正的医生几乎难以区分。单霁翔院长也直接以“医生”称呼他们。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的传统文物修复场景,是修复师们穿着自己的衣服,在故宫小院的古建中工作,颇有生活气息。

而文物医院里则呈现出另一副面貌。窗明几净的工作室内,一排排先进的设备整齐排列,修复师认真专注于眼前的物件,气氛相当肃静。

昨天,记者获准进入修复室,在修复师身边看其操作。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修复工作不被打扰,公众将无法进入工作室。但为了让公众能清晰看到修复过程,修复师会在窗边的操作台上工作,而文物医院志愿者则会提供专业和有趣的讲解。

■揭秘

文物医院讲解员如何选拔?

昨天,单霁翔为25位文物医院志愿者颁发证书,首批文物医院讲解员正式上岗。

“这是文物医院最贵重的一个仪器,叫作文物专用CT机,可以为长宽1米、高1米多的各类文物做CT。但是屋子门这么小,你们知道CT机是怎么进来的吗?”昨天,正在读水利工程专业博士后的张雪靓开始了第一次讲解。

“先放仪器再装门。”观众猜测。“不是的,为了放进这个仪器,事先把后面一整面墙都拆掉了。”张雪靓的讲解,让冰冷的机器有了趣味。

25位文物医院志愿者是从871份简历中筛选出的。故宫4月开始招募文物医院志愿者,应募者以中青年、女性、本硕学历、在职者居多。其后,75名应聘者进入第一轮面试,35人进入第二轮面试。面试既考察应聘者的讲解能力,又考察应变能力,最终25人入选。

故宫累计注册的志愿者已近3000人次,但故宫文物医院的志愿者很特殊。“他们的工作很具挑战性。”单霁翔说,故宫文物医院的预约观众将会带着问题来,他们对文化遗产怀着极大兴趣才会专门来到文物医院,预计很多还抱着与学习、工作有关的明确目的,志愿者必须能解答他们的专业问题。

每天都有新的文物进入文物医院,志愿者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和讲解内容。“让观众走出文物医院时,对文物修复和文物医生的工作价值有更好地认识,这需要志愿者的工作来实现。”单霁翔说。

新京报记者倪伟

观察|印度加紧研制洲际导弹,终极“烈火”可威慑美国

印度媒体近日报道称,在俄乌冲突的刺激下,印度决定加速研制“烈火”-6洲际导弹。

印度认为,俄罗斯洲际导弹核威慑的存在,有效限制了北约尤其是美国的军援规模和质量,战略核威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印度从这场尚在进行的冲突中吸取了教训,加紧研制和试射一万千米射程的“烈火”-6洲际导弹,预计3年内进行首次试射,让印度正式跻身五大国垄断的核洲际导弹精英俱乐部。

印度试射“烈火”-5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约5500千米。

进击的印度弹道导弹

作为曾经大英帝国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印度独立后以尼赫鲁为代表的精英提出建设“有声有色的大国”的目标。核力量从一开始就是印度追求的目标,不过由于美苏的技术封锁,印度很长时间都没有值得一提的弹道导弹,原子弹也是在1974年才首次试爆。上世纪80年代末,印度进行了“烈火-技术演示”(Ai-TD)项目,加快推进弹道导弹计划,但实用的“烈火”-2固体中程弹道导弹到1999年才进行首次试射。

印度弹道导弹虽然起步晚,但起点还是比较高的,“烈火”-2作为一种1.3米直径、长度21米的固体中程弹道导弹,综合性能与同级别的导弹相近。2米直径的“烈火”-3导弹在2006年进行了试射,但首次试射以失败告终,2007年再次发射成功。“烈火”-3导弹长度近17米,直径2米,是一种二级固体中远程弹道导弹,起飞重量超过48吨,达到甚至超过了美俄等大国的固体洲际导弹,由于技术落后,其射程仅为3500-5000千米,对于印度来说只解决了远程导弹的有无问题。“烈火”-3从印度内地发射,射程不足以覆盖印度主要对手的整个本土,但这样的核威慑显然无法满足印度的战略需求。

印度在阅兵式上展示的“烈火”-3导弹。

进入21世纪,印度自研和技术引进双管齐下,固体弹道导弹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烈火”-2导弹改进出“烈火”-Pi,使用了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高精度激光陀螺和微型惯导系统、先进全数字计算机和分布式航电架构等诸多先进技术,性能全面提升。后来该导弹改名为“烈火”-4导弹,于2011年首次试射,接下来的7次试射也都连续获得成功,“烈火”-4导弹的射程提高到4000千米,从印度东北发射几乎能覆盖对手的整个本土,但对印度来说,抗衡周边大国显然还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射程更远的“烈火”-5导弹应运而生。“烈火”-5导弹是“烈火”-3导弹的衍生型号,它增加了一个第三级发动机,从而把导弹射程提高到5500千米,而非官方更是有8000千米射程的说法,足以从印度内地完整覆盖亚洲全部和欧洲部分地区。

与对手先进中远程以及洲际导弹相比,“烈火”-3和“烈火”-5导弹的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而且“烈火”-5的射程,距离印度的大国雄心尚有一定差距,那么研制媲美美俄等大国的真正的洲际导弹就是印度的下一个目标,因此,“烈火”-6导弹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早在2011年,印度国内就传出研制“烈火”-6洲际导弹的风声,有资料称是一种2米直径的3级固体洲际导弹,可能类似于“烈火”-2到“烈火”-4的技术演进路线,是一种更先进性能更强的大型固体弹道导弹。“烈火”-6导弹的射程将达到1万千米,非官方报道甚至提到12000千米甚至更远的射程,这样的导弹足以把五个核大国都纳入覆盖范围,为印度赢得与核大国平起平坐的国际地位和声望。

“烈火”-4导弹在2011年首次试射。

威慑美国是终极战略目标

印度的核导弹早期发展虽然不太顺利,但尼赫鲁的那段名言早已表明了印度的大国雄心。在印度人看来,无论是作为曾经大英帝国的顶梁柱,还是作为一个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印度独立后理应成为世界大国。印度为什么要研制核洲际导弹?从心理上说大国梦的驱使,就是世界强国要有的我们也都要有,这一大国梦超越了印度党派地区和民族的界限,是印度核武研究几经沉浮但始终前行的根本因素。

印度研制核洲际导弹另一个驱动力是现实的周边局势。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就互为对方最大威胁,发生了多次战争。1962年的边境战争还打垮了尼赫鲁的大国梦,邻国先后试爆原子弹和氢弹给印度带来了不小的战略压力。印度认为其面对的军事压力不仅来自巴基斯坦等国,美国等国也是印度始终绕不过去的国家。冷战时期印苏关系亲密,而美国是支持巴基斯坦的主要国家之一,历次印巴战争中美国对印都不算友好,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美军甚至打算军事介入。印度要成为世界级大国,仅仅称霸南亚是不够的,至少还需要独霸印度洋,而美国海空军显然是印度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印度自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后已经称霸南亚,但继续削弱巴基斯坦以及吞并弱小国家,美国是重要的阻力。美国以世界警察自诩,不会支持印度吞并尼泊尔等印度周边小国。

近年来,印度越来越重“烈火”导弹的实战能力,比如组织夜间发射,为“烈火”-5导弹增加发射筒。

以俄乌冲突为借鉴,印度认为,如果印度能建立可靠的对美核威慑能力,美国就会更尊重印度,这正是印度在拥有了覆盖亚洲地区的“烈火”-5导弹后,继续研制能打到美国的“烈火”-6导弹的重要动力。从目前的只言片语看,“烈火”-6导弹同样沿用2米直径,但长度更长,并使用了更先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及导航制导控制技术。印度媒体称,“烈火”-6导弹发射质量超过55吨,射程8000千米起步,最大可能超过12000千米,能携带最重3吨的大型弹头或是多个分导弹头,是一种综合性能指标接近世界主流水平的核洲际导弹。

印度在世界大国梦和现实军事压力的驱动下,不仅完成了从“烈火”-2中程导弹到“烈火”-5远程导弹的研制和部署,还在研制媲美主流水平的“烈火”-6核洲际导弹。该导弹一旦研制成功,将使印度成为拥有真正洲际导弹的核大国,从印度的地理位置上说,由于距离美国较远,只有“烈火”-6导弹才能打到美国本土,构成初步的对美核威慑。而且目前美国忙于应对俄罗斯等大国带来的战略挑战,对印度更多的是拉拢而不是遏制,也为印度研制和试射“烈火”-6洲际导弹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